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焦點】2022 青年哲人獎得獎名單暨評選報導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焦點

2022 青年哲人獎得獎名單暨評選報導

本屆總共收到 34 篇稿件、26 篇通過形式檢查進入初選,最後有 5 篇進入決選。參賽者涵蓋全臺灣東、西、南、北、中等各個縣市的青年,也有來自海外——如香港與馬來西亞等地——的高中生。評審們在經過嚴格的審查後,選出一篇佳作文章,首獎從缺。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2022 青年哲人獎〉得獎名單

​首獎:從缺

佳作:​蔡宥嫺(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為什麼要譴責暴力?1

〈2022 青年哲人獎〉第三屆評審

李彥儀(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博士、英國伯明罕大學神學與宗教學系博士、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林恩志(國立中央大學哲學博士,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博士級研究員)

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博士,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系兼任教授)

鄭凱元(國立中正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新媒體)

蕭育和(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博士,國科會人社中心博士級研究員)

青少年對「暴力」的哲學反思

2022 年剛開始就不太平靜,大到烏俄戰爭開打、小至美國知名影星威爾史密斯 (Will Smith) 公然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打了主持人克里斯洛克 (Chris Rock) 一巴掌,更別提三天兩頭就發生的校園槍擊、伊朗庫德族女子艾米尼 (Mahsa Amini) 被警方毆打致死等嚴重的暴力事件。面對這些直覺上錯誤的具體暴力事件,在哲學思辨的層次上可以有什麼樣的反思與認識呢?第三屆青年哲人獎以「暴力」為競賽主題,邀請海內外青少年針對以下三個跟「暴力」有關的主題進行哲學探問,並以論辨的方式來呈現且捍衛自己的見解:

  • 議論是否即放棄使用暴力?
  • 暴力能夠合理化暴力嗎?
  • 為什麼要譴責暴力?

本屆總共收到 34 篇稿件、26 篇通過形式檢查進入初選,最後有 5 篇進入決選。在初審會議中,評審們決議維持前兩屆的評選標準2,主要從以下幾個面向來進行評選:是否掌握到主題、能否有組織地針對自己根據主題所提出的提問進行思想上的討論並達到思慮融貫、是否清晰呈現論點與論證、以及進一步提出新的反思等。

綜合評析:參賽者對「暴力」的分析與討論

本屆參賽者涵蓋全臺灣東、西、南、北、中等各個縣市的青年,也有來自海外——如香港與馬來西亞等地——的高中生。評審們一致認為與前兩屆相比,本屆高中生的哲學論說文寫作素質均有所提昇,大多已擺脫「寫作文」的心態,而能夠明確闡釋自己對議題的想法與觀點,顯示出理性論述的意圖,就哲學寫作的表現上已相對完整。這某程度上可能也代表了現在高中生越來越能夠採取論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生活時事的看法,逐漸掌握到哲學論說文寫作的精神:透過理性的議論,構做出一個相對客觀與合理的自我觀點。

就本次競賽主題「暴力」來看,雖然本屆參賽者有不少具有創意的概念分析,但較少有進一步的思想發展,因而不易開展問題,也就無法發揮與捍衛作者自己的想法。換言之,分析相關概念的定義後,作者並未根據這些定義來進行思想上的邏輯推演,部份甚至在文章後半或結尾會完全推翻前半部的想法與定義,會讓讀者產生錯愕之感。

前兩屆都有發生過的「哲學理論引用失據」狀況本屆仍有不少案例。評審們再次提醒,不恰當地引用(或誤解)自己並不熟悉的論述,是一篇哲學論說文的大忌。有評審建議,與其勉強引用自己不熟悉的論述或名言,不如嘗試從生活當中讀到的新聞、故事裡面找例子。畢竟舉例的目的是為了強化論述的合理性與說服力,因此引用得當才是攸關論證強度的關鍵,而非引用哲學家的名氣大小或理論的艱澀程度。

評審們也留意到,從本次競賽投稿內容來看,有針對制度暴力、肢體暴力等面向來對暴力進行分析討論,皆為不錯的觀察點,但較少人提到性別暴力、種族暴力的例子3,這有可能反應了青年們對暴力的經驗與理解相對限縮。另外,本次參賽文章中的大半仍只有表達自己的想法,相對來說欠缺哲學探問的思辨過程;此外也能發現部份文章有自行縮小或放大題目、離題等毛病,或是花了太長篇幅在鋪陳問題,造成主題討論的比例偏少而產生的比重失衡。簡言之,雖然蠻多參賽者給出了有趣的分析,然而多數欠缺進一步的思想發展、開展與發揮,沒有論證上的連結就很難成就好的哲學論述。

