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焦點】劍橋大學道德科學俱樂部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焦點

劍橋大學道德科學俱樂部

「世上最有名的哲學論壇」
如果像維根斯坦所相信的,哲學是心靈的一種惡習或疾病,那麼劍橋大學道德科學俱樂部就是個高級妓院或痲瘋病患群居地,墮落或受苦的人可以在這個有格調又隱靜的地方建立友誼。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有留意哲學新媒體上有關維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消息的朋友,應該讀過〈「維根斯坦現象」與 SSK 社群的浮現〉(2019) 一文。當中提及今次的主角:

……在劍橋優等生的定期討論會道德科學俱樂部 (Moral Science Club) 裡,維根斯坦長期(有些矛盾地)掌控著主導性的發言權。有人說,劍橋的道德科學俱樂部是世上最有名的哲學論壇。

而參考《維根斯坦傳》2011年版1,根據維根斯坦俄語老師 Fania Pascal 的描述:「構成這一學生團體的『英格蘭中產階級的兒子們』2身上具備了當維根斯坦弟子所需的兩個特點:孩子般的單純 (childlike innocence) 和第一流的大腦。」3作為該會(以下簡稱「俱樂部」)的成員以及應用維根斯坦學說的學者,我很希望透過這篇文章簡單介紹它,以及概述其現況,畢竟相關資料在華語中似乎並不算豐厚。

官方簡介

這部份的資料來源,除了網路連結,全部來自俱樂部的官方網站資料。有關俱樂部的最早文字紀錄始於 1874 年。第一次聚會由後來成為哲學教授的大學生 Alfred Caldecott 主講,與會者有三十人,跟今天的規模相若。它是一個出版及討論哲學論文的地方,在具詩意的華麗措詞背後,顯示出俱樂部是一個充滿思辯矛盾的地方:

如果像維根斯坦所相信的,哲學是心靈的一種惡習或疾病,那麼劍橋大學道德科學俱樂部就是個高級妓院或痲瘋病患群居地 (high-class brothel or leper colony),墮落或受苦的人可以在這個有格調又隱靜的地方建立友誼。

劍橋大學紐納姆學院
俱樂部在紐納姆學院舉行
同時,官方亦陳述了俱樂部跟分析哲學在歷史上扮演了重要角色。劍橋大學向來是匯集偉大哲學家之地,因此俱樂部亦成了一些重要文獻的首次發佈地,尤其是分析哲學。分析哲學的不少創始人及主要提倡者都在此發表過,包括摩爾 (G. E. Moore) 的《判斷的本質》(Nature of Judgment)、羅素 (Bertrand Russell) 的《經驗主義的限制》(Limits of Empiricism) 等。維根斯坦不但活躍於這俱樂部,而且也保持著最短演講詞的紀錄,即是 1912 年,長度為四分鐘的講題《哲學是甚麼?》,他將哲學定義為「在沒有各種科學證明前,所有被假定為真的基本命題」 4

在 1944 年,摩爾因健康理由卸任,維根斯坦接任成為主席,官方引述其他與會者說:

他給人的印象是,首先,以自己未研究過其他哲學家而自豪……其次,他認為研究他們(其他哲學家)的人都是學院派,因此不是真正的哲學家。

官方認為戰後幾乎所有重要哲學家都曾在此演講,不少前成員之後會繼續在哲學界發展,現時會務多由幾位博士生擔任的秘書負責。學期內幾乎每個星期都有講座,邀請不同地方和領域的哲學家進行演講。以 2020 - 21 學年為例,講者有劍橋本身的學者,亦有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紐約大學、斯德哥爾摩大學等學府的講者。雖然有很多題材是抽象、「純哲學的」,如本體論 (Ontology)、經驗主義,但也有不少是跟現實有關的,像調情、指責等等。另外,由於正值英國疫情嚴重,俱樂部內有聲音建議改為永久線上舉行聚會,目前為止似乎未有定案。

自身體驗

前述是比較籠統的描述,以下是我選取的幾個 2020-21 學年的演講學者與講題,讓讀者具體了解俱樂部的活動內容:

成為訪客嘉賓、成員甚至講者自然都是值得哲學人光榮的事。在劍橋,類似俱樂部能令我大開眼界的地方不多。由於並非為了特定的課堂任務、純粹增添工作履歷或者學術評估的需要,俱樂部給我的感覺比較非正式、放鬆,卻比不少教研事務更具啟發性。這不代表課題或講者不認真嚴謹,而是大家態度比平時更開放,更少拘束。我留意到講座清單及電郵通訊中甚至沒有顯示教授或博士頭銜,只有名字及所屬院校。講座前一般會收到電郵,內有摘要或完整文章,供準備之用,單單閱讀便令人心曠神怡。題材十分豐富,可以形容為廣泛而盡情,由科技到溝通,從自由到難民,目不暇給,都是大家在各自細分的學院部門內平日未必接觸到的。這些體驗跟在劍橋平日的教研事務都十分不同。

我觀察到,華語學生在劍橋修讀應用學科、理工科、商科一般比較多,同道為數十分少。感覺是,哲學巧思縱然未必就是可直接應用的事物,可是對不同課題的思考角度,即使有時略為宏觀或者細微,無疑都會對思維、眼界有莫大碑益,至少我在著書時,有間接用到一些學到的文路思路。

劍橋道德科學俱樂部成員(1913 年)
劍橋道德科學俱樂部成員(1913 年)
至於文首引文說的「劍橋優等生的定期討論會」、「世上最有名的哲學論壇」等等用詞,我沒去過很多其他國家的哲學論壇,自然無法得出結論,世上最有名之類的說法更多時候是客套謙詞;不過至少我觀察到,可能由於混合了劍橋師生水平加上哲學家好思辨的傾向,俱樂部內的思研水平不論放諸劍橋、牛津,或者華語地區、英、法等地,確實是我見過數一數二的。

由於不少提交到俱樂部的論文屬於發展初期,概念未必就是最後較成熟的成品,閱讀、聆聽起來需要耐性,不過也就代表著,與會者的提問、意見和因此而起的討論,說不定會影響下一個偉大哲學思想的產生。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1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