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中的「絕地天通」
臺灣著名的遊戲公司「大宇資訊」,旗下經典遊戲《軒轅劍》系列,已經出品了十三部作品,其中第十二部作品《軒轅劍外傳:穹之扉》的故事背景,就是建立在中國上古時期「絕地天通」的神話故事。
在遊戲的故事中說道:
軒轅劍為上古十大神器之一,原為天界之劍,曾斷裂為二,由黃帝藉天帝之女真身之高熱重鑄。劍成後,天女失蹤,天帝竟大開天門,令生靈皆可入天界取得神力,以協助尋找愛女。從此巫教起,鬼神興,妖人混,天下亂……為了杜絕天帝大開天門而引起的人間禍亂,顓頊帝命人進行「絕地天通」的陣法,斷絕天地之間的聯繫。
天帝為了尋找愛女,大開天門,讓凡夫俗子都能進入天界取得神力,但卻被有心人士利用,藉由在天界取得的神力,禍害天下蒼生。在那時代的人間統治者,顓頊帝為了阻止這樣的危局,所以命令他人使用上古神器,進行絕地天通的陣法,將天門大關,使得凡人不再能進入天界,天下也終於回歸平靜。
筆者第一次接觸到《軒轅劍外傳:穹之扉》,其實只留意到故事背景是顓頊帝的年代,雖然也注意到故事有「絕地天通」的陣法,但以為只是遊戲的劇情而已。直到閱讀勞思光的《新編中國哲學史》,其中確實提到有「絕地天通」的文獻記載,筆者才意識到原來這段故事不是遊戲編劇自己創造的。也因為這樣,筆者對中國上古時期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
希望透過本文的介紹,讓大家更明白絕地天通的故事。此外,也會延伸討論宗教改革與巴別塔的故事,以對比中國思想中的天人關係。
文獻中的「絕地天通」
顓頊帝乃是「三皇五帝」當中的「五帝」的一員。所謂的「五帝」,若依照《史記》記載為:黃帝、顓頊、嚳、堯、舜五人。在血緣上,顓頊帝是黃帝之孫,因為「黃帝生昌意,昌意生顓頊」。但是《史記》並沒有顓頊帝進行「絕地天通」的故事。
絕地天通的故事,首見源自於《尚書.呂刑》:「乃命重、黎,絕地天通」,也就是天帝命令重和黎二人進行絕地天通,但是《尚書》的記載過於簡略,不知道天帝要進行絕地天通的確切意義。
後來的《國語.楚語》卻對於「絕地天通」有詳細的說明,此作為後來理解「絕地天通」的參考依據。《國語.楚語》記載,楚昭王詢問當時的國師觀射父,古代有絕地天通的事蹟,如果此事沒有發生的話,是不是一般人就能夠進入天界呢?
