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暐傑於〈一個漢語哲學場域中的特有種——「儒商」概念淺淺談〉中淺談儒商性格。此文有兩處值得深入探究,其一為,點出思想發展與地域必須扣連思考的提點,頗具新意,也的確值得儒學研究者思量。
曾暐傑提出,正因為地域的考量,因此在廣大幅員的中原土地上,不可能只生出一種經濟模型。靠山有靠山的經濟模式,靠海有靠海的經濟,而不同的經濟模式,其對於「儒商」的性格界定,就不能只依著「孟學」來以偏概全的確立下絕對正確。他進而提醒讀者,或許一直不受寵的「荀學」,其重視後天教化,提出「人性惡」的觀點,能更真實的點出「儒商」中「商」的本來面目——利,是不可能不計較的。
但比起「儒商」中「商」的本來面目為何,我更在意「儒商」中「儒」的特質是什麼?這是我認為曾暐傑此文值得深究的第二點。曾暐傑以王永慶為案例,點出「節儉」並非儒商的真實性格,而是墨家的學術標榜,後世人搞錯了,鬧出張冠李戴的笑話,還廣為後世信奉流傳。
儒商為什麼要加個「儒」字
但「儒商」中「儒」的特質是什麼?作者卻也沒明確點名之。
在此,我認為可以由宋明理學家程顥的〈識仁篇〉窺見。〈識仁篇〉言「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智、信皆仁也。」真正的仁者,知道自己與天地萬物同存一時空,在各面向的考量上會把外於己者一併考量在內,而體會義、禮、智、信不過只是「仁」不同面向的體現。假使有人不以「渾然與物同體」的思考方式來生活會是如何?簡單來說就是會片段的只求暫時性的方便,而這樣的生活方式往往是由一己之私出發的。
換句話說,當商人在商談利益時,若能把義、禮、智、信實實在在地實踐出來,並且明瞭自己與外物是渾然一體,無所切割的,就會在行事謀劃上多了「整體」、「和諧」的考量。
這樣的商人應當不是大家所熟悉的郭台銘、王永慶、馬雲、祖克伯……等等大家耳熟能詳的企業家。更多時候,是那些扎扎實實把商品做好的「隱形冠軍」 (hidden champions) 。
這些隱形冠軍的企業主對商品負責、對客戶負責,在追名逐利的同時,他們更在意的是「良心」這件事。因為有良心,所以會希望「對得起商品」、「對得起客戶」、「對得起自己」。這樣的商業方式很難爆紅,很難在第一時間取得大量獲利,甚至可能是個規模小的公司。這些企業往往是靠著口碑,靠得逐年累積的信賴,建立長遠的客源、穩固的訂單。然後,除非突發事件發生,才可能被不熟悉此領域的大眾知道他們的真材實料,才懂「退潮後,誰有穿褲子、誰沒穿褲子」。
結語
最後,回到作者的文章,他在文章最後認為儒商性格並非節儉,而是懂得需求與分配的調度。但在我看來,真正的儒商是什麼?我認為是在利益談判桌上,依然保有人與物「整體」、「和諧」、「良心」考量的商人,這才是儒商之所以冠上「儒」,而非單重「商」的原因。
而儒商的性格延續到當代,正是近年來企業所談的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企業社會責任所標榜的精神。
CSR 代表了企業不再只是追求利潤,而會思考到解決社會問題,與所屬社會、自然、人文共榮相處,將企業永續放在企業謀利之前:深信當一家企業與所處場域相處得宜時,企業的經營才能永續,如此,經濟發展也才可能永續。這才是真是的儒商精神。
※ 歡迎報名參加 2018/6/3 【仰哲講座】誰說儒家不能利己?你所不知道的「儒商」人格與致富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