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你的無聊是誰製造的?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你的無聊是誰製造的?

當無聊成為文明病
一天內你有多少時間感到無聊呢?如果無聊是可數的,你有辦法回想並統計一個禮拜內感到無聊的次數嗎?感到無聊其實是很奇妙的狀態,當你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的時候,無聊並不會找上門來,而當你認真做事或思考(...

您在這裡

難度:
2

「還有什麼會比無聊更令人感到存在的不安1?」
                  -Jon Hellesnes (挪威哲學家)

「無聊2」是一種文化現象。這樣說的意思,並非指沒有文化就不會有無聊的出現,而是說隨著社會的進步發展,無聊,或者說是厭煩這檔事越發成為人類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

想像一下,一天內你有多少時間感到無聊呢?如果無聊是可數的,你有辦法回想並統計一個禮拜內感到無聊的次數嗎?感到無聊其實是很奇妙的狀態,當你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的時候,無聊並不會找上門來,而當你認真做事或思考(甚至是思考「無聊」的時候),無聊也跟你無緣。無聊,是怎麼一回事?不管是思考或者是不思考的情況,無聊都不會出現,那這個讓現代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怪物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導致的?

透過幾篇與「無聊」相關的文章寫作,讓我們一起對無聊進行提問與探究,思考無聊背後所呈現之人類與環境的關係,以及無聊對人類而言有什麼可能的意義。

無聊,因為日子過得太好?

在進入無聊本身的議題前,讓我們先思考無聊為什麼會成為當代人急需解決的問題。如同文章之前所提到,無聊並非是當代突然出現的事情。即便是史前時代,以採集為主的原始人仍會有感到無聊的時刻,想像一下當他們採集完食物並滿足了基本的生物需求後,剩餘的時間還可以做些什麼?在洞穴裡面用動物的血亂塗亂畫?製造一連串高低長短音節?對環境不可解的現象提出說明?

文化與藝術這些非生活必需的活動在人們開始有閒暇時間找事做開始
我們可以略作猜想,也許人類生活的閒暇之餘,這些被稱作為文化或藝術的活動相應而生,換句話說,人類總想要找些事情做。在生存的閒暇之餘逐漸發展出來的產物(不管這些產物是什麼),背後的原因和我們對無聊感到厭煩有關3

時間來到二十世紀,英國哲學家羅素 (Bertrand Russell) 出版了《幸福的征途》,裡面有相當令人驚訝的結論:二十世紀歐洲許多建設都已經是完成式,相對而言,東方國家建設才剛起步,因此西方國家的年輕人很不幸,而東方年輕人則很幸福4

先不管羅素的說法是否有說服力,他的結論背後其實有個前提:「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人類因為勞動帶來了金錢獲益,也因為能發揮自己的專長而得到相應的人生意義,在此前提下,工作幾乎被上一輩做完的西歐諸國,年輕人沒有辦法發揮自己的才能,對下一代而言就變成了苦難。一個弔詭的情況出現了:

如果文明的發展是為了達到理想的幸福國度,為什麼我們越往前邁進,讓社會每個人都得以富裕後,結果卻對人類而言是不幸的呢?

無聊,因為時間太多?

哲學家國分功一郎的著作《閒暇與無聊》便以此為出發點,對閒暇和無聊進行仔細的推論與分析。功一郎在書中指出,當人類打造了現代富裕社會,我們便從中得到了餘裕5。「餘裕」在這裡至少有兩種涵義:經濟上的餘裕與時間上的餘裕。當國家變得富裕,人類便能賺取超過生活所需的錢財,工作所賺來的錢財不只可以滿足生存需求,還能拿它進行其他活動,同時人類也因富裕得到了「閒暇」,意即什麼都不用做也沒有關係的額外時間6

無聊是因為時間太多沒事做嗎?
上述對閒暇和無聊有何關聯尚未明朗,但我們已經得到一些提示了。目前我們知道的事情是:「閒暇也許是無聊的根源」。假如這是真的,直覺上解決無聊的辦法就是讓人類沒有閒暇時間吧?為了消磨閒暇時間又不想工作,該怎麼辦才能不無聊地度過閒暇呢?在此脈絡底下進行思考:當我們有錢又有閒,我們應該做什麼呢?「興趣」或者是「喜好」便在這時候派上用場了,或者可以說,做自己喜歡做,但平常卻沒辦法做的事情了,但,真的有這樣的事情嗎?。

看到這裡,讓我們先思考一個極端的類比:退休生活。一般而言,我們對退休的想像是不再需要工作,每天睡到自然醒,醒來以後想做什麼都可以的狀態,但實際觀察生活周遭發生的狀況,除了上述一類人外,也有不少每天醒來以後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最後無聊到死掉或者又跑去找工作做的退休族。

年輕工作時大家都想早早退休,真的退休了許多人卻只剩無聊
在這裡可以看到一類群體,他們並沒有「喜歡但平常無法做的事情」,同時也把「工作是人生的意義」當成宗旨。這樣一來,退休後會產生什麼狀況呢?他們本來期待著閒暇的退休生活,實際開始後卻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或者不知道自己有什麼事情可以做,無聊感佔據了每一分每一秒。也因為一直處在此種無聊的狀態,要嘛跑回去工作,要嘛在無聊中死去。換言之,當有閒暇時間時,人類不能忍受沒事情做,卻不曉得該如何做7。令人好奇的是,我們所處的時代明明有許多娛樂,那麼這樣的情況是怎麼發生的?

