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道廣大,無所不包」
一部凝聚古人哲學思想和生活智慧的經典鉅作
《周易》,五經之一。相傳原是上古流傳下來的占筮用書,後來經過周文王的整理和孔子的演繹,才成為傳統文化中一部重要的經書。很多人以為讀《周易》可以卜吉凶、測命運,明白人生的究竟,所以都對它有興趣。但因為流傳已久,又沾上一些迷信的色彩,語言文字以及思想觀念都因古今之變、南北之異而產生了許多隔閡,對現代讀者來說,讀《周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要對《易經》有完整的認識,宜從易學史入手。國學大師吳宏一教授治學嚴謹,考究精詳,這本《周易新繹.通論編》正是從易學史的觀點,有系統地梳理《周易》的起源與演變、在哲學思想史上的意義,並參考古今學者的重要論著,分析說明歷代易學的流變及其所衍生的一些問題,層次井然、條理分明,使讀者能更親近這部古奧難懂的典籍,了解其簡易、變易、不易之道。藉由推天道以明人事,對於我們進德修業、做人處世、生活工作都有極大的幫助。
吳宏一
臺灣高雄人,一九四三年生。臺大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業,國家文學博士。曾任臺大中文系所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主任、中正大學籌備處顧問、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香港城市大學中文講座教授、北京大學人文基金高級訪問學者;曾主編教育部國立編譯館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並擔任臺、港、大陸等地多種學術期刊之編審顧問;曾獲美國學術交流基金會資助,赴美訪問一年,並曾擔任新加坡教育部海外華文顧問;曾獲臺灣國科會傑出研究獎、教育部詩教獎、國家文藝獎(文學理論類),香港研究資助局多次研究資助等。
已出版《清代詩學初探》、《清代詞學四論》、《清代文學批評論集》、《詩經與楚辭》、《白話詩經》、《先秦文學導讀》、《儀禮鄉飲酒禮儀節簡釋》、《中國文學鑑賞(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品)》、《溫庭筠菩薩蠻詞研究》、《作文課十五講》、《從閱讀到寫作》、《詩經新繹全集》,以及人生三書之《論語新繹》、《老子新繹》、《六祖壇經新繹》等專書三、四十種,學術論文約百篇。除研究中國文學及古代文獻外,也從事新文藝創作,出版過《回首》、《微波集》、《波外》、《合唱》、《留些好的給別人》等詩文集,作品曾被選入臺灣、韓國、馬來西亞等地語文教科書。
自序
第一章 《周易》有廣狹二義
一、《周易》一名《易經》
二、狹義的《易經》
三、廣義的《易經》
第二章 《周易》的名義
一、名義的幾種來歷
二、「易」即周朝之太卜
三、《易》即太卜之遺法
第三章 從「人更三聖,世歷三古」談起
一、春秋時代魯國的《易象》
二、戰國時代的《易》學概況
第四章 孔子與《易傳》
一、孔子與《易傳》的著述
二、後世對孔子著述《易傳》的看法
第五章 孔子六傳而至漢初田何的問題
一、《史記》、《漢書》的記載及其相關問題
二、以孟荀為例說明漢初儒門《易》學不止田何一系
第六章 漢初《周易》經傳的傳承
一、田何一系的傳承
二、漢武帝與漢代《易》學的發展
第七章 《易》學的古義與新潮(上)
一、漢初的「古義」六家
二、六家「古義」析論
第八章 《易》學的古義與新潮(下)
一、西漢中期以後的《易》學新潮
二、今文《易》學三家
三、「古義新潮」與民間緯書
第九章 《易》學的流派與分期(上)
一、《易》學分為象數、義理兩大流派
二、《四庫全書》論兩派六宗
三、關於《易》學史的分期
第十章 《易》學的流派與分期(下)
一、《四庫全書》論象數派
二、《四庫全書》論義理派
三、餘論
第十一章 《周易》的讀法(上)
一、以傳解經
二、以圖解易
三、他山之石
四、出土文獻
第十二章 《周易》的讀法(下)
一、象由數設
二、宋人圖書之學
三、河圖洛書
四、邵雍先天之學
第十三章 《周易》的基本結構與常用術語
一、卦形與卦名
二、卦序與爻位
三、卦辭和爻辭
第十四章 筮占的程序與方法
一、筮儀:蓍筮的程序
二、筮占的方法
三、餘論
附錄:《周易》歷代人物年里著作簡表
參考書目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