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特.迪士尼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美國人。
這句話不是我說的,而是出自於德國法蘭克福學派哲學家狄奧多.阿多諾 (Theodor W. Adorno)。
回歸正題,阿多諾為什麼會對迪士尼做如此強烈的批判?我們可以從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看出端倪,尤其是充斥身邊的文化與藝術。但在說明文化藝術之前,先談談人們的休閒時光。
為什麼要研究人的休閒?
我們每天至少花八個小時工作,在這當中承受馬克思所說的「異化」過程——人類的本質具有許多面向與潛能,可以透過多樣的活動發展興趣並感受到與社會的精神連結。然而,當今資本社會的目的僅在滿足公司利潤和效率的最大化,使各個勞工變為支持大企業運作的小螺絲釘,犧牲了自我的多元性以及自主權,使個體與自我及全體人類的「類本質」 (Gattungswesen) 分離。
但是,即便是認同自己根本就是社畜的人,大都還是會賣命工作。如果問他們,很可能得到如下的回答:
上班就是為了賺錢啊!雖然工作時無法真正做自己,也不覺得對公司的付出對全體人類有什麼貢獻或是得到自我成就感,但是我下班就自由了。可以看電影、吃大餐,周末還可以去逛街或郊遊。不然你有種不要去工作啊,等你餓死再跟我說好了!
這樣的態度造就許多人認為資本社會有缺點,卻仍是最好的制度。於是,現代人的生活被區分成工作與休閒時間。工作中或多或少受到異化,但是賺來的錢可以花在各式各樣的休閒活動中,例如影視、音樂、書籍等。
簡單來說,我們的生活組成就是工作、消費、工作、消費,日復一日。想要反駁的話,試想剛認識他人必須自我介紹時,你說的不外乎是:姓名、工作、興趣,而你的興趣大部分都是藉由你如何消費所決定。
上班工作,下班看電視──我們被同質的文化綁架了嗎?
意識到這樣的社會,阿多諾和霍克海默開始針對人們的閒暇時間進行研究,並在 The Culture Industry: Enlightenment as Mass Deception 這一章中對其強烈批判。
法蘭克福學派並不否定啟蒙理性中科學知識及科技發展的重要性,也承認它造成人類社會文明的進步。然而,啟蒙理性(尤其工具理性)雖然使人類漸漸脫離以往的宗教信仰,卻改而崇尚資本主義下的商品拜物教 (Commodity fetishism) ,將生命的意義或自我認同與價值寄託於購買特定的商品,就如同尚未啟蒙時人們寄託於神明或特定信仰一般。
在上述工具理性的霸權下,生產者將消費者按照特定消費能力、偏好等歸類,再透過標準化的製作流程製造、販賣標準化的商品。當這樣的模式應用在藝術人文時,就成了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所批判的文化工業。其生產者也是將文化產品及消費者歸類,並依據利益最大化的原則,生產出迎合社會大多數人的內容。再能夠透過電視廣播、網路等方式大量複製。因此,大眾文化開始也將文化商品分類,例如:偵探小說、愛情小說、動作片,懸疑片、龐克樂、流行樂......。
以現代例子為例,看看 2019 年電影票房排行名單,前十名分別為《復仇者聯盟:終局之戰》、《獅子王》、《蜘蛛人:離家日》、《驚奇隊長》、《玩具總動員4》、《小丑》、《阿拉丁》、《冰雪奇緣2》、《玩命關頭:特別行動》、《挪吒》。
不難發現這十部電影中,有七部都屬於迪士尼製片。暫且擺脫這項事實,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想要告訴我們的是:文化工業因應市場需求,使消費者的選項變得單一,而且完全脫離藝術的價值!以上就有五部續集、兩部改編舊有卡通的真人電影,但是劇情卻沒什麼創新的電影。不可否認的是,我們會去看它們,大都為了聲光特效,而且不需要動什麼腦(也就是俗稱的「爽片」)。特效讓我們無時無刻不沉浸在快感之中。不隱瞞讀者,名單上的電影我自己就看了七部。
這也是為什麼,阿多諾和霍克海默會說,當我們在讚賞一部電影時,所用的詞彙都是一些細節或些微的差距,像是「特效很好」、「演員表情很逼真」等,因為一部電影與他者的差別就僅在於這些旁枝末節。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藝術作品應該扮演的角色?霍克海默在文章 "Art and Mass Culture" 中解釋:
(Art should make men) conceive of a world different from that in which he lives.
