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年 12 月 20 日在卡市達武昌店,哲學新媒體舉辦了一場台灣空前的論壇活動,從「後學術生存策略」的觀點來談「哲學家該往哪裡去?」這個問題。論壇邀請了國立政治大學教授林從一、國立成功大學博士後研究員甘偵蓉、以及國立中正大學博士候選人林素純,分別代表哲學系教授、哲學博士、哲學博士生來作為本次論壇的引言人,並請〈哲思台灣〉製作兼主持的王子面擔任論壇主持人。
除了主持人與引言人外,含主辦單位工作人員在內,本次與會者有哲學博士 2 人、博士生 3 人、哲學碩士畢業生 2 人、哲學系畢業生 1 人、哲學系在學生 1 人、以及關心台灣哲學未來發展的大學生 1 人、業界人士 2 人,共計 16 人參與本次活動。
與談人引言
論壇一開始,主持人王子面即開門見山說,本次論壇機會難得,請大家要講真話,隨即以中國高教競爭新聞為引子指出問題的嚴重性。
博士生代表林素純旋即提了兩個尖銳的討論議題:「念哲學有什麼用?」「台灣哲學教授既然認為台灣哲學土博士不如洋博士,他們到底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情在教國內博士生呢?」林素純對於「念哲學何用?」這個問題有自己的見解,她認為念哲學就是在過生活,其實沒有必要一直去質疑念哲學何用。
哲學博士代表甘偵蓉則提到「人文學科的博士後研究階段是否有其必要?」的疑問。她也提到哲學教授的生活雖非她的理想生活,但是對於不能從事教學現場的工作表示遺憾。
哲學教授代表林從一則對論壇名稱有意見,他認為哲學高教困境並非海嘯而是旱災,名稱也應做「哲學與生計」較為合適。
林從一接著從哲學教育體系出發提出他的幾個觀點。首先他主張我們應鼓勵哲學系學生培養第二專長,因為哲學要作為生計本就需要被應用到其它領域中,因此針對不繼續往學術界發展的哲學系學生,應該要修習除了哲學以外的其它學科知識。哲學碩士的訓練則可以看作哲學博士的前沿,若不繼續念博士,基本上就不需要念碩士。而哲學教授作為哲學博士的出路本來就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路。在目前的制度環境下,就算哲學博士找到正式/非正式的教職,其生活也是幾乎沒有品質可言。他聽過的慘烈故事多到可以寫成一本厚厚的《哲奴籲天錄》。
哲學博士的就業困難,他認為並非今天才有的問題,一直以來哲學博士就有就業上的困難。最近只因少子化等因素,問題才更被凸顯。林教授提到曾試圖將哲學課程安插到大學通識課中,以此方式減緩哲學博士的就業問題。他承認他也不會天真到認為這樣就可解決問題,然而他認為這至少是一種努力的嘗試。
他也認為博士生計的問題還面臨到社會上的壓力。大學原本是一種類似僻護所的地方,一些被宗教、政治勢力所脅迫的人可以在大學中自由發言、講學而生存下去,因此它基本上不需要去面對社會的問題。但現今社會無法容忍大學忽視社會的問題,因為大學是人民納稅錢供養的,它必需要對社會解釋為什麼大學值得大眾花錢在一些看起來對社會沒有幫助的事情上。
哲學博士教育的困境與展望
與會者小英從中國哲學的角度提到中國哲學在台灣所面臨到的困境和現象。首先是台灣新儒家哲學的封閉性問題,造成新儒家思想的發展困境。而台灣與中國的不正常關係導致了一般人容易將中國哲學等同於「中國的哲學」之誤解,因而對學習中國哲學興致缺缺。她將中國哲學的價值被輕忽之現象視為台灣中國哲學教育的失敗。
針對這些提問,三位引言人分別做出初步回應和討論。
林從一表示洋博士是否比土博士優秀不能一概而論,不過若忽略個人因素,由於台灣哲學學術環境缺乏像國外那種哲學討論風氣與頂尖人才群聚,洋博士的訓練一般而言確實會比土博士來的好。
面對中國哲學發展的困境,林從一提到現在開始有人提倡以「漢語哲學」來取代「中國哲學」一詞。他不確定這樣的倡議是否比較好,但確實有人注意到小英所提出的問題。台灣的中國哲學發展其實也有慢慢在轉型的跡象,也鼓勵年輕學子可以先朝國外投稿發展。
