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活中,我們時常可以聽到有⼈⾼喊「xxx 侵害了我的⼈權!」似乎⼈權是無敵免死⾦牌,任何限制或條件遇到他都會轉彎?然⽽,實際上⼈權真的不能有所限制嗎?⼈權的概念與內容從過去到現在始終如⼀嗎?難道⼈權不會受到⽂化、時代⽽有不同變化嗎?
仔細回想,在法國⼤⾰命與美國獨立運動之後,只有市民階級才享有⼈權保障,⽽⼥⼈、⿊⼈與猶太⼈不在其列;在⼆戰之後,才開啟了我們當前對⼈權具有普世效⼒的理解,但我們遠不應該認為⼈權是從這時候才開始發展。因此,我們將在這五堂⼈權⼊門課裡認識⼈權概念的發展簡史,了解不同的哲學主張對⼈權概念的剖析與詮釋,希冀透過理論與現代議題的結合,帶⼤家⼀起思考、探討與⼈權有關的⼤小議題。
課程資訊
- 講師:江伯瑩 / 德國哥廷根大學哲學博士候選人
- 課程日期與時間:
臺灣時間每週六晚上 8~10 點,共 5 堂,每堂 2 小時(講課 90分鐘 ,提問與討論 30 分鐘)- 2023/07/29(六)晚上 8 至 10 點
- 2023/08/05(六)晚上 8 至 10 點
- 2023/08/12(六)晚上 8 至 10 點
- 2023/08/19(六)晚上 8 至 10 點
- 2023/08/26(六)晚上 8 至 10 點
- 上課形式:線上課程,報名成功者將收到 Webex 會議室連結與密碼。課程將進行線上錄影,付費學員可於一週內重複觀看。
- 名額:30 人
- 費用說明
- 每堂課 NT. 400元; 5 堂 8 折 1,600元。
- 年繳/滿週年之「熱愛智者」「哲學上癮」訂閱會員,可以「活動優惠」回饋一堂換一堂的方式免費報名,請選 VIP 票種進行審核報名。(熱愛智者一年可兌換 12 堂、哲學上癮 6 堂)
- 退費說明:請注意,本課程不退費;報名成功者若因故無法參加課程,請聯絡主辦單位,將票卷轉讓他人使用。
- 本課程提供錄影,學員可於課後一週內重複觀看;課程上架〈哲學原力訓練所〉後,已購課學員可免費加入觀看。
- 報名:活動通線上報名
課程內容簡介
本系列課程總共分為五次上課,課程安排說明如下:
- 課程目標:認識⼈權概念發展簡史、不同⼈權理論與主張,結合理論與現代議題,並延伸討論相關⼈權議題。
第一堂 那些⼈權關⼼的問題
在這堂課中,我們會先帶大家簡單認識人權所關心的各種問題,並以生活中的案例來檢視現代人權的普世宣稱以及相對應的五個原則。接著,我們將會討論與人權有關的四大重點:自然法、道德、政治與法哲學、國際法。在對人權關心的議題有簡單的認識後,我們將會介紹人權概念的簡史。主要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中世紀到 17-18 世紀的自然法、法國大革命的絕對主義與美國獨立運動的人權神話、以及二戰後的普世價值與 21 世紀的國際法化。藉由簡史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權概念在歷史長河中的流變。
第二堂 ⼈權的哲學基礎⼀:⼈權作為道德概念
如果我們相信:人權是人的基本權利。那基於人的道德本質,所有人皆有能力將他者視為與自己平等、且有義務給予相同的尊重。那道德是否就可以作為人權的基礎?在這堂課中,我們將會從社會契約論者——霍布斯、洛克、盧梭與理性主義者——康德的理論來為人權作為道德概念辯護,同時也會引入邊沁與馬克思對人權概念的質疑與批評,為下一堂課關於人權的另一種主張鋪路。
第三堂 ⼈權的哲學基礎⼆:⼈權作為政治概念
雖然我們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個體,但我們同時也是社會成員、組成共同體,而受到整體社會、文化的薰陶與限制,因此,我們是否可以說:人權其實不只是身而為人的道德權利與義務,更是對公共、政治秩序的合理請求。透過羅爾斯跟哈伯馬斯的主張,我們將會探討:若人權是針對現行統治、公共秩序的要求,而非拘束個體,則人權不應該是由自然法、或者政治之外的道德作為其基礎,毋寧是在政治之中,或説透過政治而形成。
第四堂 ⼈權的政治與疑難
