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一個政治哲學家的公共哲學嘗試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一個政治哲學家的公共哲學嘗試

《政治時差.時差政治》書評
政治時差與時差政治,是葉浩對臺灣政局的病理診斷,而他提出的解方則是融合柏林與鄂蘭的多元論與共和主義。本書內容就是以時間與政治的關聯性為主題,但實際書寫則圍繞著隱藏於各種政治爭議背後的史觀、集體記憶、...

您在這裡

難度:
2

你是否曾經想過,你為什麼無法與不同政治立場的人,用相對理性的方式討論時事呢?你是否也曾納悶,為什麼不同政治立場的親朋好友之間,面對同一個事件的新聞,會有如此不同的想法與反應?對於政治,不同族群、社群,甚至是臺灣之外的人,彼此之間的認知差異之大,甚至讓人懷疑,雖然我們都在臺灣一起過著生活,但大家根本就像是生活在不同的時空中?最終,你開始納悶:是不是只有你的真相和我的事實,談相互尊重與理解根本是個比哲學還要不切實際的想望?

政治大學政治系教授葉浩在 2024 年出版的《政治時差.時差政治:敘事共時性作為民主政治的一種想像》(以下簡稱《政治時差》)能夠解答你上述的疑問。本書也提供了他從當代政治哲學的理論資源中萃取出的方法論與實踐態度,來應對這個不只在臺灣、也在各個民主國家正經歷的社會極化問題。當然,前提是讀者真心想要與不同政治立場的人達成相互理解。

一本回應臺灣政治現實的書

政治時差.時差政治
政治時差.時差政治:敘事共時性作為民主政治的一種想像
作者在這本書想要實現的目標可說是雄心壯志。某程度上,是以一種相當正面的方式,回應了一般大眾對哲學家的期待:針對人們的政治生活提供哲學的反省智慧。作者將他熟悉的柏林鄂蘭的政治哲學理論,應用於臺灣政治現況,希望藉此實現「改變臺灣目前政治局勢所陷入的僵局」。他認為造成臺灣多數政治問題的原因來自於「時差」。「時差」這個字翻譯自法國哲學家德希達創造的字 "difference",原本指的是作者與讀者之間,甚至是作者本人也可能在不同時間軸線中,對於同一作品的理解形成作者與讀者之間、作者與作者之間的差異。

放在政治哲學脈絡的實際案例來說,譬如把中國視為祖國且期待光復大陸的臺灣人,以及希望切割中國、期待實現臺灣獨立的臺灣人,即便他們都認同「民主」和「自由」,但由於這兩群人處在不同的政治時間中——前者處在反攻大陸的政治時間當中,後者則處在臺灣自我覺醒的政治時間中——造成了他們之間極難化解的歧見。這是因為他們各自活在自己所想像與認同的歷史脈絡當中,彷若處於兩個不同時間軸線,平行而沒有交集。這樣的「時差政治」讓不同世代、不同族群、不同社群的公民彼此,由於無法克服時差帶來的問題,造就許多無法用簡單方式來解決的政治現實。

而根據葉浩的看法,臺灣由於複雜的歷史文化發展、不同時期的殖民歷史,以及在這些不同階段與時期所引入的、來自臺灣本土之外的政治觀點(譬如奠基於「西伐利亞主權體系」的西方主流政治理論、隨國民黨來台而引入的新自由主義、還有帶有儒家色彩的聯合國人權宣言……等),造成了臺灣島上錯綜複雜的政治問題。這些先後於臺灣落地的政治理論,有些被臺灣人遺忘、有些被不同族群繼承,但卻因為「水土不服」造成應用上的落差,作者稱之為「政治時差」。

政治時差時差政治,是葉浩對臺灣政局的病理診斷,而他提出的解方則是融合柏林與鄂蘭的多元論與共和主義。本書內容就是以時間與政治的關聯性為主題,但實際書寫則圍繞著隱藏於各種政治爭議背後的史觀、集體記憶、歷史想像等更具體的層次,尤其是時間維度的元素如何能凝聚一個政治社群並形塑集體認同的相關議題上。1

用多元與共和式民主來解消時差

Isaiah Berlin
Isaiah Berlin (1909–1997)
在本書中,作者明顯受到柏林的政治哲學影響,以價值多元為前提,承接了柏林的多元論觀點,反對各類型的一元論觀點;與此同時,作者也深入反省了西方傳統政治哲學發展而來的國家政體觀——一種根植於基督教神權自然法的國際法——以及從霍布斯的社會契約論發展出來的當代憲政主義與民主制度為基礎的政體:也就是一種對外不承認更高主權,互不干涉內政的主權國家體制。然而在隨著然而《聯合國憲章》關於人民自決的條文與人權《兩公約》的出現,民族國家的概念讓位給了「人民意志」。

在這樣的政治哲學背景與前提下,本書主要關切的哲學問題是:「如何在化解時差與多元的認同時,避免讓民族主義情緒吞噬了真正的文化與生命力。」2而作者對此問題的回答,是借用柏林的方法論——多元蘊含了共存是最小共識,因此也蘊含了妥協折衷,以及援引鄂蘭的政治哲學洞見——提取她的「政治本體論」、「敘事共時性」等概念,主張:「當一群人願意共同生活在一起並相互肯定對方為同一個故事的成員」,他們就能夠活在一個專屬於他們的共同故事當中,才能構成一個不真空的政治本體,形成一個貨真價實的國家。3

