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賽蒂亞 (Kieran Setiya) 是麻省理工學院哲學系終身教授,有著美滿的家庭且生活無虞,但在 35 歲時,回顧著一步一步打造出來的人生藍圖,他突然陷入了困惑和無助。隨著一個又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浮現,他意識到了自己的中年危機,一種關於自我,關於存在意義的渴求。
一般認為,中年危機發生在 45-65 歲之間的成年人,然則對於自我價值的困惑,也許有人早在 20 歲時便開始思索,故這篇文章適合的對象並非只限於特定年齡,而是已經在人生迷路、或者是困惑該如何選擇的讀者。本篇文章所要介紹的,是他對於中年危機的自我思辨。你將看到在其著作《給中年人的哲學指引》,他如何利用哲學分析潛藏在一帆風順的人生底下,無所不在的失落感,並試著對人生中的「錯過」給出合理的解答。
中年危機模擬器
想像一下,在你的面前擺著這樣的桌上遊戲:一個大型圖板,上面畫著由好幾個同心圓所組成的移動格、圖板旁邊擺著大量的遊戲紙鈔,兩疊像是機會與命運的卡片,跳棋般的米寶和骰子。「這大概是地產大亨吧?」你這麼認為,但看著遊戲規則書,你越想越不對勁:遊戲玩家扮演的是一位有車有房有婚姻的上班族,當你透過骰子移動時,你將經歷一個又一個的突發事件:「公司面臨裁員,壓力增加 300。」「配偶外遇,支付 32,000 的婚姻輔導費或者離婚。」……最後你看見了壓在盒底的紀錄紙,其中的三個驚悚欄位分別是:剩餘存款、壓力指數、離婚倒數。在遊戲盒上,你看見了大大的標語:「你能在不崩潰、不破產、不離婚的情況下渡過中年危機嗎?」
這一款在 1982 年出版的桌上遊戲「中年危機」,在亞馬遜上被評價為「給大人的扭曲人生」。它把美國中產階級在中年會面臨的問題設計在圖板和卡片上,在類似大富翁的移動玩法下,玩家必須設法從 30 歲活到 60 歲,並盡力避免遊戲中的中年三不-不破產、不離婚、不崩潰的情況下獲得最多的金錢,獲勝者還可以得到遊戲特製的中年危機結業證書。
看到這裡,你大概會一笑置之,這不過就是個遊戲嘛!與其戰戰兢兢地盤算自己所擁有的資產,不如趁機做一些平常不敢做的選擇,在遊戲中當個超級魯蛇如何?的確,當進行遊戲時,所有的選擇都僅發生在遊戲內,你所需要的便是好好體驗選擇所帶來的後果,然而,人生並不能像遊戲那樣重來,在裡面的事件換到現實中可不是簡單的三言兩語:你不知道在自己的人生旅程中即將面臨哪些意外:你的親人和友人逐漸離你而去、原本的規劃一夕之間全變了調;又比如這幾年的 COVID-19 影響,誰能料到觀光業和藝文表演都遭遇了巨大危機?假如你是其中的一份子,你做的每一個抉擇一不小心都會演變成毀滅性的後果;即便你真的步步為營,讓自己的人生一帆風順,在某個時間點你開始回顧起自己的一生,並對自己產生了懷疑:「我就只能這樣嗎?」。諸如此類的中年危機,可能正在你生活中的某些人,甚至是你本身上演。
哲學家的中年危機
「中年危機」一詞在 1965 年時由加拿大精神分析學者賈克斯 (Elliot Jaques) 所提出,並在 1980 年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因此遊戲因應而生?)。它泛指多數人在人生中自我產生變化的過渡時期。從上述的遊戲,你可以看見的困境多半是社會性的:經濟能力、家庭關係和自我壓力調適相關,是大多數人無法避免的難題,而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在其中做了不少調查和研究,成果豐碩,看到了社會結構如何對家庭和個人在特定時間點造成衝擊。在這些研究中,哲學家似乎沾不上邊,有一說是比起生活上的困擾,哲學家更在意終極價值的研究或者解決更艱澀的形上學問題,但這並不代表哲學家就和中年危機無緣。
今天我們要討論的主題跟前述的遊戲有關,在封閉的遊戲環境中,你多少具備了上帝視角,可以預見即將發生的事件,更重要的是,遊戲總是幫你準備好了應對手段,就算輸了還可以重來。但人生呢?有道是千金難買早知道,你面臨的選項很多,但選擇卻只能一次。當你做出了選擇,你仍然會不時地回想自己可能擁有、卻錯過的人生。
人生,是一連串的錯過?