對於楚昭王而言,他好奇的是我們能不能「登天」,但是觀射父則回答:此種心態實為一個大問題,因為顓頊帝就是為了不讓常人能夠隨意登天,才封住通往天界的道路。
觀射父說道:
在古代治世當中,與上天溝通的有固定的神職,男為覡,女為巫,神職都是受到專業訓練,所以對於上天都是絕對的恭敬。當時的人間對於上天的祈求,或是上天對人間的啟示,都是透過神職人員進行溝通,所以百姓與神職人員各安其份,而不失秩序,成為一個「民神不雜」井然有序的天下。
然而好景不常,後來遇到「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九黎是指蚩尤為首的東夷部落,由於九黎將獸類圖騰視為信仰,延伸出各種獸類的不同信仰,使得神祇的溝通,從專業的神職人員,變成一般人皆能進行溝通,也就是人人皆是巫覡,造成「民神雜揉」的亂世。
但是「民神雜揉」會造成什麼問題?學者勞思光指出「民神雜揉」造成兩大弊病:第一個是宗教的莊嚴性喪失,第二個是人民不再從事生產,只求祭祀。
除此之外,在「民神雜揉」的過程中,因為任何人都可以與天溝通,所以任何人的想法都可以是上天的啟示,這樣就會形成所謂的道德的相對主義 (Moral Relativism) 。所謂的「道德的相對主義」,是指文化之間的風俗習慣或信仰之差異,而演變出不同的行為規範,由於風俗習慣或信仰的不同,導致行為的規範可能出現對立的情況。著名的哲學家休謨 (Hume) ,曾經指出在當時窮鄉僻壤的瑞士,由於貧窮的緣故,所以不鼓勵消費;而繁華富裕的倫敦和巴黎,由於富足的緣故,所以鼓勵消費。換句話說,如果瑞士人在倫敦生活,則會跟倫敦人一樣,將消費視為美德;而如果倫敦人在瑞士生活,則會跟瑞士人一樣,將不把消費視為美德。因此,休謨斷定地說:「有些道德是為了應付人類的環境與需要所採用的人為措施或設計。」
顓頊帝面對九黎造成的亂世,對南正重司與火正黎司下達命令,讓他們進行「絕地天通」的計畫,由南正重司掌管對天的溝通工作,而由火正黎司掌管對群巫的管理工作。於是,顓頊帝才平定「民神雜揉」的亂局。
「絕地天通」象徵的思想意義:政教的改革
依現今的觀點,顓頊帝進行絕地天通的計畫,主要是進行「宗教革新」、「政治改革」,雖然此兩者在上古時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但我們大體上還是可以分開來討論。
絕地天通當成是宗教革新,主要是學者徐旭生提出,其認為顓頊帝進行絕地天通,並非是神話故事,事實上,這代表一場宗教性的改革,由人人皆可以成為巫覡的情況,轉至人與神的分離。由於在「民神雜揉」的時期,一般的尋常百姓都可以成為巫覡,但是尋常百姓本身還有自己的職業,例如像是農民、牧民,這些從事基礎民生的職業。若這些農民或是牧民都跑去當巫覡,那麼部落的生活品質就會下滑。所以顓頊帝將人神二分,使得尋常百姓不再能從事巫覡,巫覡的工作轉由顓頊帝和南正重司代替。因此,我們簡單理解「絕地天通」是一種宗教的集權改革。
絕地天通當成是政治革新,主要是勞思光提出。這一點其實可以在宗教改革上看得出來,既然與天的溝通變成顓頊帝一人負責,顓頊帝無疑就變成天的唯一代理人,於是成為當時候部落氏族之間的共主。因為在中國的上古時期的部落,可以分成華夏部落、東夷部落和苗蠻部落。絕地天通的故事發生在華夏與東夷部落之間,華夏的代表人物是黃帝,而東夷的代表人物是上文有提到的蚩尤。黃帝與蚩尤在著名的大戰「逐鹿之戰」後,促使華夏與東夷兩個部落開始進行融合,但因為兩個部落的信仰的差異,一直無法使得兩個部落相處融洽,所以顓頊帝進行「絕地天通」的改革,讓兩個部落的政權才能統一。
絕地天通與宗教改革
有趣的是,西方歷史上著名的宗教改革 (Reformation),其發展的進程卻與絕地天通的宗教改革相反。在十六世紀以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為首的宗教改革派,面對的是天主教會的長期腐敗,像是天主教會為了十字軍東征,大量販售贖罪券,讓人付出一定的錢財,換到上帝赦免的資格。但是馬丁路德認為上帝對於人的赦免,無須透過神職人員販賣的贖罪券,而是透過自身內心虔誠的信仰,即對於上帝的絕對信念,就能夠得到上帝的赦免,此即是著名的「因信稱義」,因此,人們無須花費錢財購買贖罪券。
