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學校不教的科學

  • 難度
    2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戶田山, 和久 ; 林, 宗德
    出版社: 游擊文化
    出版年份: 2017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我們的日常生活被各種科技事物環繞,在面臨核能、氣候變遷、生態保育、基改食安等議題時,所有人都無法置身事外。具備科學素養,成了當代公民的迫切需求。然而,高深莫測的科學術語和論點,以及日新月異的技術進展,總是令人望之興嘆。不是科學家的一般人,平常並不從事科學活動,該怎麼恰當地判斷科學發展是否健全?又如何以公民的身分參與科技上的決策?

    《「科學的思考」九堂課》提出令人豁然開朗的觀點:公民所需培養的科學素養,不在於掌握各個科學領域的大量知識,而是充分認識科學活動的整體樣貌,包括科學運作的方法、科學怎麼取得進展、科學這個行當有什麼特徵、科學家在困惑時怎麼下判斷,以及科學如何被納入政策。對於只是一般人的我們來說,這才是面對科學與技術議題時能真正派上用場的見識。

    善於說故事的戶田山和久,靈活運用科學史案例及日常問題,娓娓述敘說科學思維的內涵及本質,犀利破除各種二分法迷思。他有系統地介紹諸多實用的科學思考方式,讓理論、事實、假說、說明、推論、驗證、實驗等重要概念依序上場,並說明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讓讀者學會區辨「好的理論」與「壞的理論」、恰當地提出假說及驗證、破解偽科學,以及判斷科學的現況。

    在奠定「科學的思考」的堅實基礎後,戶田山和久引領讀者將目光聚焦在福島核災後的日本現場——思索放射線曝露風險這類在科技與社會的交界上發生的具體問題。他用核能議題來實際操作,演練如何使用前面介紹過的工具來分析問題、釐清思考。他陳明科學與技術的極限,直指將科技議題全部交由科學家和專家來決定是危險的。能不能有更多公民願意負起獨立思辨的責任,對於今後的社會來說非常地重要。

作者簡介
戸田山和久(Todayama Kazuhisa)
1958年生於東京都。1989年東京大學大學院人文科學研究科修畢,專長為科學哲學。現為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情報學研究科教授、日本科學哲學學會會長。著作包括《邏輯學的創造》、《知識的哲學》、《論文教室》、《科學哲學的冒險》、《哲學入門》、《擁護科學實在論》及《恐怖的哲學》等。

譯者簡介
林宗德
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暨社會學研究所合聘副教授。研究領域為科技與社會,興趣是搜尋各個領域的有趣著作。譯有《科學與技術研究導論》、《文化理論的面貌》等書。

目錄

推薦序 公民必修的科學思考課╱黃貞祥
推薦序 從思考到科學的思考╱朱家安


第一部 科學的思考是怎麼樣的思考?
第一章 「理論」與「事實」怎樣不同?
「科學使用的詞彙」和「討論科學的詞彙」|神創論貼紙運動|「智慧設計」的策略|演化學者怎麼回應?|不能用「理論╱事實」的二分法來思考|二分法的思考很危險

第二章 怎麼樣才是「更好的假說╱理論」?
好的理論是指更接近真理的理論嗎?|托勒密天文學與牛頓物理學|為什麼牛頓力學是比較好的假說?|「更好的假說╱理論」的三個標準|地槽學說的弱點|板塊構造說對於日本列島形成的說明|板塊構造理論的通用性|條帶之謎和轉形斷層之謎|為什麼板塊構造說是好的理論?

第三章 什麼是「說明」?
查明原因|牛頓為什麼偉大?|天上的物理學——克卜勒的成就|地上的物理學——伽利略的成就|牛頓的綜合!|探知原貌|三種說明彼此之間有共同點嗎?|科學的理念:化約論與統一|為什麼超心理學無法成為科學的一員?

第四章 怎麼提出理論或假說?怎樣確認?
得到正確的科學說明|怎麼說明生命的發育?|個體發育是系統發育的重複嗎?|四種非演繹推論|四種推論有什麼共同點呢?|為什麼我們要從事非演繹推論?|演繹及其特徵|為什麼我們要從事演繹推論?|結合兩種推論會很強大!——假說演繹法|推論恐龍滅絕的原因|關於確認假說的重要事項

第五章 什麼樣的實驗和觀察才能驗證假說?
來猜猜我腦中假想的規則|驗證條件與否證條件|四張牌問題|「偽科學」與否證條件|科學心理學和常民心理學|操作型定義的技巧|十九世紀末開始的靈魂熱潮|超心理學與實驗者效應|波普的劃界方法|相對論被否定了嗎?|就算出現反面例證,也不會立刻拋棄假說或理論|請注意輔助假說

第六章 為什麼實驗必須是控制實驗?
實驗組與對照組|微生物的自然發生說爭論|自然發生說爭論的終結|以人類為對象的實驗很難控制——雙盲實驗課題|請用「關連表」來思考|重要的不是機率高,而是相關性|「腦科學」的危險|系統誤差和隨機誤差|抽樣必須正確|從相關性推論因果關係必須慎重|從相關性可以推論因果關係嗎?——全球暖化的例子|文部科學省的誤解|虛構的相關性|第一部摘要

第二部 有識公民的科學素養――從放射線曝露風險開始思考
第七章 我們又不是科學家,為什麼要有科學素養?
本章所思考的問題|第一類問題:很遺憾,科學本身是人類的稀缺資源|第二類問題:超科學的問題|第三類問題:科學、技術本身變成問題|一般人也是共犯|「為什麼要有科學素養?」的原因|公民的科學素養指的不是知識的量|科學素養要怎麼應用呢?|共識會議的實驗|誰來提出問題——以基因改造作物為例

第八章 「公民的科學素養」具體來說,指的是什麼?
怎麼解讀科學資訊?|「一○○毫西弗以上會影響健康」是怎麼回事?|貝克和西弗是什麼樣的單位呢?|「易於瞭解」有陷阱|關於劑量限度的見解|線性無閾值模型|該怎麼解讀和傳達線性無閾值模型?|「安全是科學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嗎?——劑量限度的爭議|風險評估並非只能有一個答案|灰色地帶的風險該怎麼取捨?|安全和放心的不同|「放心」不是心的問題|核電的種種問題|風險爭議的由來是什麼?

第九章 誰才算是「公民」?
譴責「核電文化人」沒有幫助|說服的修辭無效|脫離家長制的轉變|這裡有位公民!

「鍛鍊科學思考的練習問題」解答
進階閱讀書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