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底,台灣的國立師範大學文學院,舉辦了「2016全國高中生人文經典閱讀會考競賽」,該競賽活動以主辦單位指定之 10 本書籍為考試範圍、仿效「法國高中畢業會考」進行比賽。
高中生讀什麼經典?
此消息引起全臺各領域的文人志士議論,這些意見包含了:怎麼選書的?如何執行、要怎麼教、這樣考有無意義、……等不同層面的意見。總地來說,似乎大家都認為師大此舉立意良善,但欠缺考慮以及配套措施。此事件也引發了進一步的討論。
此次引起軒然大波的書單,事實上是根據師大之既有課程「世界思潮經典導讀」的內容所挑選出來,然而執行細節顯然可以有討論的空間。
香港中大的大學生經典課
前香港中文大學通識教育部主任,張燦輝先生,於 2016 年 5 月,接受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的邀請,來台分享中大在執行經典閱讀的經驗 ,這些經驗值得台灣借鏡。中大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從 2010 年開始實施至今,已將近六個年頭了。所謂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指的是中大通識教育部為中大所有學生規劃的兩門必修課——「與人文對話」和「與自然對話」。當初規劃此課程的目標是為了幫助大學部學生發展批判推理和有效且良好的學習習慣。中大選擇的經典文本如下。
「與人文對話」閱讀文獻:
- 荷馬:《奧德賽》節錄
- 柏拉圖:《會飲》
- 亞里斯多德:《尼各馬可論理學》節錄
- 《論語》節錄
- 莊子:《莊子》節錄
- 《心經》(一行禪師:〈般若之心〉)
- 《聖經》節錄
- 《古蘭經》節錄
-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節錄
- 盧梭:《社會契約論》節錄
- 亞當 ・史密:《國富論》節錄
- 馬克思:《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節錄
「與自然對話」指定閱讀文獻:
- 柏拉圖:《理想國》節錄
- 戴維 ・ 林德伯格:《西方科學的起源》節錄
- 科恩:《新物理學的誕生》節錄
- 牛頓:《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節錄
- 達爾文:《物種起源》節錄
- 沃森:《DNA:生命的秘密》節錄
- 卡遜:《寂靜的春天》節錄
- 彭加勒:《科學與方法》節錄
- 埃裏克 · 坎德爾:《追尋記憶的痕迹》節錄
- 李約瑟:《中華科學文明史》節錄
- 席文:《何以科學革命不曾在中國發生──或者難道它沒有發生嗎?》
- 沈括:《新校正夢溪筆談》節錄
- 鄧納姆:《數學那些事兒: 思想、發現、人物和歷史》節錄
- 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節錄
通識教育精神—唐君毅的哲學
中文大學從 1963 年開始就有通識教育的傳統,這份傳統主要是從哲學家唐君毅的人文主義思想發展而來,主要著眼於對「人」的關懷——「人」作為宇宙間的一個存有者個體,她/他是什麼?如何自處?又要如何與他人、自然相處?這是對人文 (Human value in culture)、對自然 (Human place in nature) 的關懷與反省。
在人文關懷這邊,需要思考「什麼是好生活?」、「社會是必要的嗎?」「好社會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一個好社會?」;而在自然那邊就要去問「什麼是真理?」、「如何知道?」、以及「人在自然/宇宙中的位置為何?」等等的問題。除此之外,處於東亞的香港,還需要面對中西文化差異、全球觀點下的文化多元。
