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報導,記者會詳細羅列四位講者在第一輪報告中的所有論點及立場,希望透過仔細陳列四人的論點,向大家展示當晚的討論情況,幫助思考相關哲學課題,也希望令大家猶如置身會場當中。至於自由討論及台下發問部份,將會在另一文章報導。
當晚的主持是周保松(倫敦政治及經濟學院政治哲學博士,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教授),他邀請了四位教授成就了這場對談。他在講座開始前強調,這是一場哲學討論和知性刺激,不是辯論比賽,不會要求參加者舉手投票誰勝誰負。
四位講者分別是王偉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哲學博士,加州州立大學哲學系教授)、劉創馥(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中文大學哲學系教授)、關啟文(英國牛津大學哲學博士,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及陳文豪(中文大學天體物理學博士,教育大學科學與環境學系助理教授)。
王偉雄及劉創馥在 2016 年合著《宗哲對話錄》,在書中他們分別扮演「宗信」及「哲懷」兩個角色,就宗教哲學上的幾個重要主題作出討論。他們二人曾經是基督徒也上過教會,如今在各大宗教層面上是無神論哲學家。自《宗哲對話錄》一書出版後,引來不同人士撰文回應,當中包括關啟文及陳文豪。
關啟文曾著《我信故我思: 真理路上的摯誠探索》及 Rainbow of Experiences, Critical Trust, and God: A Defense of Holistic Empiricism, 討論宗教哲學及知識論課題。他在大學時曾反思基督教及想過放棄,如今是一位基督徒哲學家。陳文豪曾著《理有理講──以理性尋找上帝》,他的科學、哲學及神學背景讓他希望為三者作出整合工作,是一位基督徒科學家。
第一環節的次序是由立場不同的講者交互報告,分別是王偉雄、關啟文、劉創馥及陳文豪。由於四位講者的報告時間有長短之別,而筆者希望盡可能在這報導中「原汁原味」把四位講者的各個論點呈現於讀者眼前,加上言詞多寡跟其論點的說服力及合理性無必然關係,因此以下對四位講者的報告報導也有長短之別,讀者閱讀本文內容時也可對照當晚的錄影片段。1
第一位報告的是王偉雄,他首先指出其「基本方向」,認為「宗教與科學是有問題的關係」,並舉例指出在日常生活中,通常兩個人之間有問題,別人才會問他們的關係,若沒有問題,通常不會問。此外,他說明不會替宗教與科學兩個詞語下定義,除非遇到溝通困難,否則假定大家明白。
他也想先說一些旁枝,他指出信徒愛舉基督徒科學者作例子,認為兩者沒有衝突。他說牛頓是信徒,但愛因斯坦不是信徒。但是他同時指出,他們(基督徒科學家)心理上容許兩個不相容的思想內容存在,要處於一種類似精神分裂的狀態才可能。這些例子也要細心觀看才可以當成證據。例如在 1859 年前的科學家大部份是信徒,但 1859 年後就少很多,因為 1859 年 11 月 24 日是達爾文《物種起源》一書出版之日。但他說不探討這類問題。
他認為宗教與科學的關係是「性格不合」,最多是「因誤解而親近,始終會因了解而分開」。表達基本方向及立場後,王偉雄開始解釋他的論據。他認為宗教與科學是否根本上不相容,至少有兩個方向回答。第一,兩者在思想內容上是否根本上不相容。第二,兩者在獲得這些思想內容的方式及對待它們的態度上是否根本上不相容。他接下來一一回答以上兩個方向。
第一,他認為宗教及科學不是所有內容都不相容,因此不能一概而論,但他補充說明,即使相容也不代表相信某宗教是合理。他舉例指出信黃大仙都跟科學沒有衝突,但不代表信黃大仙不是迷信,他認為信黃大仙是迷信。然而,他認為第二個方向更有意思,因此他集中討論這方向。他認為宗教與科學在獲得思想內容的方式及對待它們的態度上是根本上不相容,包括四個方面。
第一,宗教著重權威,科學不著重權威。因為當宗教信徒有問題,會問傳道人、牧師或教宗尋求答案;但當你有科學問題,不是透過問一個有權威的人或重要的科學家而得到答案。王偉雄強調他不是說科學沒有有權威人物,但這些人都可以被挑戰的,無論他們名氣有多大。
