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禁銷口罩的狗官之爭!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禁銷口罩的狗官之爭!為什麼《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如果人們會有相異的道德觀是正常現象,那麼,具備不同道德觀的人們在同一件事情上引發爭執,到底誰對誰錯呢?還是根本沒有對錯可言呢?如果沒有對錯可言,那到底有什麼好吵的呢?海德特的《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您在這裡

難度:
1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 2020 年,「狗官」是今年初台灣最有話題的一詞!藝人范瑋琪在得知政府下令口罩禁止出口之後,在其臉書用「狗官」一詞飆罵下令禁銷口罩的行政院長1。此話一出,立刻引發話題,網路社群與新聞媒體全都是繞著范范與她的這句「狗官」跑。

撇開政治爭議來說,范范可能想到外國有人比台灣人更需要口罩,但台灣政府居然這麼自私地把口罩留在國內,不願幫助更需要的人,因為一時「義憤」而怒罵政府狗官。然而,也有人認為台灣的口罩數量還不足以供應全國人民,我們應該要先能自保再去幫助他人,政府做的是對的!因此,也有許多民眾為官員抱屈,也一時「義憤」而怒罵范范。

乍聽之下,感覺雙方的理由都很有道理,但是選擇只有一個:到底我們的政府有沒有做錯呢?「口罩禁止外銷」引起輿論沸騰,雙方都是基於某種義憤而出面罵人,但是彼此根據的理由不同,同時也不認同對方的理由。這種「好人總是自以為是」現象很常見,但也令人疑惑:為什麼人們好像總是對事情的對錯有不一樣的看法?這種道德爭議似乎很難講理或爭出一個結果?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書封
強納森‧海德特 (Jonathan Haidt) 在其著作《好人總是自以為是》中以道德心理學 (Moral psychology) 為基礎進行研究,發現人類的確會有不同的道德觀,但是人類的道德觀並非天馬行空的任意產生,而是依據幾項原則為基礎建立的,而人們就是因為重視的原則不同,才會導致產生相異的道德觀。

這讓筆者感到很好奇,如果人們會有相異的道德觀是正常現象,那麼,具備不同道德觀的人們在同一件事情上引發爭執,到底誰對誰錯呢?還是根本沒有對錯可言呢?如果沒有對錯可言,那到底有什麼好吵的呢?海德特認為,儘管道德觀不同,爭議雙方還是可以進行溝通。雖然因為道德觀上的相異,對錯的判斷上也會有差別,但是眾人還是有機會理解彼此道德觀的內容,找到雙方觀點的相同處與相異處,達到了解彼此的目的。

為了知道到底什麼是道德,道德觀的差異點到底在哪裡,道德觀相異的人如何溝通,接下來,就讓我們看看海德特如何解析道德吧!

正義之心

人類的正義之心使得人類──而非別種動物——得以組成大型的合作團體、部落和民族,不用藉由親屬關係就能相互依附。然而,人類的正義之心也必然會讓合作團體永遠苦於道德衝突。 2

海德特指出,人類不只是講道德,同時也愛說教、愛批評、愛論斷。而這部份的人性,促成了人類團結合作的能力,卻也造成人們永無止境的衝突。

海德特將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說明道德判斷的機制如何運作:人們在做道德判斷時,其實是根據直覺先判斷對錯,之後才找理由支持;第二部分說明道德所倚賴的原則基礎為何;第三部分說明為什麼人類是「雙重人」:人類雖然自私卻有團體感。本文將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為主,嘗試說明道德是如何運作,以及道德觀為什麼會有所不同。

第一部分: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

道德的起源

道德的起源是什麼呢?通常我們會覺得道德是天生的或是透過教養獲得的。但是,皮亞傑 (Jean Piaget) 觀察了兒童的行為結果後發現,兒童對於觀念的取得,不是天生就知道,也不是從成人那邊習得,而是自行理解的。這樣看法屬於「理性派」,也就是說,人們透過理性,自行掌握道德觀念。海德特指出,道德至少有三種可能的心智模式來說明。