須特別澄清的是,作者僅把柏林和鄂蘭的政治哲學中的一些重要哲學概念視為方法性的原則,因為他認為每個不同社群有他們自己的歷史、文化和政治脈絡,並不存在一種一體適用的作法,端賴該社群透過實際的政治參與、在相互理解與溝通的行動中,形成屬於他們自己所實踐出來、屬於他們的政治生活樣貌。

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在本書中貫徹了柏林的多元方法論,用來分析近來遭逢危機的民主制度、臺灣民主轉型中暗藏的毒瘤、轉型正義在臺灣的發展、與世界其他地方的相關比較,以及臺灣人最為關切的、與中國之間的和平議題。由於作者的多元論價值觀,因此在分析每個議題時,他都會探討不同政治群體對該議題的觀點,以及相關脈絡的歷史論述,引導讀者從不同角度來理解該議題的複雜性後,再帶入共和主義式的解方。舉例來說,在討論「轉型正義」的議題時,作者比較了不同學者提出的理論,並且考察了德國、南非與臺灣的文化與歷史,以及這些國家如何踐行他們的轉型正義,進而指出和解的關鍵在於「用新的意義框架來取代原本的認識框架」,以重建原本分裂的政治社會。

從本書的字裡行間,我們能感受到作者的深層呼籲:在臺灣的我們,只有透過共同參與敘事,才能克服威權遺緒,為我們自己開創屬於我們的政治新局,共同擘畫出沒有時差的未來,真正落實臺灣的民主。

本書的另類閱讀建議

雖然本書是為了回應臺灣複雜政治局勢而寫的書,但畢竟仍是一本哲學專書,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仍有些許哲學障礙。幸好,全書的章節安排井然有序,有利於不同哲學背景的讀者用不同方式來閱讀本書。

全書分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主要由學術期刊文章構成,是全書哲學技術性較高的部份;第二部份則討論國際民主危機的相關議題,雖然是時事題材,但由於涉及一些當代政治哲學理論,故仍可能對某些讀者造成輕度的閱讀挑戰;第三部份涉及臺灣島國上的政治評論,大多由發表在非哲學專業期刊之媒體上的文章所構成,文字親民,加上討論的議題多為與我們較熟悉的切身性政治議題,對臺灣讀者來說相當具有親和性,是全書最容易閱讀的部份。

因此,如果讀者沒有太多政治哲學背景,筆者建議可以讀完導論之後,直接先從第三部的文章開始閱讀,接著再看第二部與第一部,應該會比較容易消化本書。

公共哲學正時行

作者在本書中對讀者的邀請以及描繪的願景相當動人,具體地落實了「公共哲學」的理念。簡單來說,公共哲學是透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重建學院哲學與社會大眾之間的關係,譬如將學院哲學中的理論知識向一般大眾進行傳播、與其他領域的公民合作進行文化活動,或是哲學學者站在公民的角色上,積極發揮所長來解決所處社會中的問題。4

公民哲學
公民哲學
《政治時差》這本書無疑地實踐了上述幾個不同面向的公共哲學的理念,作者也在本書中坦承不諱他在公共哲學上的企圖心。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筆者不斷想起另一位嘗試實踐公共哲學的哲學學者鄧育仁。他在 2022 年出版的《公民哲學》與本書有極高的相似性,同樣是意識到臺灣社會的極化問題,同樣試著從他們專精的哲學領域中尋找可用的哲學理論資源,在書中誠懇地邀請公民們一起來思考、反省和面對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挑戰。

鄧育仁在《公民哲學》中,援引的是中國哲學中儒學所蘊含的主要概念「仁」及其實踐智慧,作為他的方法論,應用在分析美中國際關係、同性婚姻等案例。葉浩在《政治時差》則是援引西方政治哲學的柏林與鄂蘭,將其應用在臺灣當前幾個政治爭議,其所涉及的政治議題更廣、更多、也更切身。讓筆者最有感的是關於臺灣轉型正義以及民主化的相關解析。葉浩所提出的觀察角度相當具有啟發性,因為不管你的政治立場為何,應該都能透過作者所描繪的多種立場觀點,就算無法完全認同,也能夠從其提供的歷史脈絡描述和深入分析,達到某種程度的理解。

葉浩在本書中,不僅向讀者闡釋了他所運用的政治哲學理論,也示範了如何將抽象的哲學內容,以包容多元的態度,應用在發生於我們身上或身邊的政治事務上。這讓本書帶有強烈的公共哲學色彩,讓人讀來興致盎然。

結語

鄧育仁在《公民哲學》所提出的哲學觀點,引起學界相當多的爭議5,葉浩的《政治時差》才剛出版不久,後續若成為風口浪尖,應該也不會令人太過意外。然而,一般大眾對勇於提出政治哲學理論來處理臺灣政治的公共哲學嘗試,會有什麼樣的反應,才是筆者更為好奇的部份。這會不會只是這兩位哲學學者對公共哲學的浪漫想像?或許要讓子彈飛一會兒才能知曉。讓我們期待臺灣公民能夠閱讀本書、進而開始構築屬於我們這代臺灣人的共同敘事。

※ 本文為聯經出版邀稿。

與哲學交纏超過 20 年的資深哲學人。 小時候立志要成為科學家,但最後成為哲學教育工作者。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