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崩世代的憂懼:《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崩世代的憂懼:《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

2017 年 12 月衛服部取消 10 月所提的「育兒百寶箱」6億投資計劃,大家都說不意外。但 2018 年 1 月 21 日又擬提 0-2 歲幼兒全面發每月 2,500 元的育兒補助津貼,...

您在這裡

難度:
2

2017 年 12 月衛服部取消 10 月所提的「育兒百寶箱」6 億投資計劃,大家都說不意外。但 2018 年 1 月 21 日又擬提 0-2 歲幼兒全面發每月 2,500 元的育兒補助津貼,換湯不換藥的鼓勵生育手法,你怎麼看?你會因為每月多給你 2,500 元你就生小孩,或多生一個小孩嗎?

不想生小孩?你知道這念頭是單純你自己的不想,還是種種外來因素讓你不想?如果說不想生小孩跟科技發達有關,你是否覺得這連結不可思議!?

沒錯,這正是我在看松村嘉浩這本書第二章時的狀況。

在試圖釐清自己作為「崩世代」1的不安原因,松村嘉浩的《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寫給年輕人的經濟現況,找回你的人生原力》中以《進擊的巨人》這部漫畫作為開場。

英語版《原子小金剛》
這本書最有趣的論述方式即是用年輕人耳熟能詳的漫畫(《進擊的巨人》、《原子小金剛》、《鋼之煉金術師》)、電影(《ALWAYS 守候幸福的三丁目》)、影集(《慾望城市》)作為說明。

要理解你對工作、家庭甚至未來的不安,作者請你先思考一下《進擊的巨人》這部漫畫為何熱銷?

松村嘉浩認為每一部時代爆紅的漫畫或電影都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缺乏什麼又期待著什麼。這樣的缺乏反映在流行文化中,而當中又彰顯著期待。

譬如漫畫《原子小金剛》(鉄腕アトム)的風行反映著 1950 到 60 年代,日本處於高度經濟發展,人民對科技帶出的光明未來懷抱著無限信心。小金剛的強大,與人民的信心產生共鳴2

松村嘉浩指出,《進擊的巨人》片頭曲歌詞正反映著一般年輕人對不確定未來所感到的無奈與不安。
而這幾年暢銷的《進擊的巨人》故事描述著城牆之外有著會侵襲人類的巨人,城內的居民分三個等級居住在城內,靠著城牆避難。牆總共有三道,由外往內分別為「瑪利亞之牆」(Wall.Maria)、「羅塞之牆」(Wall.Rose)及「希娜之牆」(Wall.Sina)。只有高、富、貴的人能居住在受三道城牆保護的「希娜之牆」內,而苦勞的小老百姓就只能住在最先會被攻擊的「瑪利亞之牆」與「羅塞之牆」間,時時擔心著巨人進攻的可能性。

住在「瑪利亞之牆」與「羅塞之牆」苦勞的小老百姓之所以不安,來自於不曉得巨人一再來犯的目的:不是為了吃飽,而是為了吃人而吃人。雖然主角們想盡辦法,在有限的武力支援下奮力抵抗,但都一再被更多巨人打敗。居民靠著不斷的修補城牆,日子平常還算勉強過得下去,但面對不確定的未來充滿了無助和恐懼。

這樣的不安,松村嘉浩認為反映著當前人類面對經濟模型轉換時所產生的不安。最簡單的就是「約聘」、「非終身雇用」、「派遣」的工作變為常態,大家都變成公司或國家的「免洗筷」。原本專任職或終身雇用制的福利縮水或是消失,並直接導致擁有退休金的不確定性。

未來沒有保障,如何讓人安心~~?

這是第一個不安!

