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造成股市大騷動的電玩零售商 GameStop (以下簡稱 GME)股價暴漲事件,使不少社會民眾開始關心金融相關議題。一方面,這起事件造成很多百萬富翁的不爽,並指控為一場金融民粹的反撲。另一方面,網路上越來越大的聲量也激起一群憤慨的民眾,共同參與這場對抗華爾街大鯨魚的「聖戰」。
整個事件簡述如下:美國 Reddit 的鄉民在 r/wallstreetbets(以下簡稱 WSB)版中,因長期不滿避險基金 (hedge funds) 利用做空賺取利潤的投資手法,呼籲民眾買進被他們看衰許久的遊戲股 GME。 沒想到不到幾天的時間,GME 的股價從原本的不到 18 美元飆漲到最高點的 483 美元。故事還沒有結束!幾天後眾多網路證券商如 Robinhood 隨即宣布禁止買入 GME ,導致股價又大跌超過 50% 。可想而知,此舉更是觸怒更多鄉民,甚至連馬斯克 (Elon Musk) 都在 Twitter 發表整個事件的不公。直至今日這個話題仍持續延燒, WSB 的影響力也擴及至其他股票,相似的劇碼不斷上演。
從這次令人震撼的事件中,我們不只深刻認知到金融市場的極大變動性,或許也能進一步思索:金融交易本身具有什麼樣的哲學意義?在這世代與階級的對立與抗衡背後,隱藏著什麼樣的倫理議題?這篇文章將從投資行為本身的倫理學開始探討,再進一步分析散戶和避險基金兩種投資方式的道德差異。最後,我會企圖為鄉民的憤怒與復仇行動找到合理化的原因。
錢滾錢的投資行為道不道德?
現代社會中,用股票賺錢是個再尋常不過的事。但仔細想想,不用真正從事生產,只要坐在電腦前就可以靠買賣股票賺錢的行為,還真有點奇怪。這邊先不提股票市場本身牽涉的許多複雜的經濟學理論。我們倒是可以從馬克思的資本論,從「錢滾錢」的投資行為模式中,看出資本主義的運作精髓。
馬克思用上述理論作為眾多批判資本主義的基礎。不過,不論是在資本主義盛行的臺灣,或是「聖戰」起始地的美國,我相信人們大致上會認同亞當斯密著名的觀點,並用以作為支持股市交易的基礎:那就是自由市場中「隱形的手」將使原本各自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導向對全體社會最有利的結果。
以下,我們將暫且接受「投資行為會造成有利於全體的結果,所以並非道德上所不允許的行為」的論點,以進行後續討論。不過,同樣為投資行為,避險基金資金量大而分散的長期投資作法,真的能和散戶的短線操作策略相提並論嗎?或者,它們本質上有些不同,須適用不同的道德標準看待?
散戶跟賭博沒兩樣?
在美國知名基金投資者 John C. Bogle 的書 The Clash of Cultures: Investment vs. Speculation 中說明,股東與投資者完全不同於投機者 (speculators) ——股東關心的是公司的長期發展,透過多方蒐集資料做出詳密的投資策略。相反地,投機者是將華爾街視為賭場,靠的是一顆夠大的心臟和異於常人的風險承擔能力。經濟學家凱因斯說道:
當一國的資本發展成為賭場各式交易的副產品,可能會發展得一團糟。
因此,如果要說賭博的投資行為不好,很可能是基於以下原因:它容易造成市場大幅的波動,無法反映它的真實價值,因而損害眾多人權益且又對全體社會有不好的影響,所以是不道德的行為。
WSB 的鄉民很明顯地屬於投機者。整個版都充斥著用戶針對不同股票的討論以及如何透過短線交易發大財。富比士雜誌更在文章〈GameStop 的啟示:投資並不是一場遊戲〉中明確指出日內交易者 (day traders) 是將整起事件看做一場機會與命運的遊戲。若沒有 WSB 的鼓動,處於凋零的電玩零售產業且又適逢疫情嚴峻考驗時期的 GME ,怎麼說也不可能擁有 300 美金以上的實際價值。但是,他們的作為卻令避險基金蒙受龐大的損失(Melvin Capital 光是一月份就因 GME 損失超過 50% 的營收)。
不過,案情並非如此單純!
到底是誰在摧毀股市的村莊?