第二,宗教強調信心,科學講究證據。但王偉雄說這裡需要解釋一點,他指出科學家只需在開始時講信心,不能最後都講信心。相反,即使宗教可以憑證據開始,但若他們不能成功用證據達致宗教結論,宗教會用信心填餘下的一步,但科學是不容許這一步,他認為這是很大的分野。
第三,宗教自以為已經獲得真理,科學永遠在尋求真理。因為不會有一個科學理論被提出後為整個科學真理畫上句號,不需再探討。在科學發展史中,這是從未發生過的。因此,他形容宗教是「頑強不變」,但科學是依著證據不斷改變。
第四,宗教趨向分裂,求異不求同。因為信徒對經文有不同理解,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因為他們都以為自己掌握真理,而科學遇上歧義時,會力求統一,因此這個方向跟宗教相反。
接著,王偉雄指出對方可能有以下回應:「宗教與科學的知識對象不同,因此獲得其知識的方式及態度不同沒有問題,像文學及科學的不同一樣,河水不犯井水」。王偉雄某程度同意這回應,但他同時指出,現實上大部份宗教會對自然作出陳述,而且這些陳述是宗教的必然內容,若陳述與科學不同,衝突就會發生,因此以上回應難以成立。
他舉了兩個例子幫助說明,第一個是基要派 (fundamentalism) 基督徒會基於聖經字面解釋,計算出地球只有 6000-8000 年歷史,但這跟科學計算地球有 45-47 億年的說法不相容。第二,在基督教中,人類祖先亞當夏娃必要存在,但這跟演化論不相容。
在報告最後,王偉雄指出在歷史上,每當宗教和科學有衝突,宗教早晚都會讓步,只是早晚的問題,不論 100 年、200 年或 300 年,最後都會讓步,那些死都不讓步的就會成為笑柄。因此,他說這是一個值得大家深思的問題:為何總是宗教讓步而不是科學讓步呢?就像天主教會也接受演化論,雖然是神導演化論。
接下來的是關啟文報告。他首先指出對王偉雄的發言有一點不同意,他表示雖然自己是一個基督徒,但不認為自己擁有真理,仍在尋索當中,而且在他過往歷史中,他的信仰是可以修正的 (revisable),也想過放棄信仰。他認為個別信徒可以用一個開放態度面對自己的宗教信仰,如果真的覺得不理性,可以考慮放棄,或者對部份違反理性的內容不斷進行修改,這不是大問題。因此他認為宗教及科學可以對話,而不是對立,可以討論雙方背後可能有的哲學和觀點,思考兩者之間有哪一種關係。
他使用一個名為「宗教與科學—和諧或衝突?」的投影片幫助說明,他認為討論宗教與科學的關係之前,首先要區分「科學」及「科學主義」兩個概念。他指出「科學主義」是一種哲學,不是科學本身,認為科學和科學建基的感觀經驗是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這是一個關於知識的觀點。他強調這個區分不是指討論的另一方必定相信科學主義。對於科學,他指出自己不針對科學,加上自己是科學學位畢業及曾任高中物理及應用數學的教師,可以算是一名科學老師。
但他指出科學主義有排斥性,跟科學不同。他舉例說明,香港人過海(由九龍往香港島)有很多方法,包括乘坐隧巴(隧道公車)或地下鐵路,但若然有觀點堅持過海便一定要坐隧巴,這便是「隧巴主義」。而他指出科學主義其中一個大問題是自我駁斥 (self-defeating),因為科學主義本身也不能用科學證明。他同意王偉雄的做法,分析哪些是獲得知識的較好方法。關啟文認為這不是科學領域,而是哲學領域。
其後,他同意王偉雄所說不能用「有科學家信有神」就證明兩者和諧,但他接著也以愛因斯坦為例,只是帶出愛因斯坦也曾思考過宗教及科學的關係。
關啟文引用愛因斯坦三句曾說過的話。第一句是很多人都聽過的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他指出這個 "religion" 未必指有神論。愛因斯坦也曾批評人格神,但愛因斯坦提出的宗教和科學關係似乎有一種互補性,這未必是真理知識上的互補,但功能及各方面不一定排斥。