科技拉高的養育成本

第二個不安來自於「少子化」

但在地球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孩子變少不見得是壞事。少子化之所以會帶來不安,主要是與「國家整體經濟結構」有關聯。換句話說,作為支撐一個家最主要消費與生產的人口減少時,稅收自然減少。稅收減少,國家的整體經濟就必須重分配。但從來沒有一個國家真正處理過因為人口減少所帶來的問題。面對這「沒有經驗」、「無範例可循」的全新社會結構,人們無所適從,因而產生不安。

關於少子化,松村嘉浩在書中提出一個觀點:少子化肇因於「養育成熟」的時間拉長了!

他認為科技幫助大家解決很多基本生活問題,人類必須學習更高階的,用以凌駕在機器科技之上,一種「你要機器人深度學習,請自己先深度學習」的概念,所以很自然的「養育成熟」的時間拉長了。

時間拉長,代表了投資養成的成本拉高。相較於 40-60 的農業年代,孩子的養育期大約 10 幾年即能投入農事幫忙,孩子代表了生產力。在渡過經濟成長的高峰期與大學升學率的普及後,孩子在學完基礎技能後就已花費大約 10 幾年的時間,然後我們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贏過機器人的能力。

在未來,所得中位數的人會減少,低技術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雖然公司的整體生產力提高,但錢進的是老闆的口袋(當然不會分給機器人,我想應該也不需要)。而沒辦法投資自己讓自己由技術型勞工躍身為設計型勞工的人,將會越來越不容易找到常態性工作。沒有常態性工作就沒法投資自己讓自己學習,然後你就越來越被社會邊緣化。最後,造成的結果是 M 型化社會的加劇,社會到最後只會分成「好棒棒勝利組」與「沒人同情的失敗組」。

綜觀來看,科技時代的來臨並沒有帶來光明燦爛的未來。或許,對於「好棒棒勝利組」來說真的是光明燦爛的未來。因為機器人幫他們減少勞力成本,生產力大量提升,賺更多的錢,有更多的錢就能去投資自己跟子女,然後他們就永遠住在「希娜之牆」內。這其實就是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形容的 AI 社會榮景3

但在真實的狀況下,科技時代不一定會帶來你所期待的榮景。因為剩下的「沒人同情的失敗組」將因為常態性工作被取代,而沒有金錢去消費,導致市場消費停滯4;沒有金錢去投資更高的教育,以致於他自己與他自己的下一代,永遠無法透過學習翻身。

或許,你並不認為自己是「沒人同情的失敗組」,只是無法存錢的「月光族」而已。那試問,「收支危險平衡」的你敢生孩子嗎?生得出來,負擔不起教育的需求,讓孩子落於貧窮循環中,你還願意生嗎?

當大多數的人開始覺得生小孩「不合算」時,社會幫忙賺錢的人口紅利就會下降,最後最直接導致的是第三個不安——「退休金制度的瓦解」

年金何止是改革,根本是要重新分配

人口紅利的相反稱之為人口負債:這是指老人增加、兒童減少,勞動人口的比例減少的現象。當社會上老先生、老太太變多,賺錢交稅的人變少,而這些看似無害的老先生、老太太還緊抓著政府當年承諾給的退休金趴數。試問,他們想要的錢由哪裡來?當然是由年輕人或新生兒身上挪來。

之前廢除公教年金 18% 這件事在台灣吵得沸沸揚揚。要知道真正的既得利益者,絕對不是民國 84 年以前服務、純領 18% 的那些公教人員。在當時社會的薪資結構下,18% 的退休金是政府給當時薪水相對低的公教人員的福利。真正有問題的是卡在中間兼領 18%,又領「保險」+「退休金」的具有兼領資格的公教人員。這些人的問題在於,他們所領的所得替代率大於 100%,也就是說退休後領的退休金比工作時的薪資還要多。

付稅金的年輕人變少,領退休金的人變多,長期下來政府將無法負擔龐大的費用,只能不斷向未來世代借支來償債。台灣的年金改革其實重點也是放在所得替代率的逐年調降,讓它趨於社會合理薪資架構比例,以免年金制度破產。

但無論是如何調整,回到最初問題,當人口負債增加,請問錢由哪裡來?