道德的起源到底是理性判斷還是直覺?
柏拉圖認為理性掌控了道德直覺:一個行為的對錯,人們是透過理性去判斷的;休姆 (David Hume) 說:理性是熱情的僕人。也就是說,並非由理性掌控直覺,人們總是感情用事;哲斐遜 (Thomas Jefferson) 則主張理性與感性是各自獨立又共同統治的,有如羅馬的帝王,把帝國分成東西兩半。(上述皮亞傑提出的「理性派」是屬於柏拉圖主張的心智模式。)

那麼這三種心智模式,哪一種才是對的呢?海德特在書中透過思想實驗讓讀者思考一下:

某戶人家的狗被車撞死了,這家人聽說狗肉很好吃,就把狗的屍體切一切,煮來當晚餐吃,而且沒有人看到。3

讀者可以試著想想看,上述的行為是不道德的嗎?

海德特表示,如果你跟他多數的研究對象一樣,教育程度很高,那麼,對這行為你會感到噁心。但是,要你判斷該行為是否道德,你又會感到遲疑。畢竟,這些行為並沒有傷害到任何人。因此,最後你可能會判斷說這些行為並沒有不道德。

然而,並非沒有傷害就沒有違反道德。對世界上的很多人而言,儘管沒有任何人受到傷害,某些行為還是可能會不道德,像是不敬。(比如說,把國旗當抹布。儘管沒有傷害到任何人,但是把國家的象徵拿去當抹布,就會令一些人反感。)這並不是說有誰的道德觀錯了,而只是說,不是人人都具備相同的道德觀。

道德錯愕

上述的思想實驗還無法說明,在各種價值判斷中,理性是否站在最重要的地位。讓我們再看看下一個海德特提出的思想實驗:

茉莉和馬克是姊弟。有一次他們在海邊的小屋度假,覺得要是做愛的話會很有意思。於是茉莉吃了避孕藥,馬克也用了保險套。他們都很享受這件事,但也覺得以後不要再做了。這件事成為他們的祕密,也讓他們的關係更親密了。那麼,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他們做愛是不對的嗎?4

針對這個實驗,只有百分之二十的受試者認為他們可以做愛。而有些反對的受試者提出「亂倫」來支持他們的判斷,但是進一步詢問為什麼亂倫是不對的時候,受試者就很難給出一個好的理由來說明。畢竟他們做足了安全措施,不能以會有小孩或是產出畸形兒這樣的理由反對。最後,受試者依然堅稱他們不對,只是可能一時找不到好理由來支持。

海德特指出,這是一種「道德錯愕」的情況,亦即:

無法用言語去解釋自己直覺上知道的事情,以致啞口無言。5

以上述口罩禁銷的例子來說,當你聽到口罩禁止外銷的時候,你是否會判斷這樣是不應該的、不公平,應該將口罩留給更需要的人呢?又如果,當你知道台灣自己生產的口罩,還無法充分地分給台灣人時,你的直覺還是認為這樣不應該(不道德)嗎?你的理由是什麼呢?反過來說,如果你覺得應該禁銷口罩,而你也知道的確有外國人比台灣人更有口罩的需求,為什麼還是支持禁銷呢?若是你跟筆者一樣,一時之間找不到理由說明自己的直覺,我們可能就遇到了一個「道德錯愕」的情況。

大象與騎象人

從一些道德錯愕的例子我們可以得知,人們在進行道德判斷時是藉由直覺做出判斷,而非僅僅透過理性。因此,海德特支持休姆的主張,理性是熱情的僕人。而他也用「大象與騎象人」的隱喻來說明道德觀:

心智一分為二,如同騎在大象上的騎象人,騎象人的工作就是服侍大象。

道德判斷即認知程序,而這個認知程序是由大象與騎象人組成的。大象就是直覺(自動化歷程),而騎象人則是推理(控制歷程)。6我們的道德判斷都是自動透過大象完成,而騎象人有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幫大象找一個好理由。騎象人的另外一個工作,就是預測未來的情況,有助於大象做出更好的決定。騎象人並不一定知道大象真正的想法,但仍是大象最佳的代言人。