過去曾有將黑人、女人、猶太人排除在人權保障的歷史,那我們現在真的可以宣稱人權具有普世效力嗎?難道人權不會受到文化、世代價值影響嗎?在這堂課中,我們除了會討論人權政治的邊界與疑難外,還會藉由鄂蘭的主張來理解何謂「擁有權利的權利」,並認識人權的可能對手,包含極權主義、文化相對主義,與兩極化的社會對立。
第五堂 ⼈權的困境與可能的解⽅
透過前幾堂課的理論學習後,我們將會在最後一堂課中討論哪些是可能會對人權造成侵害的干擾因素,社會變遷下的人權轉變,以及人權是否可以作為現代戰爭的原因。除此之外,也會提供歐洲人權法院的例子作為可能的解方,並帶大家思考在外交政治領域中的人權保障。最後也會讓學員們提問,並期待學員在上完這五堂課後,能帶著這些武功密技在面對社會議題時,對人權有更敏銳且多元的認識。
※ 課程內容細節可能視上課情況調整。
※ 以下為本課程建議參考書單,學員不須備書,授課講師將會提供每堂課課程講義。
課程參考文獻
- Angelika Nussberger, Die Menschenrechte, Geschichte, Philosophie, Konflikte. 2021, C.H.Beck Wissen.
- Martin Klingst, Menschenrechte. 100 Seiten. 2016, Reclam.
- Ingeborg Maus, Menschenrechte, Demokratie und Frieden, Perspektiven globaler Organisation. Suhrkamp, 2015.
- Anat Biletzki, Philosophy of Human Rights, A Systematic Introduction. 2019, Routledge.
- Andrew Clapham, Human Rights: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2015,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Gerhard Ernst, Jan-Christoph Heilinger (Ed.), The Philosophy of Human Rights. 2012, Walter de Gruyter.
- Charles R. Beitz, The Idea Of Human Rights. 2009,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Janusz Symonides, 楊雅婷(譯),人權的概念與標準,韋伯,2009。
- Paul Gordon Lauren, 徐子婷、楊雅婷、司馬學文(譯),國際人權的進展,韋伯,2008。
- Abdullahi Ahmed An-Na’im, 潘欣欣、倪世傑(譯),跨文化的人權觀點,韋伯,2008。
課程QA
-
Q:上完課我可以獲得什麼?
或許這是一堂看起來無聊且乏味的哲學史導讀,無法直接應用於改變當下,但其實這是一堂與你我生活都息息相關的反思課程。藉由對不同人權主張的認識,我們不僅可以思考人權的定義與價值,更重要的是,學習人權理論能為我們提供敏銳的觀察力,以多元的視角探究各種社會議題,例如強迫勞動、童婚、限制言論等,並以深入且完整的論述與他人進行「激烈的討論」。
-
Q:我沒有哲學背景,課程內容會很難嗎?
這是一堂不論有沒有哲學背景,都能輕鬆學習的入門課。縱使沒有人權相關的前理解,但光是帶著對現代困境與社會議題的關心,便能一起進入課程討論。倘若已具備一些哲學的知識,我也相信透過課程的討論,能激發出更多理論與實務間的思考火花。
-
Q:請問講師會如何來進行課程呢?
課程將會以講授與討論並行的方式進行,前 1.5 小時講師會根據當週主題講授,但期間若有任何問題都可以隨時提出,後半小時為提問、討論,甚至是回應的時間,歡迎學員踴躍發言。此外,課程結束之際,會讓學員帶幾個問題回家,以利複習當週所學外,也有助於將理論與實際生活有更好地結合與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