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的力量:踏進法國高中教室,想想台灣哲學教育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哲學的力量:踏進法國高中教室,想想台灣哲學教育

  • 難度
    0
    評價
    你的評價: 平均: 4 (1 人投票)
    作者(群): 羅, 惠珍
    出版社: 開學文化
    出版年份: 2016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誕生於法國大革命烽火中的高中哲學課,每年六月都要成為網路上的火熱話題,也是許多當代哲學家啟蒙的原點。台灣走在轉型正義、思考鬆綁的路上,是否真的「少了一堂課」?

    大家用力談高中哲學,每年六月初,法國高中會考第一堂「哲學考」才剛開始,媒體就迫不及待要知道各科的哲學試題,而且馬上就有網路的解題大競賽,由高中哲學老師親自作答,猶如「全民運動」。

    沒有國家我們會更自由嗎?

    每一件藝術作品都有它的意義嗎?

    我是我的過去所造就的嗎?

    工作會讓我們失去自由嗎?

    無知能是幸福的嗎?

    全世界驚呼法國高中哲學「超勁爆」。的確,只有法國人才想得出這種題目,就如同法國的葡萄酒,有一種千錘百鍊的醇,你也很明白,能有這樣的醇,絕不是一天兩天的……



    報導作家羅惠珍繼《巴黎不出售》探討居住正義議題之後,再度瞄準台灣民眾最關心的教育議題;旅法多年,隨著小孩的成長與踏進教育體制,法國哲學教育不只是她報導的新聞專題,而是身為母親的切身關懷。



    哲學課到底教些什麼?哲學課和其他課有什麼不同?為什麼這堂課很獨特?作者訪問了六位法國的高中哲學教師,聽他們親口說,什麼是法國高中哲學課。



    對法國人來說,十八世紀大革命的傳統衍生出的新價值之一,就是高中哲學教育,所以哲學教育與高中會考的關鍵字,包括了「政治」、「主體」、「慾望」等。對台灣家長來說,教高中生討論「慾望」,實在很難以想像。在本書許多教育工作者與學生們現身說法之下,讀者才能知道,很多難以想像的事,在法國高中哲學課裡,早已稀鬆平常。



    第一本談法國高中哲學課的報導專書,

    不賣「法國高中哲學的膏藥」,

    更不是把法國製造當成舶來精品展示推銷。

    但希望台灣家長想想,教育除了功利以外還會是什麼。



    看完六位法國高中哲學老師與八位已上完哲學課的青年現身說法,作者也將眼光轉回台灣,採訪學者、民間哲學教育推動者與高中老師,整理出近年來哲學教育推廣的脈絡,並從本地的角度析辯哲學教育的前景。



    回應台灣高中哲學教育的爭論,或者問題必須回到「哲學是什麼?」來思考。台灣教育長期以來填鴨充塞,注重實用與工具性,讓我們跟著作者看看他山之石,才知道原來哲學就是思想的解放,哲學教育不是要培養哲學家,而是要創造自主思辨的公民,有靈有肉的完整的人。

[哲學之道系列總序]
一種公民社會的哲學想像
──黃冠閔(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推薦序]
公民社會的哲學培力
──顧忠華(開學文化出版社創辦人)
[前言]翻鬆哲學的土壤

第一章
當哲學變成動詞──從革命中誕生的法國高中哲學課
「高中學哲學?!」台灣家長怎麼看?
太晚了!推展高中哲學教育得從國小扎根
從革命中誕生的高中哲學課
哲學課的目標是認識主體、解放思考框架
為什麼高中會考以「哲學科」開場?
如何準備哲學科口試?
誰來教哲學?法國哲學教師的養成
如何閱讀一本哲學書
當哲學變成動詞──法國高中哲學的獨特
申論題,有那麼難嗎?
高興同學的文本評論

[專訪一]
哲學就從「我有個想法,但不知該怎麼講」開始
──專訪南港高中國際人文實驗班林靜君老師

第二章
教室是戰場──法國高中哲學教育工作者如是說
沃萊爾老師:「當他們開始思考時,眼神是清澈的。」
納茲老師:「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建構屬於自己的哲學難題……」
德貝老師:「哲學很重要,正因為沒有用處。」
寇米耶老師:「跟這個年紀的學生講存在的意義,總會引起回響。」
克比老師:「想像一下你們到十七歲才開始學算術,一定會覺得怪怪的。」
菲利浦華老師:「最糟糕的是將文本或上課筆記背得滾瓜爛熟……」
哲學課上談社會:查理週刊事件、巴黎恐攻、移民問題

[專訪二]
從哲學星期五到《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專訪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沈清楷

第三章
回想高中哲學課──他們就是這樣長大的
六個大學生,回想高三哲學課
剛考完高中會考的西蒙,回想高三哲學課
理龢的哲學課
鬆動思考的土壤,台灣的實驗哲學課

[專訪三]
學哲學是為了成為一個人
──專訪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黃冠閔

[結語]哲學讓人變聰明了
[附錄]法國高中會考哲學科申論題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