而因為騎象人(推理)服侍大象(直覺),大象才是頭頭,所以當你與他人有不同的直覺產生時,無論你如何用推理試著去說服他人,都不太會有成效。如你想改變對方的想法,必須跟對方的大象談一談,用新的直覺跟對方談,而不是用新的論據。7比如說,當有人判斷把國旗當抹布沒有不道德,並說明是因為沒有人受到傷害時,若你想要試圖改變他的想法,你不是要跟他分析「可能有某某某受到傷害」或是「就算沒有傷害也是不道德」,而是應該說「可是我覺得與把國旗當抹布很不道德。」並且用你的推論去說明你的直覺:「有一種對國家不尊重的感覺,像是在污辱國家。」最好再加上同社群的人的其他直覺:「我的家人們也覺得那樣很不好,令人感到不舒服。」先用你的直覺(大象)去跟他的直覺(大象)接觸,再接著說明支持你的直覺的理據,並加入社群中其他人的看法,而不是僅僅用你自己的理據(騎象人)來說服他人。8

用大象與騎象人的隱喻,就可說明為什麼海德特認為道德判斷是「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了。書中有更多海德特精采的論述,欲知詳情的讀者可以自行參閱。

接著,海德特認為人們的道德直覺的建立,有小部分是依據個人先天演化,大部分則是後天的文化環境促成9,而世界上的文化那麼多種,那世上豈不是有無限多種道德觀?若人人只要遵守自己認定的道德觀就好了,道德似乎也失去了規範的作用——道德真的是這樣的東西嗎?

事實上並非如此。儘管人們的道德觀可能會有所差異,但是道德觀依然是經由一些基本原則構成的,像是「不傷害他人」與「公平」等原則。然而,如果你對沒傷害人的行為依然感到不道德,這意味著,除了不傷害他人之外,還有其他原則影響你的道德判斷。下一部分,就是要來談談,這些原則有哪些。

第二部分:道德不光是傷害和公平而已

人類的道德觀會有所差異,但因為是由一些基本的原則掌控,所以應該也還算相近。但是,有一群奇怪 (Weird) 的人,他們的道德觀似乎特別怪異。讓我們看看海德特的實驗:

有個男人每星期都會到超市買一隻全雞。煮雞之前,他會先跟雞性交,然後再煮來吃。10

海德特用這問題問賓州大學的學生與其他街上遇到的人們。賓大生感到好笑與遲疑,最後因為這男人沒有傷害到任何人,所以認為沒有不道德。但是其他非賓大生的受訪者,卻反而覺得他很奇怪,這問題有什麼好問的,答案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不道德。

海德特發現,每組受訪人都覺得這種行為令他感到不舒服,但是僅有賓大生這組人常常忽略自己的厭惡感,表示該行為沒有不道德。以實驗結果而言,賓大生似乎特別奇怪。

怪異文化

〈全世界最怪異的一群人?〉指出,有一群人常常被拿來當做實驗的測試者,但是檢視了數十項研究後發現,這群人的實驗結果都是異常值,是最不典型的一群人。這些人就是西方人 (Westen) 、受過教育 (educated) 、工業化 (industrialized) 、富有 (rich) 、民主制 (democratic),這些字的英文字首加起來就是 Weird (怪異)。

海德特指出,怪異的這些人的思考方式偏向分析、偏向個人主義,保護個體與個人權利,注重的重點是傷害與公平;而非怪異文化的多數人則是全方位的,較注重整體的脈絡與各部分的關係,像是團體與制度,不會這麼重視個體的保護,道德觀偏向社會中心論。對非怪異的人而言,道德觀蘊含的原則就不只是傷害與公平而已,還有其他原則存在,才能夠完整形成他們的道德觀。

三種倫理觀

海德特想知道形成道德觀的原則是什麼,而他也受到史威德 (Richard Shweder) 在印度奧里薩邦的研究啟發,整理出三種道德觀:自主倫理觀、社會倫理觀、神聖倫理觀。

  • 自主倫理觀:人是自主的個體,有其欲望、需求與偏好,社會應發展自由正義權利等道德觀,好讓人們和平共存,不過度干擾彼此的計畫。
  • 社會倫理觀:人是大型實體的成員,保護實體是最重要的,人們有義務扮演好自己在實體中的角色。因此發展出了責任尊重階層名聲愛國等道德觀念,過於重視個人利益的行為反而會削弱組織、摧毀實體的制度。
  • 神聖倫理觀:人是臨時的器皿,裡頭有著神聖的靈魂。人類是上帝的子民,因此應舉止合宜。身體是聖殿,不是遊樂場。因此發展出聖潔罪惡純淨汙穢高尚墮落等道德觀。

