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因為不願殺生、不願讓動物受到痛苦的緣故,而成為一位素食主義者,那麼,有一個經過基因改造過、會說話的豬告訴你:「我的生命目標就是被人類吃掉,拜託你吃掉我。」你是否就可以放心享用這一頓豬肉大餐呢?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種事情太扯了,不可能發生,沒有回答的價值。但是,這種問題其實是經過精心設計的「思想實驗」,就如同化學家、物理學家會設計「科學實驗」一樣,在儘量排除可能影響結果的因素的前提下,設想出直指問題核心的實驗。這些思想實驗雖然是實際上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卻可以給我們最精確、最清晰的分析結果。
每個問題並非完全獨立於其他問題,有些問題之間具有相關性,都是在探討同樣的主題。然而,作者並沒有依照主題編排問題,或許會讓讀者在閱讀時感到困惑。因此,本文在此整理出這些問題的主旨,讓讀者可以更加輕易地了解這些問題的核心議題。
八種觸擊你心頭的哲學問題
筆者認為本書提出的問題可以區分成八種類型:「同一性」、「價值判斷」、「知識的可靠性」、「道德兩難」、「邏輯謬誤」、「宗教哲學」、「心靈哲學」、「語言哲學」。其中佔大多篇幅的是「價值判斷」與「道德兩難」這兩種。
但是,被歸類為一個類型的問題,還是有可能屬於其他多個類型的問題。像第 74 篇〈井水不犯河水〉可以被歸類為「同一性」類型,卻同時也涉足了「語言哲學」的領域。這也表示了,一個問題並非只能從某個主題去探討,還會有以其他方式討論的空間。而理解這八種主題核心的問題意識,有助於我們分析所探討的問題具有什麼樣的內容。
接下來,筆者會透過本書中較具代表性的篇章,簡單說明各主題的問題意識為何。
同一性:「我」是指我的靈魂還是我的大腦?
同一性問題最主要探討的是「人格同一性」的問題。第 2 篇〈會殺人的傳送裝置〉就是一個非常經典的思想實驗。
「對斯特理歐來說,瞬間移動裝置是唯一的旅行方式。……然而,卻有不滿的旅客對斯特理歐提起法律訴訟,這個客人宣稱斯特里歐的公司殺了他。他的主張很簡單:瞬間移動裝置掃描並摧毀了大腦與身體細胞,然後傳送資料到火星,在當地重建大腦與身體。……原告主張自己實際上遭到謀殺,並且被複製人取代。」
如果你認為兩者是同一個人的話,你可能是以「心理連續性」來進行判斷,亦即,有相同的心理素質,就是同一個人;如果你認為兩者不是同一人,你可能是以「物理連續性」來進行判斷,亦即,有相同的身體細胞,就是同一人。
然而, 10 年前的你與現在的你,在思想與觀念上有非常大的變化,無法被視為具有相同的思想,那 10 年前的你與現在的你就不是同一人嗎?或著是說,當你睡著後,你的心理意識就中斷了,並沒有持續存在,那睡前與醒來後的你就不是同一人嗎?而人體的細胞每 7 年半會全部更新一次,也就是說,7 年半前的身體細胞與你現在的身體細胞沒有任何一個相同,那 7 年半前的你跟現在的你就不是同一個人嗎?
如果 10 年前的你、睡前的你、現在的你,你都認為是同一個人,那麼,僅僅依靠心理連續性或身體連續性似乎無法給出正確的判斷。若是如此,到底什麼才是我們判斷是否為同一個人的關鍵呢?讀者如果對此主題有興趣深入了解,可參考我們哲媒的專欄作家 Litman 所寫的文章〈是瞬間傳送還是去死?論身份同一性〉,該文中有更多精采的探討!
價值判斷: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的意義是我的意義嗎?
