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空虛寂寞很厭煩?海德格陪你談無聊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空虛寂寞很厭煩?海德格陪你談無聊

你無聊是因為你自由?
海德格在討論無聊的最後,竟然得出了神奇的結論;對海德格而言,當你心中響起無聊的聲音,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你是自由的,你有很多可能,所以去做某件事情吧!

您在這裡

難度:
3

人之異於禽獸,在於他是會感到無聊的生物。……和純粹的時間流逝四顧茫然的邂逅,我們就稱之為無聊。1

——Rüdiger Safraski

生活在大都會區,到鄉下旅行時最容易抱怨的一點,應該是當地的大眾交通系統吧?以台南2為例,相較於台北市四通八達且班次頻繁的捷運或公車,台南的運輸系統可用「貧乏」來形容也不為過。比如今天你想從市區到奇美博物館,如果不搭乘電聯車到保安站後步行的話,你可能得花上至少半小時等待 5 號公車,更別說是那些非市區、得以小時為區間的鄉間公車了。

等待 女人 火車 車站
等車的經驗往往令人感到不耐與厭煩
現在,請你回想諸如此類的等待經驗,我相信你會同意:這樣的等待真令人厭煩!每個人在生命當中或多或少體會過無聊的等待,但得力於無線網路和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我們在等待期間能做的事情可多了:點選數位影音資訊,或者與朋友在群組裡面無所不聊,甚至有人會開啟相機 APP、 搭配文字紀錄發佈到社群媒體上分享,期待獲得各方回應。如果再早個 20 年,回到手機僅可通話和傳送簡訊的時代,你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呢?「帶本書翻翻吧。」「隨身聽來點音樂吧。」你應該會這樣想吧。那麼再更早些呢?或者是預期外的等待呢?雖然我們總是能找到事情做,但這裡請再多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我們總是想要在等待時做些什麼

〈你的無聊是誰製造的?〉文章裡,我在結論提到:人類總是想找點事情做,但最後仍是以無聊作結。從此處延伸,無聊似乎跟等待有關,也似乎和做的事情有關,但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辦法對無聊進行更加深入的分析呢?也許你會驚訝,對海德格而言,無聊竟然是哲學思索的開始!他到底從哪邊得到此結論,又如何從此結論繼續思考無聊?這一次的文章,就讓我們跟著國分功一郎的腳步,看看海德格是如何思考「無聊」的問題吧。3

哲學的根本情緒

在海德格所著的《存有與時間》中,他討論到「不安」的情緒如何在人類存在中蔓延,而《形上學導論》雖然討論的議題是「哲學是什麼?」,但在之中卻有不少關於另一種情緒:「無聊」的論述。國分功一郎在《閒暇與無聊》中對海德格的哲學思考進行一連串的考察,他提到了海德格的哲學重視著人類的「根本情緒」4  ,而根本情緒便是「無聊」。整理如下:

閒暇與無聊
閒暇與無聊
在《形上學導論》中,海德格提到他所處的時代,許多暢銷書的共通點皆描述歐洲人體驗了西方文明的「沒落」5,因此他說:我們必須要賦予自己新的任務與角色。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階段性任務已經結束的西方人再也沒有意義可言,再也看不出存在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海德格又接著論述,為什麼我們必須給自己新的角色或意義呢?難道我們的存在本身其實不重要?如果我們總是要找點事情做,它的必要性到底在哪裡?難道是因為人類太無聊,才想要做點什麼讓自己不再無聊嗎?又到底,我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變成了無聊的存在呢?6海德格想說的是,如果有種情緒催促我們找到新的任務或角色,這代表屏除外在,自身其實是沒有意義的存在。意識到沒有意義的自己,那揮之不去的情緒,其實就是無聊7 ;如同煙霧般蔓延在我們周圍的無聊導致了人類想要替自己尋找新的任務,也是海德格思索「哲學」的開端。

「無聊」的形式

即便我們能夠感受到無聊,但追根究柢,它到底是什麼?關於這個我們知道,卻又講不清楚說不明白的什麼,海德格是這麼說的:

會有不知道此種無聊的人存在嗎?——即便如此,這種誰都知道的事物的原貌是什麼,又有誰可以單刀直入、斬釘截鐵地說清楚?8                    

無聊如此曖昧不清,很容易產生你我雖然討論「無聊」,到後面才發現兩邊的認知大不相同的情況(換言之,雞同鴨講)。海德格認為,先提出兩種比較常見的無聊有助於後續討論:

(1) 因為某種事物而讓人感到無聊。
(2) 在面臨某些狀況時感到無聊9

海德格把前者稱作無聊的第一形式,而後者為無聊的第二形式。這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一形式的無聊是被動的;存在著某樣無聊的東西,讓人產生了無聊的情緒。相較於此,第二形式的無聊並非特定的事物導致,而是當人主動處在某些情況時,被無聊慢慢包圍,但卻搞不清楚為什麼會如此的情況。以下以海德格所舉的例子分別討論。

無聊的第一形式

還記得文章一開始的例子嗎?當我們在等待時,我們總是想找點事情做,因為大部分的等待是無聊的。在海德格的例子中以等待火車為例,但在描述中更凸顯出了當事人的厭煩:

…例如,我們在偏鄉的地方鐵路支線上,坐在某個無趣的車站裡。下一班列車要四小時以後才會來。這個地區也沒什麼特別的吸引力。其實背包裡還有一本書-那麼,要看書嗎?不,好像沒那種心情。那還是要來思考什麼大道理大問題?嗯,好像也不是那種氣氛。讀一下列車時刻表、詳細看一下從這個車站到其他地區的距離一覽表,但這些地區的狀況也完全搞不清楚。看看錶,終於剛過了十五分鐘。那麼到街上看看吧。我們只是為了要找點事做,走過去又走回來。離上次看錶的時間剛好又過了五分鐘。走過去又走回來也讓人厭倦了,這回坐在石頭上在地上畫各種圖案。再回過神來,又不自主看錶,好不容易過了半小時——大概就是這樣的過程。10

在火車到達之前,例子中的主角(也許是海德格本身?)有四個小時的空檔,也因此他做了許多事情來避免無聊。我們要先釐清的一點,是等待並不必然帶著無聊,比如你和喜歡的對象第一次約會時,等待對方到來的情緒可能更多是緊張和興奮,又或者要和別人談判時,你的時間多半在醞釀你的憤怒或者不安。然而,像車站例子中的等待,便被海德格看成是無聊的第一形式;他認為在等待之中,有什麼東西把我們「拖入」了無聊中。自然我們需要問,無聊在哪裡出現?會陷入無聊,是在這個例子中的什麼東西所引發呢?功一郎的說法是,這和「理想時間」有關係,而理想時間如何引發無聊,則來自我們生活中的「絆腳石」所導致的「空虛放置」。

時間 鐘
無聊是因為時間太多沒事做嗎?
理想時間是什麼?要回答此問題,必須要回到海德格所說,物品具有其特有的時間。以車站為例,車站特有的時間便是車站的理想時間,也就是火車從車站發車的瞬間。在即將發車之前抵達車站的旅客符合車站的理想時間,也因此他們不需要等待便可以搭上火車。換句話說,只要事物的理想時間無法配合,我們就會感到無聊。這樣繞口令式的說明要講的其實不難,例子中的主角做了許多事情,卻也一次又一次看著他的手錶,確定當前的時間。其實他在做的,與其說是確認當前的時間,不如說是確認火車到站還剩下多少時間,還得繼續和無聊奮戰多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總希望時間走得越快越好-因為時間走得太慢了!

