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大多數人來說,愛情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份,只要看看我們的日常生活就知道——從古到今,有源源不絕的愛情詩歌、散文、小說。現代社會的網路上,我們也四處看得見許多人對愛情的討論或追尋,像是 PTT 或 Dcard 的男女版,或是各種交友軟體的氾濫等,都顯示我們對愛情的執迷。不過,你是否曾經想過,「愛情」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對它如此著迷,並投注那麼多心力?為什麼我們看似擁有的愛情卻經常失敗?我們不妨透過佛洛姆 (Erich Fromm) 在其著作《愛的藝術》中,探討他對於愛情的理論與批判。
注定孤獨的人
人類最深層的需要,就是克服分離性,並脫離自身孤獨的牢籠。
他在書中指出,身為理性的人,自我意識 (self awareness) 使我們能夠思索人生的過去與未來,進而了解在這短暫且終將一死的人生中,我們皆為孤獨 (alone) 且分離 (separate) 的個體。 就是這樣的人類處境 (human condition) ,使我們焦慮,積極地尋找消除上述孤獨與分離感的方式。而人類其中一種嘗試擺脫上述牢籠的方式,便是追求與他人的連結,也就是愛情。
投資自己就能找到愛情?——消費主義社會對現代愛情觀的影響
在探討佛洛姆所謂成熟的「真愛」是什麼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現代人對於愛情的看法。他提到,許多人往往將愛情看做是一種愉悅的感受,且獲得愛情有很大一部分是基於一個人的運氣。也就是說,我們將愛情看作名詞,並視為一種可遇不可求的東西。現實生活何嘗不是如此?我們經常聽到有人說「要如何『找到』真愛」、「如何墜入愛河」、或是「桃花運如何」等等,這都顯露出將愛情看作偶然發生在某人身上的事物,或是無法完全掌控,只能靠耐心等待而來的東西。
除此之外,我們的愛情觀也受到被消費主義滲透的近代資本主義霸權的社會所影響。佛洛姆指出,人們除了在勞動市場中受到異化而轉變為可量化的勞動力之外,就連愛情本身都被商品化了。也就是說,我們不僅是勞動市場中可等價交換的商品,還是「愛情市場」中的商品。
(現代人的)主要目標是使自己的技能、知識,和「個性組合包」能夠與具備相同意願的他人做公平且對雙方有利的交換。
舉例來說,不管是許多台灣老闆或經理人喜歡告誡的「聰明投資自己,不被就業市場淘汰」,或是市場上一堆號稱性別、愛情專家所謂「經營自我得宜,桃花自然就會來」的這兩種包裝自我的觀點,都是將人類商品化的呈現。我們好像經常認為,只要我努力健身、溫柔體貼、或是打扮得有吸引力、事業有成、家財萬貫等,就更容易找到那個能夠幫助我脫離孤獨的愛情。此外,我們更可以從網路上看到各式各樣的「徵友文」,像是「身高 178 、愛打籃球、工程師」,或是「設計師、喜歡遊山玩水、身高 168 體重 50 kg」等案例,都顯示我們為了尋求愛情如何積極包裝自己的方式。然而,難道追求真愛的過程就像買一雙實用又好看的鞋子,或是聘用一個有效率又聽話的員工一樣嗎?
對佛洛姆來說,這都顯示了現代社會的人們往往專注於如何「被愛」,而忽略了當作動詞的「愛」的行為,原因是我們都認為愛一個人遠比讓自己值得被愛容易許多。
「偽」愛情、「真」愛情——與斯賓諾莎談愛
佛洛姆藉由提出斯賓諾莎 (Baruch Spinoza) 的情感 (affect) 理論,將愛情的兩種面向相互對比。根據斯賓諾沙,情感分為主動 (active) 與被動 (passive) 二者,定義取決於行為者的動機。被動的情感為「激情」 (passion) ,而主動情感則為「行動」 (action) 。在行動中,人主導自己的情感;在激情中,人則是被情感奴役、牽著鼻子走且不自知。比方說,一個志在創作的人提筆寫小說為主動情感,而受貪婪心綑綁的小偷到處奪人財物則是被動的情感展現。
相對於共生性的結合,成熟愛情的條件在於保存他人的尊嚴和獨特性。……愛情使人脫離孤立與分離感,卻不妨礙人做自己並保留自我尊嚴。在愛情中矛盾的是,兩個個體融合為一,但又彼此分開。
由此可知,成熟的愛情並不是被動的「墜入愛河」式的愛情,而是主動的給予,並在此同時肯認對方的主體性和自由。
如何發展成熟的愛情——愛情作為藝術
這就是為什麼佛洛姆將愛情視為一種藝術,也是本書書名的由來。
作為藝術的愛情又是什麼意思?事實上,愛情的藝術無異於其他一般熟悉的藝術。假如你想成為好的雕刻家、音樂家,或是工程師,該怎麼做?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說,你需要熟悉一點雕刻/音樂/工程理論,並且必須花費時間與心力鑽研並實踐它。同樣地,愛情也是如此。佛洛姆列舉三項達成愛情藝術必須具備的能力:紀律 (discipline) 、專注力 (concentration) ,以及耐心 (patience) 。可想而知,缺乏紀律的人很難成為好的雕刻家、音樂家,或是工程師;懶散的人無法成就大事,沒有專注力或耐心的人也很難創作出好的藝術品。
書中更進一步指出成熟的愛具有四種基本性質:關心 (care) 、責任 (responsibility) 、尊重 (respect) ,與知識 (knowledge) 。關心指的是我們在乎愛人的成長與需求,責任代表我們對於愛人的需求的回應。為了不使責任感轉變為壓迫或占有,我們也需要對愛人的尊重,而不是使他成為服侍自我的工具。最後,知識指的是對於愛人的了解。因為唯有了解他人,其他上述行為才有其實踐上的意義。
結語
人們對愛情的渴望,可能受到消費性社會將一切商品化而更加濃厚。此外,機械式工作的勞動異化,又加深了現代人的孤獨與分離感。正因如此,我們更應該反思自己對於愛情的態度以及它對我們的影響。佛洛姆不僅揭開現代社會對於愛情觀的缺陷,也讓我們能用另一種角度看待愛情,並提供方法積極實踐它。當我們不再將愛情看成以交換和消費為目的的東西,而是一種藝術,我們或許更能從愛情中獲得身而為人的存在意義。
體驗的愛情是個持續性的挑戰。它不是一個靜止的狀態,而是不斷變動、成長、相互作用的。即使愛情帶來和諧或紛爭、愉快或悲傷,都沒有比這個根本的事實來得重要:那就是愛情中的兩個人從存在的本質中體驗到彼此。也就是說,他們是透過自我合一,而非透過逃離自我,來達成與對方合一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