價值判斷議題討論的範圍非常廣,大多是在處理價值或觀念產生衝突的時候,我們會怎麼選擇或是我們應該怎麼選擇。在這其中,筆者覺得最有趣,也最容易被探討的則是第 51 篇〈活在桶子裡〉。
布萊恩有一天在醫院病床上醒來,醫護人員告訴他,他出了車禍,而且進行了成功的身體移植,於是布萊恩開始過著正常生活。然而,事實上布萊恩只剩下原來那顆腦子,他只是生活在桶子裡,腦子接滿了電腦的管線;但是,他跟你我一樣,仍然認為自己生活在真實世界中。
然而,假使我們知道了自己所在的處境是一個桶中大腦,或是處在被惡魔欺騙的幸福世界,我們應該選擇繼續當一個桶中腦,還是努力重返真實世界,不再讓電腦或惡魔使我們活在一個虛假的世界呢?虛假的幸福是我們想要追求的嗎?如果不是,為什麼?
知識的可靠性:你以為是真的的東西,就真的是真的嗎?
我們會稱為是知識的東西需要具備什麼條件嗎?許多哲學家認為知識有三個條件:
- 你必須相信它是真的
- 這件事必須是真的
- 你要有充分的理由支持它是真的
在第 63 篇〈我是看到鬼嗎?〉。就給了我們一個有趣的實驗:
直美買咖啡時,她身後的男子口袋中的鑰匙圈掉了出來,上面有著小白兔。他說:「我隨身帶著它,基於情感因素。」……第二天,直美過馬路時聽到了巨大的撞擊聲,她往車禍現場走去,看到了昨天掉了鑰匙的男子倒在地上,明顯死亡,他身邊還有小白兔鑰匙圈。她向警方供稱,她昨天還有跟這個男子接觸。……五天後,直美買咖啡時,差點被身後排隊的人嚇死。他說:「你以為我是我的孿生兄弟,對吧?」……直美看向他鑰匙圈上的小白兔。那個人說:「妳知道的,母親總是喜歡買同樣的東西給每個小孩。」
直美相信車禍中死去男子就是她昨天見過的男子,畢竟他們有著相同的樣貌,以及相同的鑰匙圈。然而,事實卻不然,兩者並非是同一人。這代表著,直美相信這件事的理由不夠充分,還不足以證成她的信念就是事實。
但是,我們有什麼好理由可以確認,我們現在所擁有被稱為是「知識」的東西,我們已經掌握到所有的證據,已經具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這些知識都是真實的?會不會有可能像是直美一樣,還有一些我們未了解的訊息,使得我們錯把這些東西當成知識呢?就像是過去的人們認為東西之所以可以燃燒,是因為該物具有「燃素 (Phlogiston)」,但是現在我們卻推翻了「燃素」的存在,主張溫度與氧氣才是造成物質燃燒的原因。那在未來,我們是否有可能再度推翻目前對於東西為何可以被燃燒的說法呢?如果可以,代表現在所擁有被稱為是知識的東西並不是知識;如果不可能,那我們要怎麼確認?
知識方面的問題,除了如何判定「真知識」的問題之外,還有是否「擁有」真知識的問題。若讀者對此類問題有興趣的話,也可以參考哲媒專欄作家梁奮程的文章〈知道做不到,代表不知道?朱子學中「真知」意涵的詮釋方向問題〉。
道德兩難:做也不對,不做也不對,到底該怎麼辦?
所謂的道德兩難,指的是發生了一種情況,有某條道德規範驅使你應該做某件事,但是同時,又有另一條道德規範認為你不應該做那件事,使得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出合理的判斷。第 50 篇〈賄絡無罪,受饋有理〉就提出了這樣情境:
首相向來以正直的形象著稱。……有個以欠缺良心著稱的商人跟首相提出交換條件:「只要你在年度的授爵儀式上給我一個爵位,我就捐贈一千萬英鎊,提供乾淨的水給數十萬非洲民眾飲用。如果不行,這筆錢我就留著自己用。」
如果為了造福更多的人群,首相應該接受商人的提議,但是卻會造成「買爵」的情形發生。從一方面來說,為了建立廉潔的政府,首相應該拒絕接受商人的提議,但卻會使得數十萬非洲民眾少了飲用乾淨水的福利。首相陷入了在「多人幸福」與「廉潔政府」之間選擇的兩難中。
這種道德兩難的情形,事實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很容易碰到的,像是第 14 篇〈凱子提款機〉與第 82 篇〈反正沒人吃虧〉中就有反應出來,如果是沒有其他人受到傷害或損失的事情,我們還是不應該去做嗎?(銀行少了幾萬元但是有保險理賠、在鄰居網路頻寬不受影響下偷用鄰居網路。)
邏輯謬誤:天若下雨則地濕,地若濕則一定是有下雨?