海德特發現,他設計的幾個容易產生道德錯愕的思想實驗,都是因為符合自主倫理觀,但是違反了社會倫理觀(拿國旗當抹布)或神聖倫理觀(跟雞性交)。也就是說,賓大生採用的是自主倫理觀,其他族群則是採用社會倫理觀,少數人採用神聖倫理觀。

而因為神聖倫理觀的資料較少,他決定親自飛往印度收集資料。在印度的期間,他一開始很不適應,因為他跟朋友吃飯時,他的妻子只是默默把菜餚擺上桌,就立刻退回廚房,完全不跟他說話。而他的朋友也要求他對僕人嚴格一點,不能說謝謝。他感覺這個社會性別隔離、階級分明,來自美國的他感到非常奇怪,覺得有許多人受到壓迫,生活受到限制。

但是數週之後,他的不協調感消失無蹤。他不再認為有許多人受到壓迫,而是了解到,他們是以家庭為基本單位的道德世界,每個家庭成員都高度相互依存,平等和個人自主不是神聖的,尊重長者、神明、客人,每個人履行自己的角色責任才是最重要的。而這樣才是社會倫理觀的真義。

同樣的,海德特處在信仰虔誠的印度在數月之後,才體會到神聖倫理學的真義。神聖倫理觀讓我們產生聖潔感與墮落感,使得我們對「提昇」與「沈淪」有所評斷。因此我們才可以譴責消費主義,譴責隨便或輕浮的性行為,而這是自主倫理觀所無法說明的。

在上述口罩禁銷的例子中,如果你覺得不道德,很可能你所採取的就是自主倫理觀,重視個人權利、公平與正義。若你覺得沒有不道德,你所採取可能的就是社會倫理觀,比較重視自身所處的國家與社會,以保護社群為優先。那麼,為什麼身處同一個社會、同一個國家,卻會產生不同的道德觀呢?海德特用母體這個概念來說明這件事。

道德母體

電影《駭客任務》描述未來的社會被電腦控制,人們的肉體都躺在機器裡,神經接上電腦迴路,活在電腦虛構的世界——母體。母體世界中也有著一致、和諧的秩序,人們也可以適應其中的生活,只是母體世界還是現實世界不同。而主角尼歐被迫選擇是否要吞下紅色藥丸,從母體世界中甦醒,取回肉體的主控權、回到現實世界。

海德特以母體來比喻:世界上有許多母體,而我們都處在某種母體之中,而每個母體都有自己的秩序、觀念且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說,你處在母體中,依循母體秩序生活,不會有太多問題出現。好比活在美國社會這個母體中,個人權益是最神聖的價值之一,而在印度社會這個母體之中,個人權益反而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反倒是保持社會安定、健全制度。

又因為我們習慣於自己的母體的生活,以母體的標準為自我的標準,所以才會對在其他母體生活的人的想法感到難以認同。這種母體不同的情形不僅僅是出現在國與國之間,也會出現在一個國家內,不同地區、不同階級、不同身分的人之間。以美國社會來說,至少有兩種母體,而這兩種母體的極端值就是「自由派」與「保守派」。極端自由派的人們注重個人權益,不只保護自己的權利,也捍衛他人的權利。極端保守派也注重個人權益,但是維持社會秩序、保障生活環境才是首要目標,若個人權利與社會秩序產生衝突,保守派會傾向於維持社會安定。

在這裡,母體就是指社群。如同上述所提到的,人們就是在社群(母體)內生活,透過自己的生活經驗,了解社群的觀念與規範,以建構出容易在社群內生活的道德觀。觀念相近的個體比相異的個體容易相處,為了讓自己有更好的生活,人們才會建構出與所屬社群相近的道德觀。(社群的範圍可大可小,大可以大至國家、宗教、文化,小可以小至家庭、社區、同儕。)

