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尤太裔哲學家、文化評論家與作家。折衷主義思想家,結合了德國觀念論、浪漫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與尤太教神祕主義,對美學理論、文學評論與歷史唯物論造成了持久與重要的貢獻。
作為哲學家與批判理論家,班雅明的重要性可以用他多樣的知性影響力以及思想的持續創作力來評估。雖然他主要被認為是一位文學評論家與作家,其作品的哲學基礎卻日漸獲得認可。這些作品對於阿多諾認為哲學對當下的實在性或適切性的想法有決定性的影響 (Adorno 1931)。在 1930 年代,班雅明努力發展一種政治導向、唯物論式的美學理論,大大激勵了法蘭克福學派與馬克思主義詩人、劇作家布萊希特 (Bertolt Brecht) 兩者。
他的作品集很晚才面世,決定了也促成了英語世界對其作品的接受度。(有兩冊選集 1955 年在德國出版,直到 1972-89 年全集才面世,從 2008 年開始產生出一份長達 21 冊的評論集;英語文集首先在 1968 與 1978 年出現,在 1996 到 2003 年間則有了四冊的《選集》(Selected Writings))一開始大家是以文學理論與美學的脈絡來接受班雅明,直到二十世紀末的幾十年間,其思想的哲學深度與文化廣度才開始獲得充份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