也許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你,正在煩惱著大學科系的選擇,但害怕就讀以後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或者,你已經踏入社會幾年,正在煩惱著是否該換一份新工作,同時擔憂好不容易經營起來的工作資源要重新開始……。在一生中,我們總是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選擇,並且很多時候在諸多選擇之間擺盪。現實不像遊戲,它沒有辦法立即的讓你得知後果,或者讓你有機會先準備好資源來預防;如同蝴蝶效應般,你的一個小小選擇,無形之中變成你生命中的重大結果。就拿十年前的《星海爭霸 2》錦標賽來說,當時的冠軍獎金為 500 美元,而沒有辦法獲得前四名的參賽者呢?他們獲得的是參加獎:25 枚比特幣,約為當時的 40 美元。現在請你思考,如果你獲得了 40 美元,你會如何去使用它呢?也許犒賞自己買個新遊戲,或者買幾瓶可樂和親友共享,但更有可能的是你就把它忘在某個地方,這也無傷大雅。但,假如你知道十年後的 25 比特幣會變成 125 萬美元,你是否會後悔曾經用它買了遊戲或者食物,因此錯失了百萬美元?這並不是小說情節,上述極端的例子就發生在我們身邊;現實就是如此瘋狂無法預測,選擇可能伴隨的錯過可大可小。
現在讓我們把目標放到作者的親身經歷。賽蒂亞在 7 歲時的夢想是當個詩人,受過杜菲 (Carol Ann Duffy)指導的他曾寫出讓老師眼睛為之一亮的作品。他也曾經想要追隨父親的腳步當個醫生(即便他有暈血症),有父親的庇護下既保險又高薪。但他最後選了哲學作為志業,並幸運地獲得終身教職。這看起來非常地完美,但他透過自身的例子,想要帶出的是:即便一帆風順的人仍有可能面臨困境,亦即選擇以後的失落感——
「如果我當初選擇了當個詩人,現在會如何呢?」
「我是否後悔自己沒有按照上一輩的期待成為醫生?」
「當哲學教授真的是我的期望嗎?」
很多人生選項並不像之前的比特幣案例,可以清楚的知道或者計算其價值。
失落來自無法彌補的損失
也許你會認為作者有點小題大作,如果上述的例子還不夠有說服力,作者建議換個例子來凸顯其嚴重性。在小說或者電影中會有以下的橋段:某一位母親回到家後,發現自己心愛的兩位孩子分別被綁在椅子上,歹徒拿著槍指著母親,要她在 30 秒內選擇殺害其中一個孩子,如果不選就是兩個都死掉。對該母親而言,不管怎麼選她一輩子都得在自責中度過:性命的價值是不可通約的。
當然在這裡效益主義者會認為,這些選項都是可以被計算出價值的,只是當下沒有看清楚而已。不過試想看看,對於母親而言,「計算死了哪一個孩子會比較幸福」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這樣的說法真的對選擇有幫助嗎?至少對我而言,我還真的無法說服自己該作何抉擇才是正確的。
相信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不會總是面臨上述那樣的生死抉擇,更多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一次又一次面臨的失落。回想起你大部分的選擇,如果它們都符合上述的不可通約性,在這裡我們就看到了一條出路:既然多數選擇並不具優劣之分(因為不具可通約性),真正的問題就不是如何選擇,而是該如何看待你的選擇才對。
上述效益主義者的作法,認為所有事情都是可以被通約,對賽蒂亞而言,這意味著放棄選項的多元性,還有背後價值的多元性。在這個情況底下,你自然可以無所謂地進行任何選擇,所以那位被迫擇一的母親,她只要隨便選一邊就好了不是嗎?你當然可以選擇以此方式行事,但這背後的意義是:你的精神生活單調又乏味,內心的情緒僅剩冷漠(某種程度上這是否是虛無主義呢?),你所擁抱的將不是人類的生活,而是柏拉圖所說的,軟體生物的生活。當代社會要求我們擁抱多元價值,這是人類不斷進步的證明;為了不讓自己失落,於是選擇自我退化,似乎沒什麼道理。
小結
看完賽蒂亞的論述,筆者想到的是如何面對生命的侷限:我們在有限的生命裡存在著數之不盡的事物,即便你有辦法獲得不死的能力,你也沒辦法擁有一切,因為經過的已經消逝。你的人生無法回頭,每一次的選項都是不可逆的,即便你的人生可以像是遊戲或者是小說一樣不斷重來,你所面臨的選擇也有可能不再相同。愛你所選,選你所愛,你的選擇本身就有其正面意義。如何正向看待錯過,是我們真正該具備的態度。這也是賽蒂亞自我問答所得到的結論:
……你必須如此告訴自己:雖然我會因為錯過感到後悔,想要一切都心想事成,但最後我沒有辦法滿足所有的欲求。失落感是真的;但它是某種該接受,而非遠離的事物。
文章已經接近了尾聲,但你可能會閃過這樣的想法:這裡所討論的即便我都同意,但這樣的哲學未免也太不食人間煙火了吧?你一個人生勝利組怎麼有辦法理解我們每天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常常做出犧牲的狀況呢?假如我在十年前獲得了 25 枚比特幣,我早就花掉拿去買食物或者生活必需品了,哪會去考慮那麼多問題?礙於文章篇幅,還請允許我先賣個關子。目前我能說的,是賽蒂亞並非住在象牙塔中;他的確花了不少的篇幅處理所謂「失敗」與「後悔」的情況,而這也是我預計在下一篇相關文章所要討論的內容。
最後讓我們回到比特幣吧。在十年前,還真的有人用一萬枚比特幣買了兩塊大披薩,而在金額大漲特漲的今日,有人便採訪了進行交易的雙方,得到的答案是雙方都很滿意將比特幣花掉以後所帶來的樂趣呢!要記得,時間是一直向前的,當你在特定的時間因錯過而感到失落,如果沉浸在當下的氣氛反而錯過了更多不是嗎?看看你的周遭那些已經完成、還有等待著你去挖掘的美好事物,這些錯過帶著你望向未來,讓自己帶著失落繼續往前邁進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