第二句是 "Without the belief that it is possible to grasp reality with our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s, without the belief in the inner harmony of our world, there could be no science. This belief is and always will remain the fundamental motive for all scientific creation." 他指出科學及 "belief" (信念/信心)的關係,顯示出科學不單起初要有信心這樣簡單,若相信理性能夠掌握這樣的合諧,多少都出自這樣的信心。
最後一句是 "I think of the comprehensibility of the world …as a miracle or an eternal mystery. But surely, a priori, one should expect the world to be chaotic, not to be grasped by thought in any way." 愛因斯坦詑異為何宇宙有秩序和可以被理解,認為這是永恆奧秘。先驗來說,宇宙可以是很混亂及不能理解的。其後,關啟文引用 1998 年 Newsweek 封面以 "Science Finds God" 為題,指出近代有科學及宗教對話的新發展。2
關啟文其後指出他的三個基本立場。第一,他認為「信心不一定非理性,宗教與科學不必然衝突。」他指出不是說一定要用科學來證明宗教,宗教有其獨立地位,也指出宗教有很多類別及不同層次的信念。他同意部份人過份理解聖經字面及踏進仔細經驗範疇的討論的確會犯很多錯,因此「宗教不斷讓步」的部份原因是因為有些宗教人士對宗教的限制缺乏自覺性,他認為這些都可以被糾正。
第二,他指出科學理性不是獲得知識或合理信念的唯一途徑。在它自己的領域中(如自然規律的研究),他也同意科學是較為可靠的知識,但這不代表其他真理都全然不可靠。他舉例指出「A 比 B 可靠,並不代表 B 不可靠」,就如演繹法中的真值保存 (truth preserving) 比歸納法可靠,但不代表歸納法全然不可靠,否則便是淪為科學懷疑論。同樣的道理,科學比宗教可靠不等於宗教全然不可靠。此外,若兩者有相反陳述的衝突,他認為應接受較穩固的科學,宗教應該自限及不應「亂衝亂撞」。
第三,他認為對宗教思想和科學理論都要同樣作批判反思,他自己提倡的是一個有反思及批判的宗教思想,就如他多年前的書名《我信故我思》。
關啟文引用猶太哲學家 Martin Buber 對「我—你關係」及「我—它關係」獲得的不同知識指出科學和宗教的不同進路及特點。他舉例說,我們若要認識一個物質的化學成份,可以透過如火燒及加入硫酸等方法看其反應,但我們不能火燒女朋友及淋硫酸在她頭上從而認識她。相反,認識一個人須要聆聽、尊重、耐心及愛等。他進而指出從宗教角度看,認識神正是親身體驗的知識 (personal knowledge),這未必是一種經驗知識。他強調這樣說不是企圖證明必定有這種知識存在,只是說明這是從宗教角度的看法。而這種知識未必能從外在證明,但也未必能從外在排除,科學以外也可能有其他知識。
他指出自己強調的宗教是 faith seeking understanding(尋求理解的信心),即是一種重視理性、思考和推論的信心。而他認為更重要的是:「科學和哲學希望對人生有全面的理解,而宗教信仰也可發揮創造性理性,嘗試為人生的各種經驗提供最佳和最全面的說明。它提供一個最融貫的世界觀,達致最高度的統一性,涵蓋我們的感官經驗、對美善的經驗、對意義的追尋,人格的整合和社群的建立等。」所以他認為自然世界只是人生一部份,雖然這是重要的,但其他部份還有內在道德體驗、心靈和美善追求。所以他指出合理性不是單建基於理性證明,可能也建基「實踐上的合理性」(pragmatic reasonableness),不能否定它們的存在。
關啟文指出真正的爭拗不是科學與宗教,而是世界觀之爭。面對科學知識和人類經驗,不同世界觀嘗試提供不同詮釋系統。當代西方最主要的世界觀是自然主義及有神論。前者以物質、能量和自然定律為一切基礎,用此詮釋所有事。後者以神的創造為一切基礎。而關鍵的爭論是自然主義和有神論之爭,這是哲學層次,不是科學層次。