關於哲學博士的就業問題,林從一進一步提供了法國的例子。法國開始出現關閉哲學系的現象,失業哲學教授轉而去開哲學補習班,反而比在學界教書發展來的好。不過他認為這個現象有文化差異,在台灣不一定可行。
偵蓉繼續從博士後這個學術階級提出她自己的觀察。她提到學界階級多,目前人文學科的博後根本被當作廉價勞工在進行學術代工,一方面要處理行政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幫忙計畫所需的相關研究。
她也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土洋博士訓練的問題,她認為這是研究語言和文化背景的隔閡。以哲學領域來說,許多教授投國際期刊都需要找人修過英文才能投稿。對於哲學理論的理解除了牽涉到對語言的掌握外,還有對產生該哲學理論或概念的文化背景等問題。對身處於非西洋文化薰陶的我們來說,要去理解特定的哲學概念,如「正義」、「自由」等在特定文化脈絡下發展出來的抽象概念是有難度的。
從這裡以及她目前工作上的實務經驗來談,她認為她所受的哲學訓練與實務的推動有嚴重的落差。譬如說,面對現在所接觸到的許多實際案例,以往所學的理論都過於空洞和抽離而無法讓她直接套用到台灣現況中的實務來解決現有問題。這也讓她開始重新審省過去自己的學術研究,進一步去思考為何有這樣的落差。
大學與碩士哲學教育現況與圈外看法
張寧容以哲學碩士畢業生的身份提及她就讀哲學的經驗。她認為哲學碩士生作為修習博士的前端教育並沒有受到學界應有的重視。譬如她認為學界可讓碩士生發揮的舞台很少,因此很難讓碩士生進一步判斷自己是否適合繼續修讀博士。她認為改善的方法可能是提供更正式的刊物或場合,讓碩士生可以投稿和發表。
她也提到她身為哲學人面對到的生活難題。她在生活中碰到了一些法律問題,但她觀察到她所碰到的法律人,如法官、律師,似乎不重視法律背後的哲學基礎或制法目的,甚至連簡單的邏輯推論能力都沒有,難怪會有那麼多恐龍法官的新聞。
現為政大哲學系大二生的曹祐嘉則從生活周遭的現象來談哲學教育的問題。他認為台灣的中學教育已經破壞了學生讀書的興趣,讓人不喜歡念書。以他就讀的哲學系來說,完全沒有讀書風氣可言。
因為他也有投身一些教育議題的社會運動經驗,讓他對學校官僚的邏輯能力低落感到不可思議。打個比方來說,如果這些官僚這樣的思維能力都能當校長的話,那麼按照他的邏輯能力,他都可以當教育部長了。他從這邊延伸來說,如果我們要改善目前的哲學困境,哲學人不應該只在哲學教育領域努力,而也應當設法介入其它事務來增加哲學對台灣社會的影響力才對。
就讀外語科系的大學生大鳥以圈外人的身份關心哲學教育。他認為哲學是非常根本和基礎的東西,因此哲學人不應該看看輕自己的位置。從他研讀文學的角度來看,絕對要有深度的思維才能寫出好作品。
此外,他認為跨學科、跨領域的概念根本莫名其妙。以外文系來說,大學訓練讀的都是希臘悲劇或莎士比亞的劇本,怎麼畢業後去劇場工作會被說成是在「跨領域」呢?看了哲學新媒體突破現狀的嘗試,他也希望能透過成立基金會或社會企業的方式來協助愛好奇幻文學的朋友創業。
陳宗祐身為出版社執行長,關心台灣哲學書籍的出版,他對在場的哲學家提問說「若要出書介紹分析哲學,哲學家們會想要怎麼介紹分析哲學呢?」
林素純表示如果陳執行長願意等的話,她可以寫一本分析哲學的書給他看。林從一則認為台灣沒有必要專門出分析哲學的書,而是可以出一些政治哲學、語言哲學等主題的分析哲學書籍。
一位喜愛哲學但卻總是讀不懂哲學書的韓修明發言表示,他雖然不是很瞭解哲學教育的困境在哪裡,但他認為或許哲學人應該要問自己的問題,並不是 "How"、也不是 "What" 的問題,而是 "Why" 的問題。不是問「哲學家該往哪裡去」的問題,而是「為什麼念哲學」的問題。他以大葉大學校長「辦大學就是在造鎮」的理念為例,從去思考「為什麼」的問題,找出許多創新的作法來經營大學,反而在系所關門潮中增開了許多地方需要的科系。這可以給面對困境的哲學人一些參考。
未來展望?
