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資料庫
2016
波茲曼, 尼爾., & Postman N.
(2016).
娛樂至死.
304頁.
洪, 子偉., 吳 叡人., 李 明輝., 林 義正., 祝 若穎., 高 君和., et al.
(2016).
存在交涉:日治時期的臺灣哲學.
王, 偉雄., & 劉 創馥.
(2016).
宗哲對話錄.
Marx, K., 馬克思 卡爾., Engels F., & 恩格斯 弗里德里希.
(2016).
德意志意識型態 Ⅰ. 費爾巴哈原始手稿.
Luhmann, N., & 魯曼 尼克拉斯.
(2016).
愛情作為激情.
艾柳薩, 史瓦茲., 隆納德 史威普., Schwarz A. A., & Schweppe R. P.
(2016).
打開家用哲學醫藥箱.
Heywood, A.
(2016).
政治的意識形態.
業田, 良家., & 孫 蓉萍.
(2016).
機器人間 1.
柯林, 坎貝爾., & Campbell C.
(2016).
浪漫倫理與現代消費主義精神.
張, 燦輝.
(2016).
生死愛欲I:從希臘神話到基督教.
諾赫夫, 格奧爾格., & Northoff G.
(2016).
留心你的大腦:通往哲學與神經科學的殿堂(上)(下).
陳, 瑞麟., 史 書美., 湯 志傑., 廖 朝陽., 蕭 立君., 李 鴻瓊., et al.
(2016).
知識臺灣:臺灣理論的可能性.
Agamben, G., & 阿岡本 喬治.
(2016).
神聖人:至高權力與赤裸生命.
所羅門, 安德魯., & Solomon A.
(2016).
背離親緣.
拉.波埃西, 艾蒂安.德., & de La Boétie É.
(2016).
自願為奴.
伯爾納德, 舒茲.
(2016).
蚱蜢:遊戲、生命與烏托邦.
Story . 17, 藤田, 正勝.
(2016).
西田幾多郎:生與哲學.
200.
洪, 裕宏.
(2016).
誰是我?意識的哲學與科學.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