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辯,從古希臘開始就奠定了與哲學敵對的立場。叔本華這本小書,真正的名稱其實是「永遠有理的藝術」。從書名就可以看出來,叔本華是充滿戲謔在寫這些詭辯三十八計,為的不是認真地教會讀者如何不顧真理地詭辯,反之,他的目的在於解構這些技巧,讓讀者知道當自己面對這些伎倆的時候,記得這些人只是看似有理,卻不講真理。
引文出自第三十一計的開頭,不同於多數詭辯技巧,此計說明的不是詭辯者如何積極說服,反之,說明的是當詭辯者無能力正面回應時,透過一些謙卑、自我嘲諷的態度,讓旁觀者反而認為詭辯者完全有理,是對方無禮又荒謬。這樣的伎倆,在現代社會中愈來愈常出現,上至政治舞台,下至大家日常生活。裝笨,在此變成了說服力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