(藝術應當讓人)構想出一個不同於人所生活的世界。
也就是說,我們透過藝術,去想像一個全然不同的現實,並藉之獲得啟發。不管是勞工階層的角色,或是社會對女性的期待等,藝術是一個媒介,使人們能夠發現現實生活不合理之處,也是通往真正解放與自由的管道。不過,文化工業徹底摧毀這個特質,原因是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同時,大眾/流行文化剝奪了藝術自主性中的「無目的」的特質,使得藝術的交換價值 (Exchange value) 完全取代其使用價值 (Use value)。簡言之,現代大眾文化已經全然剝奪藝術該賦予人們發揮想像力以及自發性的反思能力。
Pleasure always means not to think about anything, to forget suffering even where it is shown. Basically it is helplessness. It is flight; not, as is asserted, flight from a wretched reality, but from the last remaining thought of resistance.
快感意味的是不需要想像任何東西,並且忘卻痛苦。基本上它就是無助感。它是逃避,但卻不是表面上所顯示對現實社會的逃避,而是逃避最後一絲批判思考的能力。
文化工業僅反映人類現實的狀況和慾望,卻沒有反映出一個創新的想像和不一樣的可能。這可以說是資本主義對於全體人類社會的壟斷。在看英雄電影的時候,不管是《復仇者聯盟》,或是《黑豹》、《蜘蛛人:離家日》等,傳遞的訊息都是:那些想要建構全然不同的社會制度的人都是反派(試想欲殲滅一半人口的薩諾斯,或是黑豹的宿敵 Killmonger),而最終獲得勝利的都會是維持舊有秩序的英雄,或是百萬富翁,抑或有權有勢的人。簡言之,文化工業已全然反映現實生活對於資本社會的虔誠信仰。
我就是想看爽片,錯了嗎?
試想一個剛從公司上班八小時回來,連自己煮飯都沒有力氣只好叫外送的人,現在突然問他:「你想要精心閱讀一段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還是打一場高畫質的《決勝時刻》?」或是「你想要花三小時看一場芭蕾舞名劇《天鵝湖》,還是聽三個小時的流行音樂播放清單?」我自己十次裡有九次都會選擇後者。而其他人的回答,大概也會像這樣:
我上班工作真的很累,回來還要叫我花費腦筋享受「真正的藝術」嗎?這要求太高了吧!
由此可知,可怕的並不是文化產業的本質已經與藝術應發揮的價值相去甚遠。可怕的是:我們早就都知道這項事實,卻持續追求它。
The triumph of advertising in the culture industry is that consumers feel compelled to buy and use its products even though they see through them.
文化工業的成功在於,消費者會甘願對於這些文化產品買單,即使已經看穿文化工業的本質。
我們追求很厲害的特效,或是即使知道歌曲大概會講什麼樣的愛情、電影什麼時候會高潮、英雄如何勝出等,卻仍喜愛花錢沉浸於這些短暫卻富有滿足感的娛樂。這些正顯示資本主義社會對於維持現有制度的成功,卻無助於創新的思維、追求被壓迫者的自由與解放,而落入另一種集權主義之中。
我們即使知道有很多可以改善的地方,卻仍然接受那些文化工業帶來方便的快感,享受次等的幸福。我們或多或少知道自己在工作時候是受到壓抑的,但是在消費的過程中,這些不需要耗費思辨能力的商品,已經足夠讓我們甘願隔天早上起床,再去上班承受「異化」的過程。換句話說,即使對於這些文化工業的限制有意識,卻沒有真正改善壓迫的行動,就是更加強化工作、消費、工作、消費這樣資本社會無可避免的模式,而不管處於何種模式,我們早已失去真正思考創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