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臺灣青年哲人獎〉得獎名單
〈2024 臺灣青年哲人獎〉第五屆評審
- 夏逸平(德國弗萊堡大學哲學博士)
- 孫有蓉(法國索邦巴黎第一大學哲學博士、巴黎美國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 張智皓(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 蘇子媖(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 鄭凱元(國立中正大學哲學博士,哲學新媒體)
「認同」的反思
「認同」在臺灣是個既敏感又切身的議題,早先因為同性婚姻公投而鬧得沸沸洋洋的多元性別/性向認同,到「祖國是臺灣還是中國」的國家/文化認同,無不挑動臺灣人的敏感神經。第五屆臺灣青年哲人獎選擇以「認同」為主題,邀請臺灣公民們一起來思考上述問題的根源概念「認同」,期待青年學子對相關議題進行反思。認同是不是完全取決於個人的選擇?一個人的認同若與事實有落差,該如何化解或面對?究竟「認同」的形成條件是什麼?個人的自覺與自決在其中扮演多少份量?如果一個人認同什麼,完全由自己決定的話,是否意味著我們要為自己的認同選擇承擔相應的責任?而如果認同完全由個人之外的條件所決定,是不是就沒有人需要為自己的認同道歉了呢?
第五屆競賽的三個有關認同的徵文主題分別為:
- 自我認同完全隨著個人的偏好所決定嗎?
- 認同與事實之間有斷裂與否的問題嗎?
- 認同的形成有何限制?
照例邀請 15~18 歲的青少年,針對以上問題進行獨立思考,以三千五百字為限的篇幅來論述自己的想法。本屆共收到 26 份投稿,其中有 23 篇通過初審、8 篇進入決選,最終選出一篇首獎與一篇佳作。稿量和之前幾屆差不多,本屆大約有十幾位參賽者都選擇撰寫「自我認同完全隨著個人的偏好所決定嗎?」這個題目,是選擇其他兩個題目的約兩倍之多。
本屆投稿文章總評
本屆評審多數認為,關於「認同」這個主題的哲學論說文其實並不好寫,但本次收到的稿件品質不錯,不像去年主題「論教育」多偏向政令宣導般的寫作內容,今年多數參賽稿件都有把握到哲學論說文的要點。這可能是經過五年競賽推廣的累積成果,也是評審們樂見的現象。部份參賽者做到將論述關聯到切身的時事議題上,譬如性別、國族、文化認同等,並試著將這些議題關聯到哲學家怎麼思考「認同」,或是對相關概念和命題進行分析的哲學嘗試,都是本屆來稿值得認可的部份。
但就這個主題而言,多數參賽者們所提出的論證,有明顯的結構性缺失。以最多人選題的「自我認同完全隨著個人的偏好所決定嗎?」來看,多數青年試圖想論證的其實是「認同是由偏好與其他條件共同影響」,然而在進行論述時,卻被題目牽著走,著重在強調偏好之外的因素,如環境、文化、家庭、教育…等因素對認同的影響,而很少進一步討論個人偏好跟認同的關係,頂多說是主觀價值觀的形成,也沒有進一步討論到如何處理認同形成的諸多因素之間的可能衝突,以至於無法推出參賽者們希望推出的結論。這就使得多數參賽者的論證結構會從他們原本希望論證的「認同不完全由偏好決定」,最後在結論卻變成「認同完全不由偏好決定」,導致論點與結論不一致的邏輯問題。這是選擇這個題目的多數參賽者大都無法獲得高分的原因。
此外,由於這樣的論政策略過度強調外在因素影響,忽略了個人偏好在面對外在限制所具有的自主性、抵抗或超脫限制的可能,因而在後續的論述上就沒有太多其他討論空間。甚至有參賽者直接把「個人偏好」也化約為受到外在因素所左右,形成一種過度決定論式的哲學主張,少了哲學思考上的趣味性與創新性。
至於選擇「認同的形成有何限制?」的參賽者當中,多數也只討論限制的面向,欠缺跳脫限制,或是該如何從限制中發展出具有自主性的自我認同的相關討論,顯見多數參賽者容易被題目帶著走,未將題目中的概念充分進行展開。
在三個題目之中,「認同與事實之間有斷裂與否的問題嗎?」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最難寫,但卻是評審認為發揮空間較大的題目。可惜選擇此題的參賽者較少,而以此為題的參賽者多數也未將認同與事實之間的張力突顯出來,也有人在論述中過度重視事實的討論,跑題去談知識論的問題,反而遺忘了「認同」才是主題。
另一方面,雖然有一些參賽者的文章會關切時事議題,但整體而言比例不算高。大多數文章還是較著重討論結構跟構成等外在因素,較少觸及一些切身性的案例,譬如「生理女卻認同為男性」這類認知落差或衝突,因而欠缺可以帶來哲學辯證性的討論張力。