但如何比較這兩種世界觀哪種較好呢?關啟文推介其中一種科學也會使用的方法——最佳說明推論 (IBE)。若一種世界觀能為所有資料和經驗提供良好的說明,它就有其合理性。若一種世界觀比另一個提供更佳的說明,那就更合理。
關啟文指出科學提供的資料引申很多哲學問題。例如為何世界有秩序而不是混亂?為何世界可被理解?為何世界偶然產生機率接近零?人的意識、人際關係等,為何會出現?人的尊嚴從哪裡來?是由哪個原子或化學物支持尊嚴?面對種種問題,英國哲學家 Antony Flew 因此由無神論變回非無神論。另外,無神論科學家 Fred Hoyle 在研究碳合成過程中,也認為涉及巧合過程,Fred 曾說:「顯示有一個超級智慧者曾在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中動手腳。」3
關啟文強調自己提出以上的問題不是要推論出某一個結論,只是說很多科學發現很有趣,而面對這個豐富的世界,哪個世界觀有一個較好的解釋呢?純粹是自然定律、物質和能量產生?抑或有智慧的造物主呢?關啟文指出這是千古之謎。
首先,劉創馥借用關啟文的投影片回應他。劉創馥指出愛因斯坦所說的 "Religion without science is blind and science without religion is lame." 要看語境脈絡。他指出科學家常用這些慨念,如愛因斯坦說上帝不會擲骰子,其實是討論量子力學問題,不是說有神存在,只是作一個比喻。而他指出愛因斯坦心裡唯一稱得上叫 "Religion"的就是對自然規律的敬畏,因此愛因斯坦的意思是說,若從事科學工作時沒有對自然規律有敬畏是有缺憾的。4
其次,劉創馥指出若自己沒有記錯,Newsweek 封面報導一個調查,是訪問美國科學院院士是否相信有人格神存在,結果有 7% 仍相信,因此 Newsweek 封面報導仍有科學家信神,不過只有 7%。5
劉創馥指出宗教和科學的內容上是存在衝突關係。首先,歷史上科學和宗教有具體及血腥的衝突,如哥白尼和加利略提出日心說時,當時的確有些科學家活生生被教廷燒死。此外,當宗教和科學有衝突,宗教會因科學而慢慢修改,科學都會經常修改自己想法,但從來不會因為宗教發現而改變科學的理論,如發現創世記文獻而修改科學對地球年齡的看法。
劉創馥承認若科學研究自然世界而宗教研究價值、道德及理想,其實沒有太多衝突空間。但宗教難免也會具體描述自然及超自然世界,因此宗教和科學在內容上會分別出現直接和間接衝突。直接衝突是指宗教和科學分別對自然世界的不同描述,間接衝突是指兩者對超自然世界的不同看法,而這兩種衝突也有強弱之分。
強的直接衝突是指那些宗教內容跟已有很強科學了解的事實不同的事件。例如王偉雄提及的年輕地球論及神令地球停轉一日令以色列人打勝仗等。在弱衝突方面,就如聖經記載大魚吞約拿和大部份歷史學家及考古學家指出以色列人沒有在埃及做奴隸等歷史事件,因為歷史學及考古學的可靠性比演化學及天文學等弱。
此外,雖然科學對超自然存而不論,只研究自然世界,但科學也會影響我們對超自然領域的看法,做成宗教及科學的間接衝突。如以前的人或許用雷神解釋打雷現象,但當科學理解打雷的原因後,雖然科學不會推論出沒有雷神,但我們理解自然現象後,人們相信有雷神存在就變得奇怪。劉創馥指出雷神比喻或許不常見,但現實上有人相信「撞鬼」及演化過程中需要超自然干預,但若然科學已完全解釋,再額外相信鬼作怪,就好像相信雷神一樣。因此,相信有雷神等的信念是強的間接衝突。劉創馥強調,直接衝突不一定比間接衝突更強或更嚴重,例如雷神這種間接衝突,比以色列人沒有在埃及做奴隸等歷史事件的直接衝突,似乎較強或較嚴重,因為歷史學及考古學的可靠性不及物理科學。
最後,劉創馥自嘲是第一個用不完十五分鐘的講者。
陳文豪是新臉孔,主持周保松邀請他報告時都忘記他的名字。因此陳文豪自我介紹,他是研究天文物理、宗教哲學和神學。
首先,他回應王偉雄。他同意宗教和科學有很多不同,特別在方法論,不過他指出雖然兩者不同,但是否代表它們不相容及沒有空間對話呢?他認為不是。王偉雄認為「宗教重視權威」,但陳文豪認為不一定,他指出基督新教傳統本身重視個別信徒對聖經有自己詮釋,自己也可以是祭師。
