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寓言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電影寓言

電影寓言
電影寓言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當代法國思想家賈克.洪席耶首本電影文集☆
    ☆資深影迷、電影理論研究者、影像創作者必入☆
    ☆艾森斯坦×穆瑙×佛烈茲.朗×安東尼.曼×尼古拉斯.雷×羅塞里尼×高達×克里斯.馬克八大名導☆
    ☆一部將改變你觀看電影方式的哲學巨作☆
     
      高達曾說:「電影是世界上最美的騙局。」(Cinema is the most beautiful fraud in the world)。黑色電影《M就是兇手》裡的小女孩和殺手、《偽君子》中,一抹走下臺階的黑影、《不設防城市》裡朝著車子奔去的女子……。這些由電影大師們所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經典畫面,透過影像訴說著虛構與現實交織的故事。
     
      自謙為業餘影迷的洪席耶,於2001年出版探討電影美學的經典著作─《電影寓言》,書中包含十一篇電影專文,論述艾森斯坦、佛列茲.朗、穆瑙、安東尼.曼、羅塞里尼、高達、克里斯·馬克等導演作品。洪席耶將電影理論及歷史系譜納入其學說體系,並提出「寓言」概念,闡述電影做為矛盾受挫的藝術以及機械複製的被動美學等概念。
     
      這不只是一本電影理論書,更透過具體的電影作品分析,例如:希區考克如何完美掌控電影語言、艾森斯坦如何運用蒙太奇技巧呈現蘇聯農業集體化的過程、羅塞里尼電影場景中的人物姿態與動作背後的深刻意涵,以及高達如何在《電影史》中重構影像與歷史的關係,讓我們看到電影如何同時作為藝術形式與歷史見證,既說故事,也記錄時代,並帶讀者探索影像背後更深層的美學與社會意義。

    作者簡介

    賈克.洪席耶(Jacques Rancière)

    法國哲學家、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榮譽教授,前巴黎第八大學哲學系主任。1965年與阿圖塞合著《讀資本論》(Lire le Capital),1980年代以研究「哲學教育」、「歷史性」及「詩學提問」著稱,1990年代則專注於美學-政治的研究,提出「歧義」(Mésentente)。之後陸續發表《感性配享:美學與政治》(Le Partage du sensible: Esthétique et politique, 2000)《影像的宿命》(Le Destin des images, 2003)、《美學中的不適》(Malaise dans l'esthétique, 2004)、《民主之恨》(La Haine de la démocratie, 2005)、《獲解放的觀眾》(Le Spectateur émancipé, 2008)等。論述主要涉及文學、電影與政治等哲學思考,被譽為當代美學重要的思想家之一。

    譯者簡介

    謝淳清

    多摩美術大學(日本東京)學士;法國公立東巴黎大學(Université Paris-Est)碩士、博士。主修實驗影像、身體論述、性別研究、表演藝術、當代藝術。從事影像與文字工作、翻譯、教員(世新廣電系專任;北藝大戲劇系、淡江法語系兼任)。

目錄

導讀:介於雙重藝術體制的電影思想:關於洪席耶《電影寓言》/孫松榮
 
序言:一則受挫的寓言
 
Chapter1 可見的寓言 劇場時代與電視時代之間
艾森斯坦的瘋狂
沉默的偽君子
從一場追捕到另一場:兩個年代之間的佛列茲.朗
孩童導演
 
Chapter2  經典敘事,浪漫敘事
一些要做的事:安東尼.曼的詩學
缺席的鏡頭:尼可拉斯.雷的詩學
 
Chapter3  如果有一種電影現代性
從一個影像到另一個影像?德勒茲與電影時代
身體的墜落:羅塞里尼的物理學
中國之紅:高達的政治
 
Chapter4  電影的寓言,一個世紀的故事
紀錄性劇情片:馬克與記憶的虛構之作
一則無道德寓言:高達、電影、歷史
 
文中引用電影
 
文章出處
 
作者著作
 
21世紀書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