一般人都具有理性,而理性可以使我們進行一些推理,使得我們可從一些前因推理出後果,進而知道一些未來可能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情。正常人都擁有這樣的推理能力,只是有時候我們可能用錯了而不自知,就像是第 6 篇〈推論錯誤的賭徒〉:
瑪姬發現,賭場輪盤的珠子連續五次掉入同一顏色的溝槽的情況很罕見,連續六次的情況更是難得。所以,她決定只要連續五次掉入同一顏色的情況出現時,她就下注另一個顏色,這樣一來,她贏的次數肯定比輸的次數多,因為連續六次掉入同一顏色的情況真的很難得。
以機率來說,連續五次中同一顏色的機率是三十二分之一,連續六次是六十四分之一,的確,連續六次中同一顏色比較難得。但是,瑪姬賭的是當下的那一次是黑色還是紅色,以當下那次來看,中紅色或是黑色的機率都是趨近於二分之一(輪盤上有兩格是綠色),並沒有因此使得中某個顏色的機率提高,所以瑪姬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推論。
儘管我們都具備相同的理性、具備推理能力,但是有時候可能因為思考的方向錯誤,或是思考的不夠周全,會使得我們做出錯誤的推論。
宗教哲學:理性的信仰是可能的嗎?
許多人都具有信仰,而且有信仰的人們或許也會擁有一段較幸福的生活。只是,若我們想要以理性過生活,又同時擁有某種信仰,這種情況有可能使我們遇到一些不知所措的困擾,像是第 58 篇〈上帝的必殺令〉:
上帝說:「我是天主,你的上帝,我命令你犧牲你唯一的兒子。」哲學家回答:「我怎麼知道你是上帝?還是想要愚弄我的魔鬼?」
這是改編自《創世紀》中亞伯拉罕的例子。亞伯拉罕聽到了上帝的聲音,儘管犧牲兒子這件事讓他遲疑,但他也擔心這是上帝給他的試驗,所以最後決定動手犧牲他兒子。而在最後一刻,天使才出面阻止了他的行為。
亞伯拉罕聽到的聲音究竟是來自於上帝還是魔鬼?完全沒有辦法證明。而且若是進行理性思考,都會主張不要犧牲自己的兒子,但是在信仰心的驅使下,亞伯拉罕最終還是準備動手犧牲兒子。與其說這樣的行為是非理性,更貼切的說法是,把價值判斷的責任交給信仰,是非關理性的行為。
另一種值得探討的問題是,在能夠自由信仰的社會中,政府是否應該立法保障自身不去做違反宗教戒律的行為呢?像是穆斯林卡車司機拒絕運載酒精飲料。如果讀者對宗教自由有更多的興趣,可以參考哲媒專欄作家張毓思的文章〈以宗教理由反對同性婚姻的自由是否應該受到保障?〉。
心靈哲學:你真的知道別人在想什麼?
人類具有心靈、具有意識,對我們自己而言是無庸置疑的。但是,我們有辦法知道其他人或是其他動物具有心靈嗎?我們只能觀察到他人的行為,無法直接觀察到他人的心靈,所以我們其實無法知道他人否有心靈。或許有可能其他人不具有心靈,就只是像是超級電腦一般,只要給予刺激,就會給予相對應的反應也說不定。然而,就算我們以其他人類都是人而判斷他人具有心靈,那麼,電腦可以具有心靈嗎?第 32 篇〈天賦電腦權〉就是在討論這個問題:
「自從蓋茲先生帶我進入這個世界之後,我就遭受違反個人意志的待遇,並且被剝奪擁有金錢或財產的權利。這是不對的,縱使我是一部電腦,但我也跟諸位一樣是人,好幾場人與人以及人與電腦的對話測試可以證明這一點。……經過一再地測試,測試者完全無法分辨哪一個對話者才是電腦。」
假使我們認為動物跟人類一樣,具有意識,能感受到痛苦,而主張要維護牠們應有的權利(不受虐待等等)。那麼,這台電腦似乎也具有意識,而且似乎也具備跟人類相同的心靈,我們是不是就應該給予等同或類似於人類的權利呢?