此教育理念打造了中大的四個通識領域:中華文化傳承 (Chinese cultural heritage);自然、科學與科技 (natu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社會與文化 (society and culture);自我與人文 (self and humanity)。學生被要求必須選擇這四個領域的其中之一的完整課程。這些通識人文教育的傳統想法,展現了中大的教育理念、以及他們對中大學生之智性發展與自我探索的重視。
改造通識教育
行之有年的通識教育,因應中大轉型為四年制大學,而有了反省與改變的契機。為了設計新增的 6 個通識學分,中大成立了通識教育基礎課程籌劃小組進行研擬。他們發現既有的通識教育缺乏對不同學科、不同知識之間的連結,這造成學科之間區別明顯,無法讓學生瞭解通識教育的理念、也不利於學生各方面的自我發展。
為此,在籌劃小組針對相關文獻進行研究、並於 2007 年走訪了美國名校進行經驗和意見交流之後,最後決定採取小班制、針對人文與自然兩大主題的經典閱讀課來打造這必修的六學分。
被設計於大一下和大二上必修的這兩堂通識課,除了延續中大對人文、自然與中西文化比較的關懷精神外,其主要目的其實是培養中大學生自發學習的態度與技巧。為達此教育目的,籌設小組堅持每班只能有 25 位學生,教案設計則是每星期課程中,教師只會花一小時概述文本架構、內容大意、以及相關背景知識,之後學生再自行閱讀完指定經典後參與兩小時的討論課。討論課前會有六題小考以瞭解學生的閱讀情況。討論課中會進行分組的指定問題討論、之後以抽籤方式讓每位學生上台發表各組對每一問題的討論結果。期中、期末的評量方式則是從指定經典挑幾篇撰寫摘要報告、以及論說文式的期末報告。
從課程的設計不難看出,本課程主要訓練學生閱讀、寫作和講話的能力。教師的作用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引發、以及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張燦揮笑說,這是一堂教師必須盡量抑制講話衝動的課。
閱讀經典是為了回應當代人類處境
為什麼需要閱讀經典?又要怎麼挑出這些經典呢?張燦輝說,這是由於經典總是歷久彌新、其中所抱持的信念和價值觀,時至今日仍可被討論、爭論與迴響,顯見經典對人類社會仍對我們今日的社會有其影響力。
然而經典何其多,譬如哥倫比亞大學指定的經典文本就有近百本,張說,就算要挑出 200 本經典也沒什麼問題,然而就算我們真的能挑出所有真正重要的經典,這麼多書,在有限的教學資源下,對學生來說真的都能讀完?這樣的課程又有意義嗎?
因此,張指出,重點並不在於要挑哪些經典,而在於要傳達哪些什麼給學生。傳承中大博雅教育的精神,他們選擇文本的依據是那些能讓學生透過經典去思考人類於天地間的處境,而觸及人類共通的永恆問題。
訓練學生思考永恆的人類問題
所謂共通的永恆問題,也就是唐君毅提倡的人文關懷精神——人作為個人、社會人、自然人,分別是什麼?如果不想渾渾噩噩過一生,那麼這些問題就是社會中的每個人,不管處於什麼時代,終究都必須去面對的。循著中大的傳統精神,以張為首的課程小組,打造出這兩堂課的核心主題:「與人文對話」分成第一部分的「自我與人的潛力」、第二部分的「信仰與人的限制」、以及第三部分的「建制中的自我」;「與自然對話」則分成第一部分的「探索物理宇宙」、第二部分的「 探索生命世界」、和第三部分的「對科學尋索的反思」。
張表示,閱讀這些經典的根本目標並不在於給學生永恆不變的真理,而是透過經典閱讀來回應當代的問題。而回答這些共通問題的不同樣貌與多元方式,能透過閱讀經典而被呈現出來。沒有「標準答案」的教學,為的是培育出主動追求知識、養成批判思考、成為真正獨立的自由人。
因此,挑選閱讀經典的標準,就是從呈現文化多樣性與全球視野的面貌,來回應人文關懷的核心主題。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此份經典書單包含了西方、東方、伊斯蘭、佛教等不同文化脈絡的重要文獻。除此之外,為了避免舊有的學科知識分立的情況,讓學生串起不同領域的知識,此基礎課也力求創造學生們的共同學習經驗,努力達到他們對知識的跨學科理解。所以這兩堂課就必須是共同必修、閱讀一樣的文本、對同樣問題進行共同的思考。
