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
»
訂閱哲學新媒體
訂閱者
哲學星座測驗
課程
活動
»
活動
»
讀書會 (154)
思想之間 (44)
哲學相談室 (44)
講座 (74)
桌遊 (69)
課程 (34)
哲學營 (16)
座談 (11)
聚會 (8)
競賽 (5)
線上活動 (26)
臺灣青年哲人獎
合辦活動 / 課程
報導
»
哲學現場
哲學異語
哲學焦點
國際編譯
訃聞
專欄
»
專欄
»
時事評論
泛哲學
書評
影評
劇評
專題系列文章
頻道
»
Podcast | 廣播
»
一口哲學書
哲學漫遊
超驚嚇中國哲學
»
超驚嚇新儒家
超驚嚇臺灣儒學
儒學流言終結者
冰的哲學
儒花儒花幾月開
你的煩惱很哲學
哲學的眼睛看世界
訪問報導
影片
»
哲學床邊談,甜甜的
東敲西推
年度紀錄
現場直擊
短片
梗圖 | 漫畫
»
哲學歪語錄
哲人色相
哲學家遇到鬼
哲人之死
澆頭牌愛福好
哲學長輩群組
深度哲學梗
空想哲學雜誌
故事 | 小說
»
哲學家的世界
哲學異次元
»
午茶前的尤里西斯
成王記
於是撒旦如是說
那些年的雅典
極短篇
書籍
»
童書
漫畫/繪本
小說/故事
哲學普及
哲學教育
哲學概論
哲學經典
考試用書
學術專業
哲學跨領域
人物
格言
購物
關於
»
哲學新媒體
團隊成員
聯絡
加入我們
投稿
»
哲人來稿
哲學補完計畫
FAQ 常見問題
»
訂閱制 (10)
訂閱回饋品 (2)
線上課程 (4)
會員權益 (4)
會員網站功能 (10)
其他 (6)
登入
搜尋表單
搜尋
訂閱
課程
活動
報導
專欄
頻道
購物
關於
您在這裡
首頁
同一性
讀書會
管你台灣人還是中國人,都是《民族的虛構》?
7/21 的線上讀書會,我們將閱讀《民族的虛構》一書,一起討論以下問題:什麼是集體現象?支持集體的是...
學術專業
形上學
存有、人性與終極真實之探究
目錄
緣起/林正弘
序言
第一章 形上學的名稱、定義與研究方法
第一節...
書評
馴養你的玫瑰花吧!
評釋韓炳哲《愛欲之死》
作為《透明社會》與《倦怠社會》的續作,韓裔德籍作家韓炳哲在《愛欲之死》中繼續批判著當代主流價值觀的新...
by:
chaochin.chan
, 06/01/2022 - 12:00
泛哲學
NFT:藝術界的新寵,哲學的問號產生器
加密藝術在交易市場上的成功,標誌了藝術界對區塊鏈這個新技術已經從藝術家圈子的實驗進入到公眾接受的階段...
by:
許昊仁
, 12/13/2021 - 12:00
時事評論
複製他人論文有錯嗎?
談複製的藝術
不用說,複製論文的行為在道德上有很大的問題。那麼,所有複製他人原創作品真的都是不好的行為嗎?有沒有可...
by:
賴怡禎 Hilary Lai
, 09/21/2020 - 12:00
哲學跨領域
Shanzhai: Deconstruction in Chinese
書評
要當隻《自願被吃的豬》不行嗎?
如果有一豬跟你說「我的生命目標就是被人類吃掉,拜託你吃掉我。」你是否就可以放心享用這一頓豬肉大餐呢?...
by:
yoyosen
, 07/13/2020 - 12:00
哲學床邊談,甜甜的
思想實驗——忒修斯之船
到底是什麼東西讓你是同一個人?如果像科幻片那樣,把你身上的各個部份都替換成別的東西,...
by:
小英
, 08/02/2018 - 19:00
泛哲學
是瞬間傳送還是去死?論身份同一性
到底是什麼使我之所以為我?這個身份同一 (personal identity) 問題在哲學上有悠久的...
by:
Litman
, 07/02/2018 - 18:00
泛哲學
擁有一模一樣的文本就算是同一件文學作品嗎?
美學的思想實驗
用假想的情況來測試人們的直覺,把得到的結果用來支持論證的結論,這是哲學家使用思想實驗的目的。為了達到...
by:
許昊仁
, 11/15/2017 - 18:00
訂閱
課程
活動
報導
專欄
頻道
購物
關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