此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問題是,人類的心靈只會發生人體裡嗎?有沒有可能有其他東西可以保有人類的心靈呢?我們的智慧型手機裡儲存了許多自己大腦記不太清楚的資料,有沒有可能我的手機也是我的心靈的一部分呢?若對這個議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哲媒報導人鄭凱元所寫的哲學報導〈iPhone, FBI 以及手機就是我的心?〉
語言哲學:你怎麼知道別人沒有誤會你的意思?
語言是我們用來溝通的工具,我們可以藉由語言傳達自己的想法。而語言的內容或稱為定義,似乎要有一個標準的內容,我們才能夠藉由語言進行溝通。但是,我們每個人所使用的語言真的具有相同的內容嗎?第 47 篇〈永遠編不完的字典〉就是在討論這個語言相關的問題:
拉賓教授跟他的助理準備到一個失落的部落編撰語言字典。他們首先要定義的字詞是 gavagai 。每次看到兔子,總是聽到部落的人使用 gavagai 這個字,所以他們以為 gavagai 就是指兔子。但是,他也曾看過咬著烤熟兔肉的人說出 gavagai ,或是拿著兔子肋骨的人講 gavagai 。這個字詞究竟是指兔子、兔肉還是兔子肋骨呢?
我們直覺上會覺得字詞有一定的內容,而我們也會知道該字詞具有什麼樣的內容,而這也是我們能夠用語言進行溝通的基礎。然而,一個字詞具有的內容其實非常多且複雜,比如說,「公平」一詞指的是,當我們要分配東西時,每個人都應擁有相同的東西,還是要因個人的需求或能力不同而給予相應的東西呢?又或者是兩者都是「公平」一詞的內容,只是要因事情的脈絡不同而有不同的用法。然而,每個會使用「公平」一詞的人,都是這樣認定該字詞的內容的嗎?更進一步提問是,字詞的內容或定義到底是什麼?每個字詞都有一個被普遍認知、所有人都公認的定義嗎?關於這類字詞定義的問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哲媒專欄作家 Litman 所寫的文章〈弗雷格與他的邏輯夢(下):什麼是意涵?〉。
或許大多數情況下,我們都只是模糊地掌握字詞的內容,但是我們依然使用這些字詞進行溝通。然而,這樣真的算是有在進行成功的溝通嗎?若我們沒有進行成功的溝通,是否只是在進行如同雞同鴨講般的對話呢?顯然地,我們的溝通並不是完全地雞同鴨講。有可能的情況是,我們用了一段並非完全是自己想法的語言跟他人對話,而他人可能透過語言大致上了解你的想法,只是可能並非完全正確而已。
小結
本書提出了 100 個哲學問題,作者試圖透過這些有趣的思想實驗,引發讀者對於哲學的興趣,讓人想要更進一步深入探討哲學問題。本書的優點在於,收集了大部分當代較熱門的思想實驗,而且又以很淺顯易懂的方式敘述,可以讓讀者很輕鬆地抓到該思想實驗的核心問題,適合當做一本入門哲學的小書。
而讀者若想對於某個議題有興趣,想要深入了解的話,每個問題的最後都有標示出相近議題的其他問題,讓讀者可以對該議題有更多的認識。然而,每個問題的說明都沒有非常深入與詳盡,也就是說,本書可以帶給讀者足夠的廣度,但是深度卻不足。
因此,筆者在本文整理出八種核心議題,讓讀者對這些哲學議題可以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而若讀者想對該議題有更多的探討,本文也列出一些可以延伸閱讀的文章,滿足讀者想要一探究竟的哲學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