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里希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迪特里希

Dietrich of Freiberg
1250CE to 1311CE

中世紀哲學家和神學家,屬於受阿爾伯特大帝影響的德國道明會學派,他綜合了新柏拉圖主義和伊本・魯世德的思想,發展出一套以複雜流溢形上學為基礎的獨特學說。他最引人注目的貢獻是他提出事物的範疇結構源於理智的觀點,同時他也在自然哲學領域做出貢獻,成為首位對彩虹現象提出科學解釋的學者。

迪特里希是其時代最具獨創性的思想家之一。他隸屬於有時被稱為科隆學派 (Cologne School) 或德國道明會學派 (German Dominican School) 的團體,與烏爾里希 (Ulrich of Strasbourg) 、埃克哈特大師 (Master Eckhart) 以及貝爾托爾德 (Berthold of Moosburg) 等人物並列——這個群體特別受到阿爾伯特大帝 (Albert the Great) 的影響。如同這些作者,迪特里希發展出一種由某種新柏拉圖主義塑造的學說,並綜合了廣泛的來源,特別是各種新柏拉圖主義作者和伊本・魯世德 (Averroes) 。

迪特里希在二十世紀被重新發現,他因主張事物的範疇結構是由知性所產生而聲名鵲起,這種觀點使一些人將他視為「中世紀的康德」。儘管這個標籤受到質疑,但人們也承認他的作品的重要性遠遠超出了這個引人注目的論題,該論題根植於一個複雜的流溢形上學 (emanationist metaphysics) 。此外,迪特里希被認為是第一位對彩虹提出正確解釋的學者。迪特里希的工作涵蓋了非常廣泛的興趣範圍,從形上學到關於光與顏色的自然哲學的具體問題,以及神學和心理學。在所有這些領域中,他的思想都展現出巨大的獨創性和卓越的系統性。

分享

相關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