體驗到時間的遲緩,甚至是時間的停滯,變成了例子中的「絆腳石」11,讓我們無法立刻得到期待中的事物,就如同例子中的車站,沒有回應我們的期待,卻把我們丟到跟期待毫無關係的環境當中;環境裡有站牌、石頭、書本、樹木和更多的東西,就是沒有火車。這便是「空虛放置」,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這些物品沒辦法成為我們的聽眾12

無聊的第一形式在這邊得到了結論:讓我們無聊的真正原因,是來自我們的期待,和所期待的事物之間的時間落差,落差產生了絆腳石,導致我們被空虛放置13

無聊的第二形式

海德格的分析並未就此結束;隨著他的思路走下去,他認為第一形式可以發展成更深層的無聊第二形式。在第一形式中,我們可以明確發現有某種東西讓我們感到無聊,但第二形式最大的不同點,在於明明處在非等待、甚至是自己期待的環境中,無聊仍然在不知不覺產生。海德格的例子如下:

…我們傍晚被招待到某處。說是這樣說,但也不是非得去不可。但是我們一整天都很緊張,到了傍晚時也有空,因為這樣所以就去吧。在該處端出了如同往常慣例的晚餐,大家圍著餐桌進行如同往常慣例的交談。食物也不是每一道都十分美味、談話相當有趣。吃完飯以後,跟平常差不多的感覺大家愉快地坐在一起,大概會聽聽音樂、一同談笑。很有趣、很愉快。差不多到了該離開的時間,婦人們像是要確認聚會真的很棒,說了好幾次「今天真的很開心」。不僅是在告別的時候如此,連下了樓出到門外,只剩下我們自己的時候,還是如此重複說著。正是如此。非常棒,很開心。在今晚的款待之中,無聊什麼的完全找不到蹤跡。交談對話、人們、場地,都不無聊。因此心滿意足地回家了。回到家以後,稍微看一下在傍晚因為聚會被打斷的工作,為明天的工作立下大概的計畫與目標-就在此時我發現了。我今晚在參加招待聚會時,真的好無聊。14

和親朋好友聚會玩樂的情況對大多數人來講並不陌生,比如拿前陣子,不知何時成為慣例的中秋節烤肉活動說明如何呢?參與者有人調味,有人拿著啤酒喝,有人負責端上盤子的食物,讓你一份又一份吃進肚子裡,接著看看煙火,拿起手機拍攝,這應該是充滿樂趣的事情吧。但當你回想時,會不會有其中的某些時候,你覺得無趣了?就像聊天聊到某個程度後突然靜了下來,每個人把焦點移轉到自己窄小的手機螢幕上那樣,因為開始無聊了。到底哪裡出了問題?難道無聊是來自自己嗎?

難道無聊是來自自己嗎?
難道無聊是來自自己嗎?
如果要找出第二形式的無聊來源,功一郎建議我們先從分析第一形式的方法,亦即從「讓自己不無聊」的活動看起15。不管做什麼都沒關係,只要讓時間快點過去就好,在此種情況下讓自己集中精神,忘記時間的緩慢流逝,是第一形式的活動意圖,也就是說等待時所做的事情和期待的事情並不直接相干。問題來了,在第二形式的案例中,最大的差別在於,所做的事情和期待的事情直接相干,讓我們感到無聊的活動,本身便是消遣。在宴會中不管是拿食物也好,談天說笑也好,無一不是消遣,我們主動沉浸在消遣之中,那麼「絆腳石」和「空虛放置」在哪邊呢?

功一郎認為這兩者在第二形式的確存在,但卻和第一形式不相同,因為第二形式的空虛放置是逐漸成長而來16。請再次回想中秋節烤肉,當時你正在做什麼呢?不管是什麼事情,你總是順著「中秋烤肉」的情境打轉,配合著氣氛和其他人在其中隨波逐流。因為隨波逐流,慢慢地你再也不會追求其他東西,慢慢地,無所謂。結論是,我們自己把自己丟入了空虛放置當中;空虛的不是外在的事物,而是自己。那絆腳石呢?在消遣活動中的時間並不像等火車那樣遲緩;時間在自己的無所謂之中流逝,看起來並沒有對我們造成任何困擾。但仔細一想,時間雖然沒有造成困擾,但我們卻無法從時間當中脫離,時間在本質上綑綁著我們,時間本質上成為了我們的絆腳石17

無聊的最終形式

在之前的討論,我們看到了兩種形式的無聊;第一形式的無聊由外部產生,而第二形式的無聊由內部產生,無聊和消遣彼此交錯出現,也因此海德格認為此為較深層的無聊。但其實,還有一種更深層的無聊是前兩者都無法達到的深淵,又被他稱做無聊的第三形式:

……我們將前述的無聊的兩種形式,用以下方式加以命名時,便綁定了其性格。……那麼對此種第三形式的深刻無聊又為何?對此我們應該如何加以命名?……沒來由的無聊,我們如此稱呼的狀況;亦或更適切的說法,當我們默默地知其存在的狀況,此種深刻的無聊使人感到無聊18

對海德格而言,第三形式的無聊便是沒來由地無聊,和人、事、時、地、物完全沒有關聯,完全沒有辦法給出具體例子(相對於其他形式),發自內心深處的聲音。我們被強迫傾聽聲音的當下,同時把自己放置到空虛當中,外在的一切都無關緊要時,因為自己的孤立無援,在「一無所餘的完全廣域19」中容不下任何的可能性,自己成為了自己的絆腳石。

沒來由的無聊,強迫你傾聽來自內心深處的聲音
依照海德格的說法,無聊的三種型式如是發展,而人類面對第三形式的無聊,人類並非就此打住,而是回過頭導致了另外兩種形式的無聊。

怎麼說呢?當我們聽見發自內心的無聊,我們想要擺脫此種狀態,但卻沒有辦法,只好透過各種忙碌忽略無聊,對其視而不見。第一形式的無聊,最好的體現並非等待公車,而是工作。我們想要時間依照自己的方式進行,更確切地說,我們不想失去時間;當把自身的時間投入在工作中,人類才有辦法忽略深刻的無聊——透過成為奴隸,讓忙碌充滿自己,逃脫了第三形式,卻進入了第一形式。

第二形式呢?從上面的分析,我們得到了第二形式的對象是消遣。消遣(或者娛樂)的目的,其實是讓自己不無聊,當我們繼續追問無聊怎麼來的,就又回到了第三形式中,那發自內心的呼救了:因為我們無法面對深刻的無聊,故我們製造了各種消遣,但在消遣當中,深刻的無聊卻又從自身竄出。

可能性的動物

在斷斷續續書寫此篇文章時,我一開始從對海德格論述的厭煩,到對海德格面對自己處境(面對無聊)的無奈感同身受。人生不就是這樣嗎?為什麼我們要讓各種活動充滿自己的生活,一說是我們想要過得有意義,但這個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有時候我們以工作包裝,有時候我們沉浸在娛樂,把這個意義和無聊放在一起,我發現到這也許是一體兩面的事物:無聊,是意義的缺失

我們聽到內心深刻的無聊,想要找些事情做,想要透過意義,讓自己不無聊。說到底,人類就是這樣的生物吧?想要為每一件事情找解釋,想要為每一件事物找意義。以為找到意義了,但在某一個時刻卻發現沒有意義時,一股厭煩感便油然而生,「意義的缺失」以無聊呈現,最後又以無聊作結。

回到海德格,許多解決無聊的方式治標卻不治本,比如睡覺,比如換件事情做,又或者全心投入在工作中,這不就是他在書中所述,兩種形式的無聊嗎?為了忽略最深刻的無聊,要嘛我們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感受到了第一形式的無聊,要嘛我們把自己投入到消遣當中,感受到了第二形式的無聊。但,這真的是壞事嗎?

無聊,就是自由,我們透過下決斷發揮身為人類的自由。
海德格在討論無聊的最後,竟然得出了神奇的結論;對海德格而言,當你心中響起無聊的聲音,其實就是在告訴你:你是自由的,你有很多可能,所以去做某件事情吧!所以,海德格對無聊的答案很簡單:「無聊,就是自由,我們透過下決斷發揮身為人類的自由。」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當我們在第三形式的無聊底下,革除了一切外在的可能性,但同時,我們卻從內在看到了身為人類的可能性。「自己成為自己的絆腳石」並不是負面的,而是在邀請你去做些什麼;正因為什麼都沒有,所以什麼都做得到。20

綜上所述,我認為無聊和我們的關係是這樣的:

無聊,是意義的缺失。因為無聊,想要找尋意義,所以我們「下決斷」;我們行動。這就是人

最後的最後,我們以海德格的說法來做結吧:

……所謂在世存有(dasein)21的自由,僅存在於在世存有讓自己自由的過程中。但是,在世存有讓自己自由這件事,每次只會發生在在世存有面對自己本身、下決斷的時候;意即,只有在在世存有為了做為在世存有的自己,而將自己打開的時候。22

  • 1. 薩弗蘭斯基, 呂迪格. (2018).  時間之書.  p.22 。
  • 2. 是的,作者是台南人。
  • 3. 本文章的討論基於國分工一郎所著《閒暇於無聊》第五章——閒暇與無聊的哲學中,對海德格的無聊立論所撰寫,因內容繁雜並未詳細逐頁分析,僅將重點放在無聊的形式和功一郎對原因的探究。如有任何理解錯誤之處還請讀者不吝指教。
  • 4. 「哲學總是由某種根本性的情緒中產生的。」馬丁.海德格《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5 。
  • 5. 海德格舉了史賓格勒 (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 的著作《西方的沒落》為例。書中描述西方原本引領著近代的發展,但此任務已經結束了,現在的西方進入了沒落期。類似的說法在當時蔚為流行。海德格思考之所以成為流行的原因,是因為它們觸及了當時歐洲人埋藏在心中的情緒,而哲學的任務是將此情緒喚醒,並藉此將論述慢慢引到無聊的分析。
  • 6.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189-191。
  • 7. 馬丁.海德格《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115。
  • 8. 馬丁.海德格《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12。
  • 9. 海德格提出的區分,並非是告訴大家無聊可以被明確區分出有幾種形式,而是隨著深入探究,無聊會從第一形式慢慢發展到第二形式;在第二形式中的無聊,比第一形式更加深刻,而且還具發展性。同時,也因為此兩種形式的無聊容易聚焦討論(相對於其他更模糊的、在之間流動的無聊)而為之。還請各位絕對不要妄下結論,說無聊就只有這幾種。具體如何,還請回到本文的說明。
  • 10.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193。
  • 11.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197 。
  • 12.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199 。
  • 13. 想像自己在公司中的無聊會議,裡面充斥著無意義的形式發言,當你只想要快點結束時,你是不是被會議室給絆住了?又如同課堂上教師如同機器人般閱讀課本內容,當你只想要快點下課時,你是不是也被教室絆住了?
  • 14.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203 。
  • 15. 在功一郎的分析中,統稱這類活動為「消遣」,也因此在此篇文章看到消遣時,所指便是讓自己不無聊的活動。
  • 16. 國分, 功一郎. (2018).  閒暇與無聊.  頁 209 。
  • 17. 在此處,功一郎使用了很有趣的比喻。第一形式的絆腳石就像喋喋不休的雙親,不斷提醒你該做什麼事情,但第二形式的絆腳石,卻像總是在不遠處看著孩子的雙親,讓孩子處在「總是被注視」的環境底下。即便是一直做著自己開心的事情,孩子不知不覺壓力也逐漸大了起來,卻沒有辦法和如此低調的雙親抱怨。雙親用無聲的言語告訴孩子:我正在看著你
  • 18. 馬丁.海德格《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202。
  • 19. 此為海格德的用法,請試著想像自己關在一個什麼都沒有的房間,所見皆「無」,沒辦法進行任何互動的地方。見《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215。
  • 20. 也許有人看到這邊,會認為海德格從論述到最後的結果似乎太過跳躍,其實這也是筆者一直在思考的一點,從無聊到自由的連結也許過於牽強,但不可否認的是:相較於其他動物,人類的確因為無聊,做了很多我們想像不到的事情(比如分析無聊),這些事情恰恰說明了人類的可能性不是嗎?
  • 21. 又有一翻為「此在」,為海德格哲學的術語,在此處請用「人」理解即可。
  • 22. 馬丁.海德格《形上學導論:世界-有限性-孤獨》, p.233。
興趣是教書,工作是遊戲;用哲學態度研究遊戲,從遊戲中挖掘哲學內涵。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