等價交換的真相,居然是一群人的生命。
松村嘉浩在此引用了《鋼之煉金術師》中以為代價的「賢者之石」來譬喻,我認為非常的精巧有趣。5

《鋼之煉金術師》的漫畫中,煉金術不會無中生有,而是需要「等價交換原則」。但「賢者之石」卻可以打破等價交換的原則,無中生有。松村嘉浩對少子化不安的譬喻是說,廉價勞動力(奴隸)和人口紅利可以帶來經濟的倍數增長,維持世界體系的現況。但當世界人口開始減少了,連挪用他國的廉價勞動力都沒有時,就是「賢者之石」的用盡。

「賢者之石」耗盡了,經濟無法再像過去那樣不斷成長。經濟衰退是必然到來的僵局,其後果之一就是「無法再向未來借錢」,導致退休金制度的瓦解。

試想,如果你透過發達的網路、流通的資訊預想到退休金制度可能瓦解;抑或,即使不瓦解,所有現有支撐退休金的方式就是向未來人類借錢,關己自身的即是,如果這未來人口就是自己的孩子時,你會想讓別人佔你便宜嗎?佔你小孩的便宜嗎?

早在人類學會圈地、畫私產時,透過社會化的教導,『我』與『你』的分別已深植人心。6

回答剛剛那個問題,多數的人當然是不願意被佔便宜的,因此會試圖回去修改退休金制度;但如果退休金制度的修改沒有將科技發展所延伸的高教養成本與少子化導致的新經濟型態考量進去,就無法真正解除不安。

無害的阿公、阿嬤們,請你們的道德崛起吧!

彭明輝教授曾經於 2012 年提過台灣六、七年級是被四、五年級犧牲的一代7。當時非常轟動,最少在我的同溫層中蠻轟動的,可能因為我也是他所說的「被犧牲的七年級生」。如今搭配松村嘉浩在此書的最後解套方法,讀起來特別有呼應感。

松村嘉浩在書中最後建議,若要消除「退休金制度的瓦解」、「少子化」所帶來的不安,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請現在退休領退休金的這批阿公阿嬤,「自願地」房子住小一點、花費少一點,並自砍退休金。

簡單來說,就是阿公、阿嬤們以「國家」為單位,體會到因為科技發展所帶來少子化的事實:人口紅利的下降,很自然的國家稅收來源減少。

一杯水就是這麼多,倒給你多一些,倒給別人的就少;換句話說,無害的阿公、阿嬤在基本生活能夠維持的前提下,把多餘的資金留給政府規劃幼兒教育,培養未來孩子,用國民義務教育的成本培養贏過 AI 的能力。

松村嘉浩認為無害的阿公、阿嬤現在除了生活無虞外,還能爽玩全世界,將資金耗盡,沒有體會到自己正在跟自己的孫子或曾孫借錢,沒以「國家」為單位去設想未來競爭力,是不負責任的。

用「整全」的方式進行思考

市面上那麼多分析經濟前景的書,為什麼我選擇松村嘉浩的《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作為書評撰寫,其原因有二:一、此書透過一本本的漫畫與年輕人能夠理解的語言,很清楚的交代了我們目前之所以不安的原因,特別關於全球金流狀況的骨牌效應說明也淺顯易懂。二、他的解救策略是「道德的喚起」。

哲學家 Roger T. Ames 於 2011 年提出「儒家角色倫理」(Confucian role ethics) 的論點,他認為西方主義強調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的特質可表現在他們對於「人」(Human Being) 的探求上,而非中國哲學關於「成為人」(Human Becoming) 的關注。兩者最大的差別,Ames 說明了亞里士多德與孔子在《論語》中的觀點的差異​:亞氏的個人主義觀點可以被描述,分析與評估 (described, analyzed and evaluated),但儒家角色倫理卻不會,也無法這麼做。8

