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虛構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民族的虛構

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
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
建立在想像上的集體認同,如何成為現實的族群矛盾?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小坂井, 敏晶
    譯者: 林, 暉鈞
    出版社: 心靈工坊
    出版年份: 2024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以心理學實驗論證人如何虛構出民族認同,並化虛構的偏見為現實行動。
    ★闡述「虛構敘事」對於社會維繫的重要性,並透過社會學與政治哲學論述沒有「虛構」的共同體為何不能運作。
    ★以少數族裔的敏銳,指出多族群社會如何既包容異文化,又維持自身的主體性。
    ★顛覆認知,對族群議題頻繁衝撞的世界與台灣,深具啟示。

    歷史的謬誤,是形成國族的基本要素。──勒南(Joseph Ernest Renan)/法國哲學家

      為什麼希特勒是近代猶太人的凝聚建國的推手?
      為什麼阿拉伯人認為發現美洲新大陸是他們的貢獻?
      為什麼一百年後,所有日本人全都不是現今的日本人,日本人卻還是日本人?
      為什麼一世紀前的祖輩們犯下的戰爭罪行,後代如果們仍要負責平反、道歉?

    我們慣常地認為「民族」是由具共同祖先、血緣、文化的一群人所凝聚而成的古老共同體,但本書作者小坂井敏晶認為,「民族」這樣的共同體意識,其實建立在不盡符實的「虛構」敘事之上。

    心理學實驗證明,將人隨機分成兩個團體,人們就會傾向褒揚自身團體,貶抑異己;人們之間的偏見,沒有根據、缺乏省察,卻也演變成現實的社會互動。

    小坂井指出,「稱為民族的這種虛構」可能來自權力者的蓄意論述,或出於生存壓力而形成,但許多時候是人類心理認知機制不可避免的結果。這些機制暗伏於社會的表象下,人們需要它來維持群體運作,卻也因錯認虛構的民族為實體,不同族群間的隔閡、矛盾難以化解。

    小坂井是長年旅居法國的日本學者,異鄉人的角度讓他對民族論述的虛與實省察更加敏銳。他援引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以及政治哲學,探索共同體意識如何形成、傳承與彼此對立。我們將發現,民族具「同一性」的主體傳承是種錯覺,但只要相信,就會產生現實。我們既需要這樣的虛構來維繫彼此,卻也當知,任何對於自身與他者的看法都只是暫時的。如此,多族裔社會或有可能邁向既相互包容,又保有自身主體性的開方式共同體。

    小坂井敏晶迎戰種族歧視,繼續眾人未竟的旅程,拆解民族、人種概念的虛妄。從各國教科書如何打造民族神話、洗地隱惡揚善,到歐洲學界不敢碰的禁忌黑歷史,勁爆八卦絕無冷場。──盧郁佳

    作者簡介

    小坂井敏晶
    1956年出生於愛知縣。年少時曾想擔任曲棍球國手,受挫後流浪歐亞大陸,曾於阿爾及利亞擔任日文翻譯。後赴法國求學,1994年拿到法國國家社會科學研究所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巴黎第八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著作包括《放大:種族的虛構》、《擴展:責任的虛構》(千曲學藝文庫)、《人們如何評判他人》(岩波新勝)、《社會心理學講座》 (千曲淺尚)、《沒有答案的世界》、《Living》(升電社)、《神之鬼》(東京大學出版社)等。

    譯者簡介

    林暉鈞
    畢業於國立藝專,為國內知名小提琴家。醉心哲學與當代思潮,2011年起引介並翻譯日本思想家柄谷行人著作,已出版《倫理21》、《柄谷行人談政治》以及《力與交換模式》等多部,另譯有《高山寺的夢僧》、《革命的做法》、《孩子與惡》、《源氏物語與日本人》等書。

目錄

【推薦序】睡著也好醒來也罷:讀《民族的虛構》/盧郁佳
【譯者序】膚淺的前提,只能導向致命的錯誤:《民族的虛構》譯序/林暉鈞

序言

【第一章】民族的虛構性
【第二章】民族同一性的機制
【第三章】虛構與現實
【第四章】作為虛構故事的記憶
【第五章】共同體的紐帶
【第六章】尋找開放的共同體概念
【補論】虛構論

後記
文庫版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