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二十一世紀共慘世界:全球化的政治哲學省思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二十一世紀共慘世界:全球化的政治哲學省思

本書說明資本主義過渡到金融資本的轉化脈絡,並展現到 2015 年為止最新的研究收集;詳述全球化的概念,並整理出全球研究者對大同主義理論的觀點。如果你對資本主義的概念似懂非懂,...

您在這裡

難度:
1

本書說明資本主義過渡到金融資本的轉化脈絡,並展現到 2015 年為止最新的研究收集;詳述全球化的概念,並整理出全球研究者對大同主義理論的觀點。如果你對資本主義的概念似懂非懂,並且也看衰資本主義所帶來的「榮景」,你或許能在梁教授的書中,清楚看到當前全球經融資本的大問題。

如果金融資本大規模的膨脹,如梁教授所言是現在進行式,那關於人類社會未來的論述,有什麼具體可行的操作方向,能使我們脫離梁教授所說的「共慘世界」?

在回答這問題前,我們可能必須先理解梁教授所謂的「共慘主義」為何。

共慘世界與大同理論

梁教授認為即便在全球化的狀態下展現政治、文化及經濟三個方面的問題討論,其實歸根究底,只有經濟在全球化中佔據主導的地位。而所謂的資本主義其實是由「金融資本」主宰其發展,並太過樂觀的看待「金融資本」的發展,低估它可能帶來的惡果。

而這惡果,最終呈現的就是金融泡沫爆破後的全球性共慘世界。對治此惡果,梁教授提出了他認為能解決的「態度」——大同主義理論。

我在此將其稱之為「態度」,而非「方法」;主因於所謂的大同主義理論是以「個人主義」為出發,個人由於對他者「開放性」的認知傾向,以至於當他在面對其他文化、種族、地方及經驗時,都願意嘗試去接納。這不同於將差異弭平、單一性的全球化觀點,而是保持著尊重的態度去面對異於己的社會文化。更進一步來說,梁教授認為這態度其實是「人的永續發展」的展現。

他提到:

永續發展在規範性層面與時政性層面兩者之間是相輔相成的,試圖扭轉人類的資本主義宿命。永續發展作為倫理概念是要規範全球化的演變,讓先進國家的行為受限,不能為所欲為。1

但是,單純的牽制,真的能夠執行而避免共慘嗎?

梁教授繼而比較現實主義與大同主義觀點的差異:

對現實主義來說,大同主義則是太理想,人即使是相信道德,也只有在國家底下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保障,無論是世界政府,還是所謂的全球公民社會,制度大同主義所構想的都不切實際。……對大同主義來說,締造全球公民身份的目的並不是要停止利益衝突,而是要找出方式去面對及處理衝突,全球制度必須提供有效的渠道去減少衝突。2

換句話說,大同主義理論與其說是方法,還不如說是尋找方法的態度;這與中國哲學對待於他人的態度很類似。梁教授是否有在幫中國哲學「仁」、「恕」概念做橋的可能?雖然作者於最後結論時提出:「本書展示了改良主義的具體理論方向,但不代表要去接受原則上不反對資本主義的大同主義,……」3但還是免不了讓人在讀完整本書的時候質疑:這觀點真的不是梁教授目前所能想到且推崇的解套良方嗎?

若是如此,我不免有些擔憂它的實質可施行性。

態度能否作為一種解方?

梁教授提出的解套,是否能在場域中實踐?關於這點我是質疑的。我認為推崇良好態度是必須的,但大同主義理論這帖藥真的能實際解決金融資本泡沫的問題嗎?

提出此疑問時,間接代表了我對「態度」轉換到「實行方法」時的信心缺乏。而這樣的信心缺乏來自於中國哲學「仁」、「恕」概念,放在嘴巴上說,的確推行了千百年,但就實際操作呢?鄉愿者何其多也!舉個例子:〈為政〉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指一個真實的人(君子),在考量狀況時,其所想的是不會因為現實而自限,不會受到外在物質的價值而影響自身的堅持。但在現實中,能始終如一堅持者恐怕少之又少,常見的實際情況是我們往往讓渡了自己本該堅持的原則,而屈從所謂的社會現實。

良好態度的推崇當然是好的。大同主義理論以「永續」觀點為發想,也是值得我們期待的。但針對其操作面,作者似乎沒有提出一種能夠確保將正面態度實現為正面行為的作法。如果我們真要能避免未來的共慘世界到來,或許我們還需要提出一套具體的方法論,讓良好態度真的能成為人在做決策時所奉行的圭臬,不再讓人有質疑的空間。

學習哲學是我期望自己提升對藝術理解的路徑,卻意外的沉浸於這門學科。 就像我原本認為爬山是項鍛鍊身體的運動,卻意外讓山林走入我的生命裡。 我的專業研究是儒...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