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馬克思

Karl Marx
1818CE 5 月 5th to 1883CE 3 月 14th
普魯士王國特里爾

馬克思,早期在中國被譯為「麥喀士」,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猶太裔德國人,政治學家、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革命理論家、記者、歷史學者、革命社會主義者。對於當時大多數對工人和資本家關係的理解以及後來的諸多經濟思想,馬克思在經濟學上所作的工作都為它們奠定了基礎。馬克思亦是社會學與社會科學的鼻祖之一。在他的一生中,他出版了大量的著作,而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共產黨宣言》和《資本論》。

1841 年,二十三歲的卡爾完成以伊比鳩魯(Epicurus)為主題的論文,離開了柏林正前往波昂,希望謀求大學教職。無奈形勢比人強,大環境使得他不得不放棄這樣的理想,進而參與反普魯士政府的左派刊物《萊茵河報》(Rheinische Zeitung)的撰文及編輯工作。

命運的糾葛將正值青壯的卡爾捲入了歷史的狂風中。原本他的學術本科是歷史與哲學,因為工作則開始大量接觸政治經濟學的資料,也卻因開始參與社會主義的政治活動,展開流亡的生活。他離開德國,流經巴黎,最後落腳倫敦。

流亡的生活伴隨著貧困的窘境,要不是他的好友腓德里希的不時救濟,卡爾恐怕也難熬過如此的艱辛。在倫敦的日子,卡爾常流連大英博物館查閱政治經濟學的資料,常年的筆耕跟仔細的檢閱,卡爾終究寫下了日後膾炙人口的《資本論》。

從清秀俊美的文藝青年,卡爾也成為滿臉捲鬍的中年大叔。那個年輕時喜歡德國浪漫主義,寫下不少詩的卡爾,到了中年或許也想過,自己十七歲曾經寫下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幸福而勞動的職業,那麼,重擔就不能把我們所壓倒,因為這是為人類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於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是默默的,但她將永恆地存在,並發揮作用。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如今已經不知不覺走過了這麼漫長的路。「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但有人曾經問他,想過女兒燕妮的對象應怎樣時,他只是淡淡回了:「別跟她老子一樣就好,她媽媽太辛苦了,太辛苦了。」

分享

相關人物

Sartre 沙特
Sartre
Benjamin
Roland Barthes
Laclau
Gramsci
Althusser
普魯士王國特里爾
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