然而,兩者卻又同樣標示著「人神權力的分離」。在宗教改革中,天主教的神職人員有赦免我們罪惡的權力,但這個權力在新教看來,實屬於上帝,而非是神職人員,故而神的權力與神職人員的權力分離;在絕地天通的故事中,一般人不再成為巫覡,即不再有權力能直接跟天帝溝通,故而人神權力分離。
絕地天通與巴別塔
在基督宗教當中,有另一個故事,跟絕地天通類似,即是「巴別塔」的故事。在《創世紀》中記載著:
諾亞一家在大洪水之後,繁衍無數的後代,這些後代在一大片的平原上,建造他們的城,為了使他們不要分散在世界各地,所以他們打算建造一座「通天的塔」,讓他們無論在何處,都能以這座塔作為指引。由於他們都是諾亞的後代,所以他們使用同一個語言,於是建造這座通天的塔就顯得易如反掌的,但他們群心合力的行為,卻驚動了耶和華,耶和華認為如果他們人類把這座塔蓋起來,那就再也沒有什麼事情是做不到了。因此,耶和華打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最終,這座通天的塔再也蓋不起來,而被稱為巴別塔。
不過,德希達沒有比較巴別塔和絕地天通的故事。學者林安梧曾經對於這兩個中西方重要的故事進行闡釋,他透過「存有的連續」與「存有的斷裂」說明絕地天通和巴別塔的差異。依照林安梧的看法,絕地天通並非真正的天人分離,絕地天通的「絕」並非是斷絕的絕,而是一種絕限的絕。筆者認為林安梧的說法其實不太清楚,依照筆者理解,我們可以透過康德 (Kant) 對於超越 (Transcendental) 和超絕 (Transcendent) 一組詞語的區分進行理解。所謂的「超越」,即是指其本身非是經驗,但可以且限於應用在經驗範圍中,使得經驗成為可能的;所謂的「超絕」,則是指其本身逾越了經驗的應用範圍,企圖去指涉那些經驗之外的可能,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超絕的空間裡,理性無力飛翔。
換句話說,「超越」即是指凌駕於經驗之上,雖不屬於經驗的一部分,但本身能使經驗成為可能,而「超絕」是指在一切經驗之外,且完全隔絕一切經驗。也就是說,依照林安梧的看法,絕地天通的絕應該就是指超越,而非是超絕。而林安梧認為巴別塔的故事則是象徵著存有的斷裂,此即是真正的天人二分。我們也可以按照超越和超絕一組詞語理解,依照此意,巴別塔象徵的是天人的超絕。
絕地天通與天人關係
其實「絕地天通」的故事,也突顯中國思想當中很重要的觀念,即是「天人關係」,究竟天與人關係是二分,還是一。對於天人關係的關注,是中國思想家一直得處理的終極課題。但由於這個觀念牽涉理論層面相當複雜,所以筆者只能先簡單交代。
儒學對於「天人關係」最著名的討論,莫過於北宋時期的儒者張橫渠和程明道。由於張橫渠是「治易」的大家,所以相當受到易傳的影響的,易傳當中即有一段話說道:「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所以張橫渠對於天人的關係,即是天人合一。我們可以簡單說,此合一即是人透過實踐道德修養工夫,以期合乎天道的法則。但張橫渠的看法,後來被程明道反駁,程明道說道:「天人本無二,何必言合。」,也就是說,當我們說天人合一的時候,其實已經預設天人二分,故而才需要「合一」,因此,程明道認為天人關係即是一,而非是二分。
結語
總而言之,顓頊帝進行「絕地天通」的事蹟是否為史實,或是純粹的神話故事,現今仍無法確定,但是我們可以看到「絕地天通」的意義,不只是一般的故事,「絕地天通」除了象徵著當時候不同部落之間的融合政策之外,亦能跟西方重要的歷史故事比較,藉此明白古代思想共有的特色,且透過絕地天通的「絕」一字的探討,讓我們思考超越和超絕的不同意義,也觸及到中國思想中重要的天人關係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