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沒用的東西還念它幹嘛?評《無用之用》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沒用的東西還念它幹嘛?評《無用之用》

好久沒有一本書可以讓我一口氣讀到底,絲毫不覺得疲倦了;也好久沒有一本書可以對我這愚鈍的心智,給予如此強烈的啟發了。我想,一本真正的好書,就是可以有這兩種效果。 現今台灣的大學是多如牛毛,...

您在這裡

難度:
1

好久沒有一本書可以讓我一口氣讀到底,絲毫不覺得疲倦了;也好久沒有一本書可以對我這愚鈍的心智,給予如此強烈的啟發了。我想,一本真正的好書,就是可以有這兩種效果。

現今台灣的大學是多如牛毛,不過也因為少子化的衝擊,很多系所也跟著一間接著一間關。會關掉的原因主要是招不到學生。為什麼會招不到學生?這個問題通常的主因是,該學系似乎沒什麼用。例如之前關掉的南華哲學系,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坦白講,同樣是哲學系畢業的我,如果你問我哲學有什麼用,我一定會告訴你「沒用」!為什麼沒用的東西還要存在這個地球表面上?這就是《無用之用》這本書要告訴你的東西;事實上,我們認為無用的東西,往往才是最實用,最具有大用。

高教崩壞:當市場邏輯綁票知識

就我印象所及,台灣用市場邏輯綁票知識最明顯的徵兆就是「產學合作」。當這個口號一出,且被許多人(包含各大學校長和某些官員)接受時,就注定了我們即便進入大學,最終離校時,也只不過是被打造良好的機器,或者是訓練良好的奴隸。

其實,長期在市場邏輯的殘害下,人類對於求知的精神會漸漸消失。所造成的後果,恐怕將是作者在第二章所說的學生成了顧客,大學成了企業,教授成了業務員。在這種前提之下,實在是難以相信,我們大學的教學會具有多好的品質。作者諾丘.歐丁 (Nuccio Ordine) 在書裡面講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因此,幾乎不會有人關心研究和教學品質。「學習」這件事本身(我們經常忘記,一位好教授首先應該是一個好學不倦的「學生」)也和備課一樣,都變成了一種奢求,必須日復一日和大學的層層關卡周旋才有辦法做到。問題是,把研究和教學完全分開,等於把課堂簡化成膚淺的重複已知的書本知識。1

從作者的這一段話可以看出作者內心的憂慮,他擔心長此以往,我們的大學教育只是職前訓練,其追求真善美的基本精神將不復存,而未來我們的大學生和教授,再也不具有研究、發現知識的精神,純粹只是一群背書的鸚鵡。

另一方面來說,學習知識是為了可以更加認識自我、認識我們所處的世界,甚至是知道屬於人類獨有的集體記憶,並藉此豐富我們的精神層面,讓我們的精神不再因為快速的工業化,使得自我喪失,異化成為工業環境的其中一根螺絲釘。那麼拋棄市場商業邏輯,以一顆不求任何利益的心靈,單純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這種純粹求知的無用,對人類實為重要與有用。

試想,當一個人對過去一無所知,對未來也毫無野心的模樣,不正是一個人的心靈荒蕪的樣貌嗎?

自由人與奴隸的差別

通常而言,知識可以簡分為兩種,即屬於實用性的知識與非實用性的知識。實用性知識大部分在技職體系的教育裡面出現,而大學教育更多的是追求非實用性的知識,也就是為了知識而追求知識。我相信,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學通常會和研究劃上等號的原因。

而所謂有用的知識,依書中的觀點,就是可以和就業市場直接相對應的知識;若不行,則無用。例如文學,甚至是某些語言,如拉丁文,往往被人們視之為無用。

作者並未在書中貶低實用性知識,他只是要強調那些被我們視之為無用知識的價值。如果我們只認為可以和就業市場有所對應的知識才是知識,和整體利益需求有所對應的科系才是好科系,那麼我們其實是在扼殺知識的自由,並將其奴役。作者引用了亞里斯多德的一段話:

因此,研究哲學顯然不是為了任何外在的實用目的;誠如我們將只為自己工作而不為別人工作的人稱為自由人,同樣的,這門學科在諸多學科之中,是唯一真正自由的,因為它是唯一絕對沒有外在於自身的其他目的的學科。2

自由人的相反就是不自由的人,有時為了顧三餐,我們很難完全是為自己工作。這種狀況偶爾想來已經夠無奈了,但大多數人彷彿有自謔傾向,喜歡將自身的不自由推向極致,使自身的心靈不僅不自由,甚至是販賣自身的自由給實用性,不實用一概不在乎,讓自己選擇的可能範圍所小。

或許,只有當我們不願意被實用性所奴役時,我們的心靈才有可能自由,才不會成為市場邏輯的奴隸。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可以有理由相信,在人類的身上,永遠都會有超越動物性的能力。

總結:為什麼要讀書?

在讀完全書後,我們可以回頭思考一件幾乎所有小孩會問的問題:為什麼要讀書?我認為這個問題的背後意涵,就是在追問為什麼要學習知識?依這本書的角度,我們可以改成這麼問:如果知識可以分為無用與有用,那為什麼我們要學無用的知識?(試想,你絕對不會對攤販說:老闆,這個飯糰的面積,我微積分起來後的結果不滿意,請幫我換一個。)

這個問題並不容易回答,因為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已經被市場邏輯所僵化,使得我們已經忘記過往發現新知時的那份單純喜悅,甚至還批為不重要。這讓我想起培根說的:「知識就是力量」。如果我們以實用性檢視這句話,或許只會想到如醫學這種可以直接應用的知識。但培根實際的意思,我認為他是在說,知識自身就有其力量,那種力量無法以實用與否檢視,因為那是屬於人類心智的力量。這種力量,足以使每一個人面對生命的每一個關口。

若是我們糾結在以實用與否檢視知識,那麼我們恐怕只會得出「百無一用是書生」,這一結論。

作者在書中舉了許多例子,這些例子從人文科學界橫跨到自然科學和生物醫學界,向讀者們證明知識的無用性,才是最大的實用。例如,當初要不是保羅·埃利希 (Paul Ehrlich) 以一顆不計算功利的好奇心研究細菌,細菌學不但不可能出現,我們的醫學恐怕還停留在放血醫治的年代。

全書讀來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內心裡有一迫切感,那種迫切感透過文字傳達至讀者的心靈後,會轉變成一種使命感。這種使命感就是要讓所有人都知道,且是切身的知道,如果人類集體成為實用性的奴隸,那麼文明終將覆滅。

因此,當我們面對知識的態度始終是抱持著製造未來麵包的想法,只想安逸的度日,那麼,我們,包含我們的下一代,所喪失的將不只是心靈與文明的豐盛,甚至是一顆向未知邁進的冒險精神與好奇心,以及面對未來的勇氣還有創新的能力。依這本書的觀點,我認為,那些被批為無用的知識,才能夠幫助我們面對不確定的未來,甚至是給予人類邁向未知的勇氣。而這,才是真正的實用。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