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是哲學史上無法忽略的山頭,然而其著作之晦澀難懂就跟他的名氣一樣響亮。臺灣大學哲學系陳榮華教授所寫的《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一書,為想了解海德格哲學的初學者提供一個極佳的入門引導。
哲學是心靈上的極限體驗
本次講座主持人由哲學新媒體執行長,鄭凱元博士擔任,他在講座一開始分享了他對哲學活動的一個有趣觀點。他說讀一本哲學書就很像是經歷一場思想上的極限體驗。就像玩雲霄飛車或是攀登玉山,這類活動並不是一般人可以常常做的事情,但是一旦經歷過,我們將產生深刻且難以忘懷的體驗,之後更會對以往熟悉的日常事物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和觀點。
對他來說,海德格的哲學就是這樣一個思想上的極限體驗。我們通常不會建議沒有登山經驗的人一開始就去爬玉山。因而,就像我們會需要一位高空跳傘教練來協助我們克服跳傘之前的心理恐懼一樣,吳俊業教授和陳榮華教授這樣的哲學家,就是帶領我們了解海德格哲學的好教練,除了能讓我們了解海德格的思想要點之外,還能獲得哲學上的樂趣。
重提存在問題
海德格的《存在與時間》在二十世紀的重要性,大概等同於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在近代的重要性。康德哲學下開了德國觀念論有近五十年榮景,而海德格則是引領了詮釋學、存在主義與結構主義的發展思潮。《存在與時間》醞釀了約十年左右,於 1927 年出版,是為了爭取一份教席而因應德國教育部要求所寫。
本書的工作主旨是「重提存在問題」,這是承接了形上學之研究傳統的問題:「什麼是存在 (being)?」海德格認為此問題的必要性在於「存在」是一個非常根本的概念和經驗:從我們的日常經驗來看,我們所經歷的一切都是「有」、「在」、「是」,而不是「沒有」、「不存在」。
如果我們將此問題放到西方語文的脈絡來看會更清楚,英文 "being" 的變化型會出現在所有與真理相關的語句中,如 "this is a nice talk.",由此可看出存在問題的普遍性與根本性。吳指出,有趣的是,我們面對這個根本問題的情境是「如果你不問我那是什麼,我好像知道那是什麼。一旦你要我充分去釐清的話,我反而不知道那是什麼了!?」
海德格在《存有與時間》一書中試圖回答「什麼是存在?」這個根本問題。
把「存在」等同於「存在者」就掰了
海德格認為,由於沒有清楚做出這個區分,過去的哲學研究者常訴諸「釐清存在者」來回答「存在」的問題,典型的作法是研究最高存在者,如上帝,或是其他實體對象來解答「存在」。但是海德格認為我們必須堅守這兩者的差異,不能將「存在」化約為「存在者」。
《存在與時間》的目標就是對存在的意義進行哲學性的闡明和釐清,也就是把我們日常生活中對具體事物已有的存在理解,進行概念化的闡釋。換言之,這並不是在從事無中生有的哲學活動、而是對所處環境中各安其位的不同事物、生活方式、我們與這些事物的互動方式……等這些已有的隱然理解、既存之種種存在樣貌,通過哲學的方式來說明。
了解存在的關鍵在「視域」
海德格透過三大哲學傳統——現象學、存在哲學、詮釋學來闡明存在的意義,並且在這個過程中進行了關鍵的轉換、變化和推演。
現象學是胡賽爾於 1900 年所創立,他打破過去將存有放在顯現 (appearance) 脈絡以外來研究的方式、將其置於顯現中來理解。海德格師承胡賽爾,卻走出一條與老師不同的道路。他以現象學為思想背景,打破顯現和非顯現的差異,更進一步把顯現和非顯現關聯起來。
西方傳統的存有論會把永恆的在視為最實在的有 (reality、present),如柏拉圖的理念、亞里斯多德的不動之動者。海德格吸收現象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跳脫個別實體,指出所有存在的顯現都得放在一個不顯現的脈絡下才得以顯現。以靜態空間來類比的話,就是讓事物得以顯像的可能空間。
在這個現象學的脈絡下,相對於靜態的未顯現空間,時間是動態的未顯現,不僅涉及到當下,還涉及到一些還不是的東西(未來),還有一些已經不是的東西(過去)。任何包含 being 的語句都必須放在曾經、未來、正是的脈絡底下來理解,不可能獨立於這個連續體而單獨存在。