另外也有評審認為,關於認同的討論,其實也可以多運用中國哲學的資源,譬如從身體觀來談自我認同,或是從儒家的「關係」來談社會認同,但幾乎沒有參賽者運用中國哲學觀點。中國身體觀其實是可以討論自我認同的一個切入點。
其餘,語言表達的能力的與錯字都還有提高與改善的空間,每一屆都有評審提醒,就不再重述。另外是,幾乎每一屆競賽都有參賽者引用他們並不熟悉的哲學觀點,論述過程中未釐清或是未能進一步深入的情況。評審也都一再提醒,引用失當不僅無法加分,還會嚴重扣分,這屆一樣有類似的情況。此外,評審也發現一些文章有明顯使用生成式 AI 的痕跡,卻未明確標示引用來源的不當引用之錯誤。也再次提醒參賽者投稿前請務必閱讀〈如何運用網路資源寫作哲學論說文?〉,做到合理引用的基本寫作規範。
本屆評選過程與結果
經過本屆評審審慎討論後,最後評定由鳳山高中三年級鄒子提的〈自我認同完全隨著個人的偏好所決定嗎?〉一文獲得本屆首獎,以及師大附中應屆畢業生陳敏心的〈認同的形成有何限制?〉,獲得佳作,另一名佳作則從缺。
雖然本屆進入決選的文章不少,然而首獎的評定卻幾近難產。主要原因在於分數最高的這篇文章提到許多哲學家的論點,但卻未有相應的清晰說明,讓該文討論的概念過於抽象和模糊,使讀者不易理解與掌握切確意含,而部份哲學引用其實對該文的論點來說並沒有那麼必要。此外,本文幾乎完全沒有舉例,讓作者的論點顯得不夠實在(不具有可落實性)與有些空洞。(唯一的舉例「吃石頭」,卻又過於極端而欠缺真正的說服力。)
雖然本文有這些瑕疵,但評審們認為本文做到在所提及的哲學家的觀念之上進行反思,能夠用哲學語言對問題進行抽象分析,從而進入到更為複雜的層次,呈現出較豐富的哲學性內容。文章最後將自我認同視作是非同一性的創造性組裝的想法亦有新意。相較其他幾篇入選的文章來說,本文有做到觸及所選題目的哲學問題、以及相關層次的討論與展開,這是最後本篇文章獲得首獎的主要原因。
佳作文章獲得評審青睞的主要原因在於,該文從心理學的角度切入來討論認同的方式頗具新意,特別她將認同界定為某種動態的連續過程,再進一步將其關聯到人的成長過程,是蠻有意思的觀點。
不過這些優點也是缺點。文中大量使用心理學中的專有名詞,但卻沒有相應的清晰說明,導致這些專有名詞變成無法讓讀者理解的術語,加上這些心理學的引用,事實上跟作者的論證,特別是跟結論的「資訊認同」,基本上沒有太多邏輯上的關聯性。這使得本文陷入「資訊認同」的框架中,因為前面並未對資訊認同提供相關說明,導致結論突兀,給出一個明顯偏向環境決定論的總結。雖然本文稍微欠缺哲學探問的過程,以及進一步的檢索和分析,不過本文勝在切入點的創新性以及寫作文字的通順性上,獲得本屆佳作獎。
論述清晰與論證邏輯是哲學論說文的基礎
本屆競賽主題「論認同」的思考並不容易,不過就如前述已指出的,本屆來稿大多能做到清楚界定作者所要討論的方向,以及題目涉及概念的理解說明。用這種有意識地方式來釐清自己所思考的內容是哲學論說文競賽的舉辦宗旨之一,評審們都相當肯定本屆參賽者的用心。
不過,評審們仍然要提醒未來的參賽者,哲學論說文的核心仍然是論證的嚴謹性與概念論述的清晰性,是否提到夠多哲學家的內容並不是高分的關鍵,因此在三千字左右的篇幅中,要如何呈現出自己想法中的哲學思辨性,同時避免因篇幅限制而無法對提及的哲學觀點進行足夠清晰的說明,參賽者需要審慎拿捏分寸。
比起引經據典,一篇哲學論說文更重要的部份,應是將已提到的關鍵概念解釋清楚,並透過說明將涉及的諸概念,用有邏輯的方式關聯起來,並提供能夠強化論證說服力的具體案例或舉例來落實思考內容。過度執著在語詞的分析將容易迷失而離題;而只列出大綱卻未將涉及的概念進行有邏輯的組織和統整,都不是好的哲學論說文結構。
評審們也鼓勵本屆與未來的參賽者,哲學論說文寫作,是一個訓練表達的過程,不同於思考或口語,透過「寫下來」,我們就能夠更加清楚自己的想法,並發現自己思考中的可能欠缺,才有可能進一步調整自己的想法,而不會一錯再錯。因此,透過寫作來組織思想的這個過程才是更加重要的。每一次的寫作就像是找尋合適的語言與方式將自己的所思所想組織並表達出來,它本身就是思考的一部分。透過這種不斷重複的寫作過程,慢慢表達就會變得更好、思考就能更有邏輯,想法也就能越來越有品質。就此而言,所有認真將自己想法書寫下來的參賽者都值得嘉許。即使沒有獲獎,但完成一篇文章本身已是一項成就,一次自我的突破。
祝福各位開始思考的青年,願哲學原力與大家同在!
相關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