無聊,因為你的生命可以被各種多媒體填滿?

要回答此一問題,功一郎認為當代資本主義和媒體的發展8皆與此密切相關9,而他所導出的結論是:當代人類的無聊感來自於資本主義對閒暇時間的榨取

二十世紀的資本主義特色是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把文化當成新的經濟領域。各種藝術活動不再是上流社會或貴族的專利,而是以大眾為導向的產品。製作大眾都能接受的作品,甚至取而代之帶領大眾的口味,讓消費者大量購買並藉此獲利,便是當今文化產業的寫照。換個角度思考,藝術如此,那麼其他的消遣和娛樂活動呢?當代的消遣,或者說娛樂活動其實也是被預先設定好的結果10

討論當代娛樂消費與資本主義不同的面相後,我們如何推論出無聊是來自閒暇時間的榨取呢?現在,讓我們回到羅素的預設。當我們說工作是件幸福的事情,其實我們要的不是工作,而是透過工作得到的幸福。如果可以不工作就能幸福也無妨吧?

喧囂的資本主義世界製造「無聊」、灌輸「怕無聊」,好讓大家主動將自己生活的分分秒秒用消費填滿。
也許是成就感,也許是快樂,幸福正是這樣無法被仔細定義的情緒感受,而這樣的感受便是資本主義可以進入並操弄的空間。人類不喜歡無聊,然而卻多出了額外的時間需要打發,也因此我們需要能感受到幸福的活動(喜好)。然而不同於原始人,當代娛樂都需要「消費」(因文化被當成經濟活動),加上我們也不確定自己的喜好是什麼(發展喜好的需要是因為多出來的時間),於是商人給我們選擇,給我們許多娛樂活動,並透過這些活動給予我們喜好。

當原本需要自己發展的喜好透過別人給予,換句話說便是:我們的閒暇不再是自己的閒暇,而是被商人所陳列,讓我們以為有得選擇的勞動。現代人的工作所得並非只為了生存,更多的是為了發展休閒娛樂。商人透過各種宣傳,看似提供休閒娛樂,實際卻是預先被設定好的消費選項。在多出的閒暇時間裡,你以為透過娛樂活動得到了幸福,但實際上並沒有;你只是滿足了商人告訴你的幸福,實則進行名為休閒的額外勞動。

無聊,因為資訊爆炸?

生活在網路發達的世界,「大量方便取得的資訊」便是額外勞動的代表作。額外勞動可以把它理解成「似乎有做到什麼,但其實什麼都沒有得到」的活動,想像一下在網路兩個小時的奮戰後,你看到了一堆感覺有用的零碎資訊,但實際結果是你並沒有得到休息,只讓大腦更加疲勞,厭煩感便逐漸產生。

資訊爆炸的時代,同時看著兩個螢幕,邊看電影、邊滑臉書已是常態。
也許以下的情況很常見:忙了一天後,終於來到了週末,一覺醒來時第一件事情先拿起你床邊充飽電的手機,點開螢幕並快速瀏覽和回應在你睡著的時間所迸出的訊息和提醒。接著你覺得這樣還不夠充分利用時間,於是你拿起了另一台手機或平板電腦,一邊回應訊息的同時點開了新聞網站或者影音平台,觀看著影片的同時,你看到了插入廣告,某本很想要的書正在特價,於是你點了連結,購物平台不只有你想要的書,琳瑯滿目的商品都隨著你的喜好一一呈現,於是你不斷地在網頁來回,不想要漏掉任何可能會發生的資訊⋯⋯。 

其實也別不好意思承認,在你身上或多或少也發生過類似的情況。因為接受資訊過於方便和快速的關係,當代人已經很習慣分分秒秒都有新的資訊,或者說當代人的腦袋已經無時無刻都在渴求著得到資訊(不管是否有意義)。在此情況下,「等待」對當代人並非是美德,而變成了一種不能忍受的罪惡。

