阿多諾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
1903CE 9月 11th to 1969CE 8 月 6th
德國法蘭克福

阿多諾是德國哲學家,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之代表。他與霍克海默合著的《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是奠定後現代論述的重要基石:對於啟蒙運動的理性─尤其工具理性─之批判,以及提出「文化工業」 一詞批判資本主義的現代性經濟模式何以宰制人文思想的活動。

阿多諾是法蘭克福學派第一代之代表。他與霍克海默(Max Horkheimer)合著的《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Dialektik der Aufklärung: philosophische Fragmente)是奠定後現代論述的重要基石:對於啟蒙運動的理性─尤其工具理性─之批判,以及提出「文化工業」(Kulturindustrie) 一詞批判資本主義的現代性經濟模式何以宰制人文思想的活動。

他的父姓是 Wiesengrund。此尤太姓,但當時的反閃族氛圍下故從自義大利的母姓 Adorno。阿多諾的母親是知名的歌唱家,故他從小受到音樂薰陶;他拜師於維也納學派的 Alban Berg ─他是開創「無調音樂」的荀伯格(Arnold Schönberg)的門生,故此「無調」的音樂風格也影響著他的作曲及思想風格。

阿多諾從中學時就開始研究康德哲學,但他的哲學學術工作則是從研究丹麥存在主義神學家齊克果(Søren Kierkegaard)開始。他的哲學思想則展開自黑格爾馬克思佛洛伊德。後來因納粹對尤太人的迫害,阿多諾則流亡海外,輾轉從英國到美國加州等合 作研究廣播對大眾文化的影響及權威性人格的社會心理學研究。阿多諾的研究是跨領域的─從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例如他與卡爾‧波普(Karl Popper)在實證主義上的爭論也開啟了實證與後實證的社會科學方法論上的發展。

雖然阿多諾批判文化工業對大眾文化的控制,但戰後回到德國也非常活躍於公共知識圈。他參加廣播專訪、投書媒體,在於他認為知識的公共化能夠培養自主思考的公民意識,有助於成熟的 民主文化。他在倫理學不斷提及「正確的生活」(richtiges Leben)就是將傳統倫理學談的「良善」轉化到知識上的「正確」:人唯有求真的認識及意識,才能享有良善與正直的生活。

在1968 年五月起從整個歐陸襲捲而來的六八學運時,阿多諾受到曾經崇拜他的學生的大肆攻擊與批評。1969 年阿多諾在瑞士度假時心臟病發逝世,留下不少未完成的遺稿,包括《最低限度的道德》(Minima Moralia)《否定的辯證》(Negative Dialektik)《美學理論》(Ästhetische Theorie)等。他的文筆在史丹佛哲學百科(Stanford Philosophy Encyclopedia)上被批為「惡名昭彰地難以理解」(notoriously difficult to understand),在於他引經據典的工夫不限時代、領域,而且寫作形式就如他受到好友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星叢 (constellation) 哲學觀,語句與段落之間缺乏連貫的、充滿矛盾的。但如此的寫作風格也正是反映出他的思想:唯有枝微末節的細節才能反映出整體。

分享

相關人物

Benjamin
Horkheimer
Erich Fromm, 1900–1980
Fromm
Marcuse
德國法蘭克福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