道德基本原則

海德特透過觀察與實驗,發現影響道德觀的原則有「關懷/傷害」、「公平/欺騙」、「忠誠/背叛」、「權威/顛覆」、「聖潔/墮落」、「自由/壓迫」六種,他稱之為「道德基本原則」,他以味覺的六種受體來比喻。(關於這六種原則的詳細介紹,由於本站的專欄作家陳康寧已於〈【泛哲學】吼!不然你是在大聲什麼啦——道德如何分裂了我們的社會?〉一文中有詳細的說明,本文就不再此多做介紹,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參閱)

海德特認為,如果把道德當成一道佳餚,可能有人喜歡偏甜的口味(效益論),也可能有人喜歡偏鹹的口味(義務論),但是我們的味蕾不只嚐得出甜或鹹,還有其他味覺受體,像是酸、苦、鮮,而一道佳餚也並非只能有甜味或只有鹹味。我們想知道「道德」這道菜,為什麼有人喜歡偏甜,為什麼有人喜歡偏鹹的,或著喜歡又酸又鹹,而這些味道就是海德特所指出的六項基本原則。

自由派最重視的則是「自由」、「關懷」、「公平」等三種,其他三種則不太重視,也就是說,自由派的道德觀幾乎是由「自由」、「關懷」、「公平」組成的;保守派則是六種原則都相當重視,對六種原則的重視程度幾乎相同。

上述禁銷口罩的情況,如果你基於公平關懷原則,認為禁銷口罩是錯的,那你可能就是極端自由派人士。若你認為禁銷口罩沒有錯,那只能說你不是極端自由派人士,忠誠權威等因素會影響你的道德直覺。

到此為止,海德特說明了道德觀有哪些類別,也分析找出了影響道德評斷的「道德基本原則」,我們可以藉此了解道德觀之間差異為何。或許你已經知道,為什麼有些人會跟你產生不同的道德判斷,就是因為你們所生活的母體環境不同,造就你們產生不同的道德觀,因此才難以互相理解。

小結

以口罩禁銷的情況來說,一開始似乎有些人直覺上認為是錯的、不道德的,而有些人則可能在思考過後,反而主張他們並沒有不道德。海德特在本書中說明了道德判斷產生差異的情況,而這並非是有人的道德觀有問題,而是因為眾人的道德觀的確會有差異。眾人道德觀會有不同,則是因為所處的社群(母體)不同所導致的。

海德特透過種種實驗論述,道德並非是理性之下的產物,而是人們在社群之中建構的(更貼切的說法是來自我們的直覺)。但他並非是指向一種道德相對主義的概念,而是提出由六項原則組成的道德基本原則,每個人(社群或母體)的道德觀是基於這六種原則建立的。而不同道德觀的人並非無法溝通,只是不能純粹採用理據進行討論,應該要先讓直覺(大象)跟直覺(大象)接觸,再讓騎象人扮演引導的角色,透過社群直覺與他人對話,才有可能讓溝通有良好的進展,使得彼此有更進一步的了解。

筆者在閱讀本書之前,其實也是跟海德特一樣,是個自由派人士。對於重視愛國、重視制度,卻罔顧個人權益的行為的道德觀感到不解,並深切懷疑究竟是我的道德觀有問題,還是其他人的道德觀有問題。看過海德特精采的分析之後,我才了解到,原來道德觀底下有這些原則支持著,而與我不同的道德觀並非是誰特別不講理,而是重視的價值觀有所不同。

  • 1. 相關新聞報導,請見此
  • 2. 海特, 強納森., & Haidt J. (2022).  好人總是自以為是. p.14
  • 3. Ibid., p. 22 。
  • 4. Ibid., p. 71 。
  • 5. Ibid., p. 51 。
  • 6. Ibid., p. 80 - 81。 
  • 7. Ibid., p. 83 - 85 。
  • 8. 海德特認為道德觀念的建立與使用是基於所屬的社群,亦即,處於同一社群的人會建立相近的道德觀。因此,若要影響某人的道德直覺,不僅僅是要提出自己與對方相異的道德直覺,也要提出同社群內其他人與對方相異的道德直覺才具有說服力。
  • 9. Ibid., p. 410 - 415。
  • 10. Ibid., p. 23 。
哲學讓我的心靈健全,桌遊讓我的心情愉快,因此我選擇這樣的哲學桌遊生活。 遇見哲學前,我讀資訊工程系;但我一直很困擾,這樣的生活跟以往有什麼差別?直到遇見哲...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