至於王偉雄認為「科學不重視權威」,陳文豪也認為不一定,他按自己從事科學研究的經驗,知道科學界內有些叫主流,有些叫非主流,而且前者看不上後者,後者也不喜歡前者,例如他也有研究的黑暗物質,也有主流及非主流的看法。
他同意「科學嘗試統一」,但指出很多時沒有對話空間:科學最後決定接受甚麼理論時,很多時候都會運用少許權力或考慮誰是主流的因素。至於王偉雄指出「宗教是四分五裂」,他認為不一定。因為基督教的不同宗派重視合一,神學也尋求統一對話。因此陳文豪認為王偉雄對宗教及科學的二分有點粗疏,不能一概而論。
其後,他對劉創馥所說「科學不會因宗教修改其內容,但宗教會因科學修改其內容」的言論有少許補充。第一,為何科學不會因宗教修改其內容?他指出因為科學對超自然是存而不論,因此科學必然不會被宗教修改,因為科學本質上不會理會宗教和超自然的內容。
相反,宗教考慮超自然及自然現世的融合,考慮宗教的人也活在自然世界中,會受自然世界影響,因此宗教因某些東西而被修改不是大問題。人的經驗增加而有不同詮釋並不奇怪,人的知識一直增長,科學也是如此。
陳文豪個人傾向相信演化論,但他認為這不代表跟宗教不相容。首先,他指出聖經中的六日創造是簡單講法。事實上在宗教歷史中對此經文有多過一個詮釋方法。如第二世紀的神學家 Oregon 指出頭三天未創造太陽月亮,第一天也未創造天,因此六日創造是寓意。此外,四世紀的奧古斯丁認為創世記第一章是播種,第二章形容整個世界自行生長及演化。因此上帝創造了生物自行演化的潛力和可發展及進化的宇宙。陳文豪指出第四世紀已經有神學家率先提出演化的概念,比19世紀的達爾文還要早。因此,演化論可以跟宗教相容。
陳文豪指出在近代發展,宗教與科學有豐富的對話。一方面,宗教理解和尊重科學的嚴謹性及合理性;另一方面,科學明白自身的限制,不否定宗教的合理性。很多時候科學家不採納自然主義,而宗教與科學在近代開始有平等的空間討論和整合。他舉了兩個近代宗教與科學整合的例子。
第一個是時間之始。時間有開始一刻,不是永恆存在,但科學對此仍未有完滿的解釋。因為若宇宙有成因,自然定律可以創造宇宙嗎?自然定律可以在宇宙存在前獨立存在,令它從無到有?單靠科學似乎仍未有一個完滿解釋,若從宗教角度看,就會用造物主作解釋。
第二個是微調問題 (Fine-tuning Problem)。陳文豪指出這是困擾科學家的問題,因為剛剛好一些數字才能讓生命演化,而我們的宇宙就正正是這些數值。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幾乎所有物質都在最初三分鐘內完成。碳、水、氧等元素來自恆星內的核聚變,直至死亡時爆發,拋射到恆星外。新的恆星如太陽凝聚早期的元素,形成生命演化。
但恆星內產生足夠的碳和氧的條件極度苛刻。碳核子內的能量值必須是 7.65MeV,氧核子內的能量值必須是 7.12 MeV。為何自然界有些元素恰巧是可以讓生命演化的數值?科學家於是稱之為微調問題,這個問題是科學界共識。另外,在 2012 年,科學家找到更多微調數字,若數值大一點或少一點,生命都不能產生。
科學家嘗試解答微調問題,但我們很難說這些數值是由自然定律決定,因為這些定律也需要微調一個得出這些數字的形式。因此,科學有兩個嘗試解答。第一個是機率論,但若只有一個宇宙,其實機率太低,因此大部份科學家認為需要更好的解釋。第二個是多重宇宙論,但這說法沒有實證基礎,而即使有無限多的宇宙也不代表就找到這個宇宙,例如在無限多的雙數中找不到單數。若從宗教角度解答,上帝將宇宙各個常數調較至可以讓生命自行演化的數值。
除了以上兩個例子,陳文豪指出近代的宗教與科學對話還有其他課題。例如趨同演化 (convergent evolution) 是否為微調現象?演化過程是否完全隨機?大自然定律如何被定立?誰決定這個模樣?為何大自然可以被理解?第一生命如何誕生?DNA 複雜性從何而來?……等。
以上就是宗教與科學的第一部份的報告環節。自由討論及台下發問部份,將會另文報導。
哲學新媒體 Philosophy Medium 是由一群熱愛哲學的哲學人組成的企業組織,致力於透過網路新媒體的創意方式,推廣哲學教育、提供哲學知識,以期點燃人們對智識與思辨的熱情,滿足大眾對哲學的需求與想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