值得提出澄清的一點是,選擇「暴力可以合理化暴力」為題的參賽者大多沒有理解「合理化」的意思,不少人把「合理化」等同於「有理由」或「有原因」,忽略了「合理化」所帶有的正當化與證成 (justification) 的意涵。不只一位參賽者對此問題的論證都談到暴力是無可避免的,但這與暴力是否可以合理化,完全是兩回事,因為題目問的是「暴力能夠證成暴力嗎?」,而不是「暴力有理由/原因嗎?」。在未準確掌握題意的情況下,使部份參賽者刻意忽略道德問題,產生一些似是而非的論述。

總地來說,評審們對於本屆多數參賽者能夠基於自身經驗來切入問題,都予以正面肯定,因為這某程度上都反應出現代青年們對「暴力」的多元觀點與思考上的創新性。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多數文章都欠缺進一步的闡釋與思想推演,讀者就較難掌握作者為何這樣來思考這些問題,論證顯得薄弱。

評選過程與結果

在入選的五篇文章中,評審們優先從獲得多數評審青睞的三篇文章討論起,但由於對首獎沒有共識,故決議從缺。接著評審們花了不少時間依序討論進入決選的文章,在這五篇已達中上品質的哲學論說文當中,最後獲選出線的一篇佳作,以「活潑有趣的思考方向」獲得評審們的青睞。

獲得佳作的文章是蔡宥嫺(台北市立中正高級中學)的〈為什麼要譴責暴力?〉,本文作者對「暴力」的分析與切入觀點相對來說較其他文章出色,論述的內容也比其他幾篇來得有趣,能夠看出作者在哲學思考上的活潑性,因此評審一致同意給予佳作。但在論述作者觀點上欠缺足夠的清晰度,以及僅停留在表面的討論,相對欠缺進一步思想推演等瑕疵,與首獎失之交臂。值得一提的是,本文也是〈青年哲人獎〉有史以來第一位獲獎的女性青年。

對於進入決選但未獲獎的其他幾篇文章,評審們主要是認為,就哲學論說文的品質而言都已算是表現地相當不錯了,該有的哲學論文元素都有到位,不過除此之外也就沒有太多讓人意外的論點。與獲獎的文章相比,雖然有表現出辨正性,也沒有其他重大缺點,但論證就顯得較為平淡,屬於中規中矩的哲學論文。有些文章則是因為所舉例子太過抽象,不夠具體而落於下乘。

對青年哲人們的期許

哲學論說文的寫作能力是個需要不斷重複練習才能上手的技能。評審們期待所有一符合參賽資格的青年學子們就來參賽,以此作為磨練。而之所以需要不斷練習的目的,也不僅僅是為了得獎,而是能夠透過哲學寫作來練習細緻的思考,提昇思考內容的品質。

也有評審建議可以從「把題目寫小」練習起,避免把看到題目想到的東西全部都寫下來的雜亂堆砌。寫小題目的意思是,嘗試從嚴謹的定義開始,然後再慢慢開展這個定義,之後再慢慢把論述逐步擴大。此外,也應該想辦法讓自己的寫作內容有推論上的關聯。舉例來說,有不少參賽者會在論述時透過第一點、第二點和第三點的方式來呈現想法,然而這些提出的「點」彼此之間卻沒什麼推論上或論證上的關聯,反而讓讀者覺得作者在「湊點」。

評審們也建議,審題上應該多多花點心思,亦即看清楚題目、想清楚問題所在。如果不花心思審題,就天馬行空地開始論述,會容易讓讀者看不懂到底要議論什麼,如果能做到好好看清楚題目,就能大幅降低這方面的問題。

本次收到的稿件中,仍有一些參賽者會採用辭典中找到的定義來開始分析題目。然而辭典定義不過是將人類使用該語詞的資料呈現出來,有其侷限性,反倒不如從自己對題目的認識開始分析來得好,而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閱讀上的知識累積。面對資訊爆炸的環境,有評審建議可以從多閱讀社論與好文章開始練習起,盡量把時間花在閱讀有閱讀價值的內容上。除了師長推薦的書本之外,也可簡單地從端傳媒、報導者或哲學新媒體等注重文章水準的媒體所產出的文章開始,逐步展開與累積自己的閱讀量。

最後,評審們也鼓勵所有本屆參賽者,不管有無獲獎,參賽本身就已充滿意義。獲獎者可以繼續培養與深化自己論理的能力;未獲獎者也無須看輕自己,因為評審很可能是在綜合考量下把獎項給了另一篇一樣好、但多了一些細節的文章。未來有機會仍可以再次自我挑戰。

恭喜本屆獲獎的兩位青年哲人,願哲學原力與大家同在!

  • 1. 原另一篇獲獎文章,因判定抄襲故撤銷獲獎資格,已收回獎金與獎狀,本報導之相關段落也已對應修改刪除,2023 年 2 月 14 日修正。
  • 2. 詳情可參見〈 2020 青年哲人獎得獎名單暨評選報導〉與評選標準。
  • 3. 譬如家事勞動中的性別不平等之類的暴力結構;有部分文章提及美國的 BLM 運動,但也僅是關注其衝突,而未留意到其中涉及的種族暴力結構。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