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德談利己主義
如果做了好事不能在社交媒體上炫耀,又有什麼意義呢?假使沒人讚美你,為何要行善布施?要是做了好事,一定要讓人看到!
歡迎各位踏入艾茵.蘭德 (Ayn Rand) 的「理性利己主義」(rational egoism) 世界。請盡情享受一切,並且(只要)關心自己。蘭德出生於二十世紀的俄羅斯,她認為人照顧自己是理所當然的。與任何人往來、採取行動或追求欲望時,應該看看是否有利於自己。某件事愈能滿足你的自身利益,你便愈有動力去做這件事情。
你會捐錢給慈善機構,因為這樣會讓你的朋友認為你是個好人。你會幫助鄰居修籬笆,因為你可能需要他在下一次狂風吹襲之後也幫忙你。如果你已婚,那是因為婚姻給了你想要的安全感、讓你感到幸福,或者你可以生育孩子。一切都是精心計算過的。我們有時要坐下來捫心自問:這樣做對我有何好處?從「理性利己主義」的角度來看,每一項行動都是根據它對你有何作用來判斷。
如果你的生活因某項行動而更糟糕,遵循這條路線就完全不合理。犧牲生命(蘭德認為,除非你有自殺傾向)總是不恰當的。簡而言之,一切都該從是否有利於你的角度(亦即它能給你什麼回饋)來看待。在蘭德的世界,每一次互動都像雙方根據法律簽訂的合約,人人都試圖根據理性替自己爭取最好的結果(當然,這樣仍然可能讓雙方都受益)。
因此,如果有人要你犧牲自己或放棄任何利益,問他們為何要如此要求你。把自己擺在其次,到底符合什麼理性?人既然擁有智慧,為何要放棄自己?
孔德談利他主義
你回家過耶誕節,家人都在另一個房間看電視。你四處翻找零食,發現一盒高檔巧克力被打開了,但只剩一顆巧克力。你最愛吃這種巧克力,但其他人也很喜歡。就在那一刻,你的內心成為利己主義和利他主義角力的戰場。哪個會贏?你會吃掉巧克力嗎?
法國哲學家奧古斯特.孔德 (Auguste Comte) 創造「利他主義」(altruism) 這個詞。他認為,人必須刻意堅定意志,才能勝過內心的利己主義。利他主義能夠獲勝,但前提是我們必須花時間訓練並加強它。
然而,孔德認為我們並非受制於生物本能,或者我們的驅動力某種程度是事先注定好的。人有不可思議的頭腦,足以超越或逃避遺傳宿命論 (genetic fatalism)。這就是為何我們的「性格」(或者稱之為「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表示人要互相照顧)似乎總不停激烈爭戰。這便是「我」對上「我們」的局面。
為了贏得這場戰爭,我們可以訓練自己去克服天生的利己主義,變得更加「關心別人」。其實,我們平時經常這樣做,好比多數人會替別人撐住門,讓他們進出。這樣做對我們根本沒有好處,卻能幫助他人。更重要的是,多數人根本想都沒想,每天都這樣做。可以透過這種方式將利他主義灌輸到腦中,使其深植於心。
對於孔德而言,這都不是小事。它牽涉所有人能否過快樂和「穩定」的充實生活。「只愛自己」的利己主義者鐵定會陷入「無法控制的興奮」,換句話說,他們會愈要愈多(一百年之後,叔本華呼應了這種情緒,請參閱第六二頁〈叔本華談無聊〉)。人礙於性格,只會關注自己永不滿足和善變的欲望。若想真正感到滿足,就要否定你的性格(個人主義),完全為某人或某事而活。完美來自於將我們的同情心投射到這個世界。
因此,如果你還在掙扎該不該吃那顆巧克力,務必忠於你更高等的人類能力 (human faculties) 。你根據直覺,就會想一口吃掉巧克力,但你能克制自己。你不是生物機器,被人隨意寫入程式,只想獲取你能得到的東西。心存利他主義,人就會更為強大,可以享受更深層的幸福。
※ 本文為麥田出版社提供之文摘,摘自Thomson, J.
(2022). 口袋裡的哲學課.
pp.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