這主因在於,在儒家的觀點中,人是落在「關係」中被以一種整體的方式來看待,而不會單獨的存在著,9而這關係通常是落在社會與家庭中。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哲學特別重視「倫」的建立,藉由家中父子、夫妻、兄弟良好關係的養成,由此擴張出去是對社會上,上司下屬與夥伴的良好關係的呈現。換句話說,中國哲學中「倫」的概念其實協助我們用「整全」的方式去思考我與他人、國家、世界、宇宙的關係,進而提醒了人在這整體中「責任」的重要性。而這也是我認為松村嘉浩此書值得推薦的重要之處。

我認為也唯有如此思考,才能真正體會松村嘉浩所提及的「請無害老爺爺、老奶奶以『國家』為單位,負起道德責任」的合理之處。

  • 1. 崩世代的名詞出自於 2011 年由台灣勞工陣線所出版的《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其中針對台灣 2011 年的狀況,預測到 2030 年時所會遇到的重大危機,包括:大量失業、貧富懸殊、人口衰退、國家破產、族群衝突。而要面對這些危機的人群,統稱為「崩世代」。
  • 2. 喜歡《原子小金剛》建議可連同漫畫家浦澤直樹的《冥王》連著看,《冥王》是依據《原子小金剛》中「地上最大機器人」一小篇章發展而成,創作時間約始於 2003 年,距離《原子小金剛》的創作有 50 年之久,而其中對於機器人刻畫也越來越「人性」,而「人性」這件事,基本上是《冥王》整部漫畫(約 8 集)的基礎架構,最後呢~~~用無盡的悲傷終結。
  • 3. 2017 年 7 月底,Facebook 的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在哈佛大學的畢業典禮上演講,提到了 AI 可能帶出的榮景是每個人將有可能無條件地擁有基本收入。建議同時參考〈【時事評論】機器人搶你的工作怎麼辦?當然是笑著叫它一聲「革命同志」啊〉此篇文章。
  • 4. 關於整體消費市場的停滯,我認為並不如松村嘉浩書中說的簡單,建議合併閱讀 Daniel Alpert 2013 年所著、2014 年由黃書儀翻譯,大寫出版的《大過剩時代:失控全球化後,治好世界經濟焦慮的成長解答》,能更全面理解全球「崩世代」所面臨的「供給過剩」窘境。
  • 5. 松村, 嘉浩. (2016).  為什麼現在的我們對未來如此不安?:寫給年輕人的經濟現況,找回你的人生原力. ,pp. 80-163。
  • 6. 我與非我的區分,是西方哲學最主要的思考脈絡,這存有 (being) 的思考從來不是回歸到自身,而是放之於人之外的神、宇宙、他者。而這思考模式影響著西方人的文化模型與行為架構。以往透過航海殖民強行植入東方社會,現代透過媒體、流行趨勢,讓原本在思想上這存有 (being) 是落於自身的東方文化,逐漸被取代
  • 7. 彭明輝,什麼叫「被犧牲的一代」,2012。
  • 8.  原文:"The virtu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excellent individual inhere in him, and can be described, analyzed and evaluated without specifying any role or relationship to or with others, which Confucians would never do, and they can only be thought to do so by presupposing that they have more or less the same notion of human beings as individuals that Aristotle does." Henry Rosemont Jr. & Roger T. Ames, Confucian Role Ethics:A Moral Vision for the 21st Century?,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16/07/15, p.112.
  • 9.  原文:"it embodies first, a specific vision of human beings as relational persons constituted by the roles they live, rather than as individual selves." 見前引書, p. 109.
學習哲學是我期望自己提升對藝術理解的路徑,卻意外的沉浸於這門學科。 就像我原本認為爬山是項鍛鍊身體的運動,卻意外讓山林走入我的生命裡。 我的專業研究是儒...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