事實上,這群義憤填膺的鄉民購入 GME 行動背後的動機,除了賺取利潤之外,還有一大部分是對於避險基金長期以來操弄股市的怨恨。散戶看破了避險基金企圖藉由下跌的股價買回股份以賺取差價的事實。再者,散戶和避險基金本身就存在著知識上的不平等——相較於大規模的避險基金,散戶較難擁有足夠資訊做出理性的市場判斷。此外,他們也較欠缺所需的相關財務知識,因而成為交易市場中的弱勢。
另外,避險基金操作者憑藉龐大的資金規模和影響力,對市場造成的不穩定性必定遠大於這群鄉民。事實上,已有不計其數的公司就是因為避險基金類似的看空行為導致破產,也間接令眾多散戶在一瞬間一無所有、流落街頭。許多專家也將 2008 年的金融海嘯成因指向這群握有權力的投資人。
因此,在這樣的條件下,避險基金者的投資行為同樣造成市場不穩定,為不道德的行為。再者,他們一直以來的市場優勢和與散戶投資者的不對等關係反而使其更容易令外界感到厭惡。可想而知,當億萬富翁 Lee Cooperman 在 CNBC 中嚴厲指責這場「對有錢人的攻擊」時,他無法得到社會同情心的事實也是可預見的事。
是擾亂市場秩序,還是決定市場走向?
如果我們要批評鄉民擾亂市場秩序而造成不穩定,我們可能會說:一切都是因為這群像賭徒的投資者將股票價格炒至遠高於其本身的價值。泡沫化的結果就是在不久的將來股價下跌,逐漸趨向它的真實價值。
股價會隨諸多外在因素波動,像是 GDP、失業率等等,但它的「真實價值」卻是取決於公司自身的實力。一般投資學者會認為,掌握真實價值所做出的理性投資判斷才會導出好的投資結果。因此,專家學者們設計出各式各樣的公式與模型,並盡量排除主觀性因素(像是直覺、沒有根據的預測等),力求透過基本面分析 (Fundamental analysis) 估計它的落點。真實價值常見的計算方式經常必須考量以下參數:資產與負債、現金流、發放股利、商業/獲利模式等。算出這個數字後,再將它與目前的股票價格相比,較高買入,反之則賣出。
然而,真的存在「不受外在因素影響」部分的真實價值嗎?假如有的話,我們又該如何從眾多模型中判斷最接近這個數值的計算方式呢?實務上,這些有趣的問題並不好解決。金融哲學家喬治·索羅斯 (George Soros) 在其著作 The Alchemy of Finance 中,提出著名的「反射理論」 (reflexivity) ,揭示市場機制的複雜性。
- 因為預測而造成原本應不會發生的事件。
- 因為預測而預防原本會發生的事情。
索羅斯在與 Financial Times 的訪談中,又對反射理論做更詳細的解釋。他認為在社會中,人的理性思考是為了發揮兩項功能:理解社會運作方式,以及企圖改變社會成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他稱前者為認知功能 (cognitive function) ;後者為操弄功能 (manipulative function) 。現實社會與思想認知是透過這兩種功能產生相對的因果關係——現實社會影響我們的認知,而我們的認知又影響現實社會。
若我們將對現實社會的認知(預測)導出一個模型,再將預測對社會的影響導出另一個模型,我們會發現,前模型的應變數(預測結果)是後模型的自變數,反之亦然。由此可知,在這種情況下不論是我們基於社會各種客觀事實所做出的預測,或是因預測所採取的理性策略,都會有失精準度。
換言之,股票市場的反射性在於:投資者因為眾多外在因素預測公司的真實價值高於股價,因而購入股票、注入資金後,行為本身又造成股價變得更高、更受外界看好,所以公司借貸將更容易、營運也會更順暢、利潤更高,進而提升整體的內在價值。相反的,當避險基金刻意透過龐大的影響力看空 GME 、大量賣出股票的同時,也令它變得更加寸步難行,最終難逃走向破產的命運。
結語
總結來說,我們可以說鄉民的軋空報復合理嗎?可能吧!雖然雙方都對市場造成動盪,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比較像是一場「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遊戲。當然,我們不能忽略其中也有一大部分的鄉民純粹是為了跟風賺一波,或是因為覺得有趣而參與。不過可以確定的是,相較於避險基金明顯以賺錢為首要目的, WSB 的行為動機又摻雜了一部份市場相對弱勢族群想要對抗大權者的正義感——想要嚴厲譴責那些避險基金完全將他人的錢視為替自己謀利的手段。
好啦!就算我們不仔細探究雙方的動機好了,透過上述的理論說明和分析,我們也會發現基於「擾亂市場機制」,或是像麥可·貝瑞所說的「(散戶行為是)不自然、瘋狂、危險行為」等說詞來批評對方,都不是什麼好的理由。可以肯定的是,整件事情造就了不少茶餘飯後的話題,身為局外人的我正抱著一桶爆米花靜待下回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