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經典45週年新版) | 哲學新媒體
Please, enable ads on this site. By using ad-blocking software, you're depriving this site of revenue that is needed to keep it free and current. Thank you.

您在這裡

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經典45週年新版)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自由意志主義奠基之作
美國國家圖書獎最佳哲學與宗教類
全球翻譯超過100種語言
二戰後百大影響人類社會書籍
美國人文與科學學院院士暨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納格爾(Thomas Nagel)作序
政治大學哲學系教授何信全導讀

本書發表於一九七四年,是繼羅爾斯(John Rawls)的《正義論》之後,英美政治哲學界最重要的著作之一。作者諾齊克是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人物,對現代自由主義的轉向,並要求政府積極介入財富重新分配深表不滿,而主張應該回歸市場機制運作。

諾齊克透過本書,將市場經濟的思潮推向嚴謹的哲學論證。他的論證是以個人權利為核心,而歸結於最低限度的國家,是在道德上真正能被證成烏托邦架構的思惟。諾齊克認為,唯一正當的政府是最小政府,僅限於維持契約執行、保衛公民安全,以及保護財產。他主張:行動與結社自由的個人權利,具備道德優先權,不應受到干涉;政治機構引用的道德原則,必須源於人們的自然權利;並否定減輕社會與經濟不平等的道德理由。

本書的論證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根據洛克式的論證,指出國家的形成,源於自然狀態中個人權利的維護,須由個人來執行,難免造成不便,因此必須有提供保護服務的機構;第二部分顯現他的賦予權利理論,以此批判超越最低限度國家的觀點,這些觀點支持財富重新分配的正義理念,主張規劃與實踐福利國家;第三部分,諾齊克提出烏托邦架構,他以最低限度國家為宗旨,勾勒出可允許人們依據自己認定良善的生活價值,追尋自己的烏托邦國度。

本書是一場辯證的饗宴,展示最高層次智慧的敏銳迅速,其寫作風格有種難以抗拒的聲口,充滿活力與動能,宛如在耳際訴說。諾齊克的中心論點十分明確:只要不違反他人的平等權利,每個人都絕對具備道德權利,可以自由行動,不受他人干涉。

作者簡介

諾齊克(Robert Nozick, 1938-2002)
美國哲學家,曾任哈佛大學教授。他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父親是來自俄羅斯的猶太人企業家。諾齊克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是全球哲學界的重要人物,對政治哲學、決策論和知識論,都做出重大貢獻。他最知名的著作是1974年撰寫的《無政府、國家與烏托邦》,本書以自由意志主義的觀點出發,反駁同系教授羅爾斯(John Rawls)在1971年出版的《正義論》。

譯者簡介

王建凱(前言至第十章)
台大政治系暨政治學研究所畢業。

張怡沁(序文)

台大政治系學士,紐約大學碩士,曾任新聞記者、金融公關與出版編輯,現專事瑜伽教學與翻譯。

目錄

導讀 
序文
前言 
 
第一部 自然狀態理論,或如何自然而然地追溯一個國家
第一章 為什麼要探討自然狀態理論?
政治哲學∕解釋性政治理論
 
第二章 自然狀態
保護性社團∕支配的保護性社團∕「看不見的手」的解釋∕支配的保護性社團是一個國家嗎?
 
第三章 道德限制與國家
最小限度的國家與超小限度的國家∕道德限制與道德目標∕為什麼是邊際限制?∕自由主義限制∕限制與動物∕體驗機∕道德理論的難於確定∕限制的根據是什麼?∕個人主義的無政府主義者
 
第四章 禁止、賠償與冒險
獨立者與支配性保護機構∕禁止與賠償∕為何要禁止?∕懲罰的報復理論與制止理論∕交換利益的劃分∕恐懼與禁止∕為什麼不一律禁止?∕冒險∕賠償原則∕生產性交換
 
第五章 國家
禁止個人私自強行正義∕「公平原則」∕程序的權利∕支配性機構可以如何行動?∕事實上的獨佔權∕保護其他人∕國家∕對於國家「看不見的手」的解釋
 
第六章 對國家論證的進一步探討
停止這一過程?∕先發制人的攻擊∕在這一過程中的行為∕正當性∕所有人懲罰的權利∕預防性限制
 
第二部 超越最小限度的國家?
第七章 分配的正義
第一節:權利理論∕歷史原則與目的:結果原則∕模式化∕自由如何攪亂模式∕
斯恩的論證∕再分配與所有權∕洛克的獲取理論∕洛克的條件
第二節:羅爾斯的理論∕社會合作∕合作的條件與差別原則∕原初狀態與目的:結果原則∕總體與個體∕自然資質與任意性∕肯定的論據∕否定的論據∕集體的資產
 
第八章 平等、嫉妒、剝削及其他
平等∕機會平等∕自尊與嫉妒∕有意義的工作∕工人自治∕馬克思主義中的剝削∕自願的交換∕慈善∕對影響你的事情的發言權∕非中立的國家∕再分配如何進行?
 
第九章 民主化
一致性與平行的例證∕功能更多國家的引出∕假設的歷史
 
第三部 烏托邦
第十章 一種用於烏托邦的架構
模式∕投向我們現實世界的模式∕架構∕設計手段與過濾手段∕作為烏托邦共同基礎的架構∕共同體與國家∕發生改變的共同體∕全面控制的共同體∕烏托邦的手段與目的∕烏托邦產生什麼結果?∕烏托邦與最小限度的國家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