在你使用手機和別人對談的時候,因為不能忍受對方回覆時的等待,你便切換到另一個程式,或者拿起另一台手機同時玩遊戲,而在玩遊戲的時候因為執行動作後需要等待,你又拿出了第三台手機執行新聞平台⋯⋯。這是當代數位化世界的常態,同時更凸顯了一個現象:不希望自己任何時刻處在不做事的狀態,希望自己空閒的時間充分被利用。但我們利用的方式卻是不斷吸收別人餵食的資訊,並在快速的資訊切換中感到無聊,不斷重新來過。

無聊,來自於現代生活

在上述的討論,無聊透過娛樂找到了和閒暇的接合點:閒暇是客觀的時間上的餘裕,而無聊則是處在餘裕下卻不知道該做什麼事情的反應11,我們期待透過娛樂來忽略無聊,但娛樂卻是別人所給予,誤以為是自己主動選擇的額外勞動,也因此我們又對此一情況感到厭煩,並陷入了無聊的迴圈。在以勞動目的只為生存的環境裡,無聊的情況即便有,也會被其他的生存問題所取代,之所以成為問題,說穿了就是人類閒不下來,但同時又太閒,又被灌輸不屬於自己的幸福所導致的後果。

這個時代,人們時時刻刻都在找事做,打電動、聽音樂、看影片,一點空白也不留
從歷史來看,工業革命後的近現代哲學家(如帕斯卡 (Blaise Pascal) 、班雅明 (Walter Benjamin) 、盧梭 (Jean-Jacques Rousseau) ……等)開始討論厭煩,意思是當邁入工業化社會後,哲學家們—甚至是一般人—再也無法對無聊視而不見。也許讀者已經注意到了,在文章中談到的厭煩似乎不只一種,比如退休後的厭煩,和對資訊獲取的厭煩⋯⋯。因篇幅有限,本次的討論僅將目標放在點出無聊狀態之所以成為當代問題的可能原因:

無聊之所以成為當代的問題,更根本的原因也許來自「我們總是想找點事情」、「沒事情做是不對的,是無法忍受的」。無法忍受的情緒可能以害怕或者是焦慮,甚至是憤怒的形式出現,但無聊的狀態一直都在,因此,我們想盡各種辦法想來逃避它,但逃避的方式卻仍以無聊作結。

假如讀者不覺得有說服力,且對無聊是什麼也沒有更深刻的認識,也請讀者不要擔心;系列文章下一篇是關於無聊類型的討論,期望能協助你捕捉到無聊的更多面向。

  • 1. Jon Hellesnes, På grensa - om modernitet og ekstreme tilstandar, p.15. 這裡的存在指的是「活著」;可以說無聊地活著是件令人不安的事情。
  • 2. 在此篇文章中所使用的「無聊」和「厭煩」所對應的皆為或英文的 "boredom" ,在文章內雖大部分以無聊出現,但依照情境脈絡,文章中可能會交錯使用,在此預先提醒讀者。
  • 3. 也許有讀者認為作者本人腦洞大開,在這裡給出了不負責任的假設,然而這並非毫無根據。關於此處提出的說法,可以參考斯馬特 (Andrew Smart) 所著《閒散與無聊的科學》,裏頭除了對人類文化創意的來源提出「無聊」的解釋外,更強烈抨擊了當代高效管理如何毀壞人類的創意思維。
  • 4. Bertrand Russell,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Liveright, 1999, pp.116-117.
  • 5.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p.18-20.
  • 6. 功一郎在此處的舉例,與之相對的是金錢和時間皆無餘裕的社會和處在該社會下的個體,意即所有的行為全部皆只是為了生存而非生活的手段。雖然政治不太正確,但想像一下奴隸吧。
  • 7. 這裡要提醒讀者的是,閒暇(客觀條件)和無聊(主觀狀態)是兩件不同的事,閒暇有可能伴隨無聊,但實際狀況是,即便你把閒暇填滿,你還是有可能感到無聊
  • 8. 在書中,作者並未明確提到媒體發展是當代無聊感的成因,然而從他所舉出的例子(文化產業與電視節目等)背後皆來自媒體高度的推波助瀾,這是在一世紀前所無法預測到的狀況。
  • 9.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p.23-27.
  • 10. 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 和霍克海姆 (Max Horkheimer) 所著作的《啟蒙的辯證》中提到類似的說法。他們認為當代消費者的感性已經被包含在商品的製作過程當中,本來應該從人類自身出發的感性,現在卻是商品先決定好內容以後再讓人類認知的商品。
  • 11. 要注意的是,這裡所討論的並非無聊的全貌,而是無聊的一種類型。關於無聊,在後續的文章中,我會說明海德格 (Martin Heidegger) 和德勒曼 (Martin Doehlemann) 的無聊分類,讓讀者對無聊有深刻的認識。
興趣是教書,工作是遊戲;用哲學態度研究遊戲,從遊戲中挖掘哲學內涵。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