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哲學家。理查·羅逖發展了一種獨特且具爭議性的實用主義派別,沿著兩個主要軸線展開。一個軸線是負面的——對他認為是當代哲學的定義性項目進行批判性的診斷。另一個軸線則是正面的——試圖展示出,若我們能擺脫有關心靈和知識的主流隱喻,可以有什麼樣的智性文化;這些隱喻是知識論和形上學傳統問題(甚至在羅逖看來,是當代哲學的自我觀想)的根源。
理查·羅逖發展了一種獨特且具爭議性的實用主義派別,沿著兩個主要軸線展開。一個軸線是負面的——對他認為是當代哲學的定義性項目進行批判性的診斷。另一個軸線則是正面的——試圖展示出,若我們能擺脫有關心靈和知識的主流隱喻,可以有什麼樣的智性文化;這些隱喻是知識論和形上學傳統問題(甚至在羅逖看來,是當代哲學的自我觀想)的根源。
羅逖批判的核心是《哲學與自然之鏡》(Philosophy and the Mirror of Nature, 1979) 中所提供的挑釁性論述。在這本書以及《實用主義的後果》(Consequences of Pragmatism, 1982) 收錄的相關論文中,羅逖的主要標把是知識作為表徵、作為心靈外部世界之心理鏡像的哲學觀念。
為了提供一種對比性的哲學形象,羅逖試圖整合杜威、黑格爾和達爾文的重要成就,並應用在一種綜合了歷史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實用主義之上。他在前兩本書中所刻劃與展示的後知識論智性文化,在後續的作品中有著更豐富的發展,如《偶然、反諷和團結》(Contingency, Irony, and Solidarity, 1989)、《哲學與社會希望》(Philosophy and Social Hope, 1999) 中收錄的大眾文章和論文,以及《客觀性、相對主義和真理》(Objectivity, Relativism, and Truth, 1991)、《論海德格爾與他者》(Essays on Heidegger and Others, 1991)、《真理與進步》(Truth and Progress, 1998) 和《哲學作為文化政治》(Philosophy as Cultural Politics, 2007) 中的四卷哲學論文。
在這些涉及廣泛知識領域的著作中,羅逖提供了一個高度整合、多層面的思想、文化和政治觀點,這種觀點使他成為我們時代最廣泛討論的哲學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