這就是海德格承接現象學所作的推展:呈顯和非呈顯的核心連結。所有事物都是在一個可能性的空間和時間的動態連續體底下才得以成為有、是、在。
特殊存有者開顯「存在」
海德格認為人是使得空間得以展開、時間得以連結的關鍵。這是由於人具有追求不同生活之可能的特性,因而影響了事物的存在樣貌。舉例來說,鐵鎚的存在功能透過「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目標而用於建造房子」而得以展現。
人如何投往未來是使得世界如何相應展開的樞紐點。譬如,當藝術家進到空間,他會看到事物如何能成為他的藝術素材,科學家則看到可進行科學研究的對象。事物之所以呈顯為特定的面貌,是因為存在其中的人,投往某一特定未來所致。由此,海德格承接了存在主義的推演:此在 (Dasein) 連結時空的方式依賴於他的生活方式。
行動就是詮釋
更進一步,海德格將這樣的詮釋學傳統以新的解釋 (interpretation) 來理解,主張行動就是解釋。在一個特定行動中,我們不但表達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世界、還投射了人生理想,這是一種對既有之傳統意義的轉化活動。譬如說,一個承接傳統德目的君子,面對當代處境會在具體活動中將德目詮釋成新的樣子。「行動就是解釋」,君子透過其行動進行了承接傳統、解釋世界、自我表達這三件事。
承接傳統是關於過去、解釋世界則關於現在、自我表達則關乎可能的人生理想(未來),這三者在一個解釋活動中被結合在一起,釐清了我是誰、我存在的意義。
吳教授指出,《存有與時間》一定程度闡明了存活、實存的意義,但距離存在的意義仍有點距離,需要進一步推演,那就是海德格的後期工作了。
《存有與時間》,不再讀到哭!
吳教授認為可以從兩方面來看《海德格《存有與時間》闡釋》的學術貢獻。其一是,本書的寫作動機是為了嘉惠年輕學子,因而完全是按照《存有與時間》的寫作結構、章節段落,採取平實穩妥、循循善誘的方式來進行說明和解釋。這對於找不到門徑的讀者來說,無疑能透過本書而獲得助力。
當代人的危機:被科技形塑的生活樣貌
現場一位聽眾提問說,海德格的存有哲學最後看起來似乎仍走回傳統老路,想進一步了解對於存有本身、人類未來走向,後期海德格有更多的說明嗎?
吳教授認為「放棄將存有學作為科學」可用來簡述其後期哲學的精神。而至於人類未來走向的問題,則可從海德格對科技的批判來作為線索。海德格認為現代科技僅是可能性的堆疊、累積,已脫離了人類的脈絡,變成對人之生活樣貌的要求。舉例來說,手機的發明使得我們被要求隨時可聯繫、臉書促使我們將生活點滴公告於世……等等的情況,展現了科技要求我們如何生活的壓力。
晦澀難懂有其必要?
現場一位看過本書的聽眾對書中用詞不是很了解,譬如書中提到的「存在就是關懷存有」,存在和存有、關懷和關切這這些用詞在中文的意思看起來差不多,這些用詞有什麼差異?整句話又是什麼意思呢?
吳教授回覆說,存在譯自 "Existenz/existence",特指人的存有,所有是的東西都是存有者 (beings)、有其各自不同的存有方式 (being)。譬如有些「是」會生長和消逝(像是樹)、有些出現後則永遠存在(數學定理)、有些則是摸不到的虛物(國家)。這些不同存有者中的一些,也就是人這種存有者,具有很大的重要性而有必要用別的名稱特別標示出來,海德格稱之為 "Existenz/existence"。
「存在會關懷存有」的意思就是說,人這種 beings 會關注自己的 bing。譬如,我們走在馬路上會擔心自己的安危、會去思考等一下要吃什麼、看一本書想獲得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如何生活下去、如何死亡……等等。這類的問題絕不會由石頭這種一般存有者所提出,這些事物不會關懷自身的存在。從這點來看,我們的存在具有不同的可能性,也沒有人可以替我們代勞,得由自己去做。
把「存在」當成科學對象也掰了
本次活動座無虛席、還有許多聽眾站著聽講,現場吸引了近五十位對海德格哲學有興趣的聽眾。主持人最後打趣說,雖然闡釋一書已是平易近人的版本,但仍奉勸大家閱讀前焚香沐浴、抱專心閱讀的決心、以及無比的耐性去弄清楚術語的內容,才能真正了解海德格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