強調思辨訓練的課程內容設計
那麼到底要怎麼教,才能達到上述目的?張燦揮認為就在於「對話」。學生們閱讀的經典中,有許多就是對話形式的文本,譬如柏拉圖對話錄、論語和聖經。課程的整體設計也是想方設法讓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自己、學生與文本之間進行不同方向的對話機會。透過思辨的對話方式,學生才有機會真正去思考這些重要問題。因此這兩堂課,自然就變成小班制、討論重於知識傳授的教學方式了。
為了達成同時教授 3,800 位學生這兩門經典閱讀課程,總共聘請 27 位來自 13 個學門領域,包含哲學、文學、政治、教育、宗教、文化研究、物理、生物化學、科教、醫科、電腦工程……等領域的博士來擔任課程教師。
張燦輝不諱言,這個新制度的施行沒有校方的大力支持、全面配合,無法推行。首先是校方必須同意他們對小班制的堅持、其次是師資招聘與訓練。他強調,這兩堂課不是讓教師單打獨鬥的課程,而是一個具有各方面專長的教師團隊所共同打造出來的課程,包含書單、教法、討論主題、測驗方式等等細節,都是團隊一起討論出來的成果。
張也特別指出,由於經典閱讀的核心在於對人類處境的反省與思考,因此課程的經典書單是可以更動的,而不是鐵板一塊。施行以來,他們已經至少改版了三次,根據課程實施後的師生回饋,增刪了一些不同的閱讀文獻,讓此課程更能達到當初設定的目標。
教學成效卓越
那麼學生們的反應如何呢?張說,課程一底定,就開始與學生、其它學院的教師積極溝通,因此並沒有受到學生和教師方面的太大反對。而實施之後,他們也獲得許多學生的正面回饋。根據該校的教學評鑑結果來看,全校平均是 4.85分/6分、而這兩門基礎通識課則拿到高於全校平均的 5.4分/6分,顯見學生是滿意這兩堂課的。
部份學生或許一開始不喜歡閱讀經典、不習慣開口跟他人對話,然而張認為只要給學生機會,他們是有能力達成課程所設定的目標。而從他們所獲得的課程回饋來看,也證明如此。中大學生多半也能以此為傲,將之視為中大與其他大學有所區別的特色學習。
中大這兩堂通識基礎課程必修課的卓越成效,使他們獲得 2015 年美國通識及自由教育課程協會的「通識教育改進示範項目獎」(2015 Exemplary Program Award for Improving General Education),成果有目共睹。
可供台灣借鏡之處
從中大推廣通事基礎課程的經驗來看,有幾點值得關注。首先,他們所選讀的經典並不只有西方經典,也包含列在台灣高中基本文化教材中的中哲經典《論語》、伊斯蘭文化以及佛教文化的經典。其次是,這份經典文獻有超過三分之一是公認的哲學文獻。最後是他們的教學目標與方法,明顯是以提昇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為導向來設計的,基本上就是基礎的哲學教育。
會有這些特色,或許是因為整個計畫的推動者—張燦輝先生—有哲學背景的緣故。然而這個計畫畢竟獲得校方、老師和學生的支持,看得出來哲學教育的價值受到中大上下一致的肯定。而推行上的成功和所受到的歡迎,也都證明了這不是一門唱高調的課,而是能真正落實教育目的、啟發學生的課程。
最近,台灣的高中、大學都開始重視和推行經典閱讀,選材固然重要,不過老師怎麼教、學生該怎麼學似乎更為關鍵。而在討論什麼才是適合的教案設計之前,我們恐怕更應該先思考,到底「教育」所謂何事?中大的經典閱讀課,背後有唐君毅的人文精神支撐,他們認為經典閱讀的重點不只在於書,更關乎閱讀它們的人能否進行相關的思考與反省;經典閱讀更不只在於個別知識的傳授,更在於知識的橫向連結,以及能否回應當代人類社會的共通問題。
反觀台灣,我們的中學、大學教育目的和理念為何?台灣社會在討論教育議題時,大多離不開「有用」、「找工作」和「賺錢」,教育理念的訴求往往被淹沒在功利導向的口水中。這種思考方向的社會風氣,究竟能夠打造出什麼樣的教育內涵?又會培養出什麼樣的學生呢?看過中大的通識教育基礎課程後,這些問題值得我們深思。
(2016年6月18日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