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你今天存有了嗎?評《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你今天存有了嗎?評《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

《存有與時間》這部艱澀難讀的奇書,在陳榮華教授的闡釋下讓我們稍稍能夠窺見海德格透過謎樣詞彙想要讓我們看到的風景。儘管本書沒有處理完整部《存有與時間》,卻也已經把此著作中的關鍵問題與思想脈絡加以釐清、...

您在這裡

難度:
5

說起二十世紀重量級的哲學家,海德格不但是絕對名列前茅,他的爭議性與文字的晦澀程度也都在眾哲學家中獨秀一枝。而《存有與時間》更是海德格思想中最為核心的作品。然而,海德格著作艱澀難讀,正如《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一書的作者陳榮華教授於序言中指出的一點:

我們可以看懂各自獨立的句子,卻看不懂整個段落,更不用說整本著作了。所以,我們往往匆匆看了幾頁後,便無法繼續,毅然放棄。一方面,這是由於我們尚未明白它的整體意義,故難以連貫個句子的意義、構成一個意義整體;另方面,因為我們不自覺地根據一般的思考方式去理解它的語言,因此發現它跟我們的經驗難以配合,便認為它不可理解,甚至怪誕荒謬的。1

因此,這本海德格《存有與時間》的闡釋,正在於註釋、解說,讓讀者找出艱澀字詞之間的思想結構。

海德格是奠基現象學哲學思想之父,胡賽爾的學生,但海德格所開創的思想卻與自己的老師採取了非常不一樣的觀點與視角。胡賽爾的現象學旨在透過研究意識結構進而理解意識內部所指涉的對象,因此,胡賽爾翻轉了認知的主要對象,與其預設客觀獨立的對象來進行研究,他認為應該轉而探討對象在意識中如何被呈現以及使其如此呈現的結構為何。在此意義上,胡賽爾哲學的核心問題在於探問認知如何可能,而科學是否能在此研究中找到一個堅固的基礎。

但海德格所開創的現象學卻不再以認知與知識基礎作為探問核心,他將胡賽爾所探詢的問題再一次翻轉視角,認為與其去研究意識呈現對象的每種關係網,更應該去探詢的是什麼樣的存有基礎使得意識以此結構來呈現認知對象。在這個意義上,海德格將現象學的核心問題從認知轉成了存有

存有問題

「為何是有些什麼,而非無限虛無?」一個看似虛無飄渺的問題讓哲學家從古希臘一直探問到了現在。這個問題看似莫名其妙,針對的卻是萬事萬物生生滅滅的可能性基礎。因為一旦這個基礎不再,那麼絕對虛無所蘊含的是一片死寂,不僅沒有存在、沒有任何認知可能,更連「成為」與「變成存在」都不再可能。在此基礎上,海德格在此書一開始引用了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辯士篇》中的話,以此來表達存有問題的關鍵性與複雜性。

存有的問題之所以關鍵,因為它是所有可能認知對象的共同基礎,因此,若有可能認知到存有本身的動態結構,那麼也許哲學家就能掌握所有實在與潛在被認知的對象。然而,海德格指出,作為所有存在的可能性基礎,存有永恆地處於退隱的狀態,使得知性無法觸及。換言之,每當存有有所展現,它就同時已經是作為某存在的存有基礎,我們所認知到的永遠是作為結果、有限且僵固的存在,而永遠無法觸及不斷退隱的存有。在這個意義上,直接對存有的認知方式,又因為認知主體的存在條件而毫無可能。

叩問存有

既然毫無可能,為什麼海德格還要強調對存有的探問?海德格認為,存有本身也許永恆處於退隱狀態,但卻有一種存在,它的存在結構中展現出了存有的動態結構,只要能掌握此存在的存在結構就能夠透過他認知到整個存有孕生的所有對象。這個關鍵存在被海德格稱為 Dasein,而在此書內巧妙地譯為「此有」。

「此有」之所以特別,正是因為它指的是一種潛在會對存有進行叩問的存在,換言之,是那種會試問自己何去何從、自己存在意義為何的存在。「此有」在概念上並不跟「人類」劃為等號,但人類的存在狀態會展現出符合此定義的活動。對於海德格來說,「此有」之所以特別,正因為他叩問存有的能力,因為只有叩問存有,才使得此有的存在結構以動態的方式呈現,而非一個簡單可以用概念、規則、定義掌握的認知對象。也正是因為「此有」叩問自己存在的根源與意義,使得它成為結構所有其他存在的關鍵,從一個約束它的結構中對它所存在的環境進行指揮、調派、使用、編織目的與工具的關係網。

存有的遺忘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年9月26日-1976年5月26日)
海德格並非第一個將存有視為核心的哲學問題來研究的哲學家,但他認為整個西洋哲學史從柏拉圖後期以降開始不斷地墮落,遺忘存有,將對抽象實體的認知等同於對存有的認知。在此意義下,海德格的思想一邊將整部西洋哲學史寫成了一部存有遺忘史,隨著每個時代的不同,將存有等同為範疇、理念、精神等等;另一邊挽救西洋哲學的墮落,將對存有的討論從靜態超越獨立的實體,轉為一個不斷創生卻同時不斷退隱的動態歷程。

存有,在這個意義上就如同一個無法直接看見,卻不斷噴發湧動的泉源。剩下有確切定義、幫助認知的概念工具都只是捕捉到存有片面身影的存有的面向之一。為了避免自己也陷入存有的遺忘這種批評,海德格不斷強調,對於存有的認識必須在特定視角下才能夠進行,而視角的選定本身就已經意味著認知的片面與缺乏全整。因此整部存有與時間,也只是以特定視角作為前提下,最能夠描繪存有動態的探問。

時間與存有

這部著作之所以名為《存有與時間》正因為海德格所選擇、最適合描繪存有動態的視角——以時間性為結構所展開的視閾。因此整部著作當中,透過「此有」在其存在當中顯現出的時間性結構,來探討「此有」先在不可選擇、不可回拒處境的存在境況,當下對其他存在運籌帷幄所展現出的結構和追求應該成為的自己所展現出的投射結構。此三種結構各自作為過去、現在與未來,對「此有」的已展現、當展現、未展現來羅織出結構。在這個意義上,海德格嘗試論述存有的時間性,以及以時間性作為視角能夠窺視到的存有動態。

《存有與時間》這部艱澀難讀的奇書,在陳榮華教授的闡釋下讓我們稍稍能夠窺見海德格透過謎樣詞彙想要讓我們看到的風景。儘管本書沒有處理完整部《存有與時間》,卻也已經把此著作中的關鍵問題與思想脈絡加以釐清、梳理。尤其是〈導論〉中提供了不少在翻譯上預設的哲學爭論,更幫助讀者能夠摸索出海德格繁複思想中的一些理路。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