本次論壇活動在大家熱烈搶著發言的情況下用掉了原本預定的自由聚會時間。主持人最後請大家進行簡短的結語。哲學新媒體創辦人 TKY 首先感謝大家前來參加本次活動,並感謝引言人的無酬幫忙。他說雖然大家多少提到自己對現實環境的觀察或批評似乎無助於改善哲學的環境,但認識到環境條件有多差、問題出在哪裡,才能夠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哲學新媒體是一個去解決問題的嘗試, 他希望能夠有所成就。
林從一最後回應韓修明,他認為韓修明舉出問自己 why 的想法,是問「意義」這件事,這是賈伯斯 TED 演講的例子。內容雖然很精彩,不過別忘了蘋果也是有了產品出名之後,在談論這些道理時才有人注意,也才有人聽。
回到哲學博碩士的困境,他建議不需要把獲得教職當作唯一選項,否則將會一直陷入困局,雖然他這麼說好像也無法解決目前流浪博士的問題。
甘偵蓉呼應林從一的說法,她認為哲學博士不管最後是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在自己的崗位上去做該努力的事情,也會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林素純最後則祝〈哲學新媒體〉創業成功,正式結束了這次論壇的多元討論。
會後訪問和與會者建議
一與會者會後表示,本次論壇立意良善,不過很可惜討論並不是很聚焦,建議可以擬定討論大綱比較能夠對本次議題有具體的討論成果。另外她也認為整個活動的設計和流程無法讓參與者足以「安心」發言。
會後訪問另一參與者也表示雖然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蠻不錯的,但可能因為討論時間不夠、參與人的身份太廣泛,所以感覺討論很發散、無法集中。
也有與會者表示,這場講座僅是讓大家發表心情而已,如果只是單純聊天那去 kktix 或者活動通開一個哲學聊天會,大家付場地費 100 元即可。他認為哲學不是通告節目,若不能在講座中展現與聊天層次不一樣的內容,那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疑,講座唯一亮點是有教授參加分享經驗。
哲學新媒體舉辦這場論壇活動的目的是希望提供一個公開透明的平台,讓關心台灣哲學教育困境的人都有發聲的機會。澆頭牌系列論壇的首場活動,如同預期,參與人數不多,但卻意外吸引了一些喜好哲學、關心哲學教育未來發展的人來參與討論,幾乎每位參與者都提出他們對此議題的觀點和看法。
礙於時間等因素,許多問題無法繼續進一步深入討論。舉例來說,若國內哲學高等教育所培育的人才一般而言比不上國外培育的哲學人才,那麼台灣是否還有必要設立哲學碩博士班呢?學界是否應致力將哲學系畢業生直接送往國外培訓,才是好的教育策略?而關於流浪哲學博士的問題,國內哲學界的師長對於哲學博士供過於求的現象是否應有告知責任?哲學教育與社會的學用落差是否真的是一個問題?如果是的話,解決之道為何?
提出這些問題需要眼界與勇氣,而回答這些問題更是一個艱困的挑戰。我們相信這次論壇不只是哲學人抒發己見的場合、更是一個能使哲學人面對現實環境、累積能量,積極迎向未來挑戰的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