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復興時期一位充滿矛盾的哲學家,他一方面撰寫了關於魔法的綜合論著《隱秘哲學三書》,另一方面又發表了對人類理性進行嚴厲批判的《論藝術與科學的不確定性與虛妄》。他的哲學貢獻在於,他透過對古代和當代思想的獨特重構,將神祕學與懷疑主義相結合,並強調哲學的公民功能,從而深刻地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化與社會變遷。
內特斯海姆的學術傳記為我們提供了文藝復興時期文化危機的重要證據。他遺作中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看似矛盾的現象,即一部關於魔法和神秘藝術的綜合論著《隱秘哲學三書》(De occulta philosophia libri tres),寫於 1510 年,但後來經過修訂、大幅擴充,最終於 1533 年出版;以及一部嚴厲駁斥人類理性所有產物的著作《論藝術與科學的不確定性與虛妄:一篇斥責性宣言》(De incertitudine et vanitate scientiarum et artium atque excellentia verbi Dei declamatio invectiva),於1530年出版。
神秘學文獻和宗教裁判所的手冊都引用了阿格里帕,這位著名的(或受詛咒的)大魔法師;關於懷疑主義的書目賦予了他持久但不完全該有的名聲,稱他為「一個主張要推翻所有科學的人」 (Naudé 1644: 44–45) 。實際上,這兩部作品,以及阿格里帕的所有其他著作,都是對他所處時代學習的社會意義進行更廣泛的哲學、宗教和道德反思中的明確時刻。阿格里帕向讀者提出的「悖論」恰恰在於兩種思辨關注的同時存在,這些關注分散在不同的文本中,儘管它們表面上不一致,但它們表達了一個複雜的文化和宗教計畫。《虛妄論》(De vanitate) 履行了認識論上的「破壞性部分」(pars destruens) 的功能,確定了基督教社會普遍精神崩潰的原因和歷史責任,並介紹了「建設性部分」(pars construens) 中包含的提議。《隱秘哲學》(De occulta philosophia) 在新柏拉圖主義形上學和荷米斯主義神學的框架內恢復了「真正的魔法」,為人類提供了一種奇蹟般有效的知識,這種知識能夠恢復人類的認知和實踐能力。
為了理解阿格里帕的學術歷程的內在連貫性,必須考慮他的全部作品。由於他特定的寫作策略,將其真實目的隱藏在大量借用材料和難以捉摸的並置之中,這項任務變得更加困難。這種思想和闡述風格要求阿格里帕的讀者將他的「分散意義」(dispersa intentio) 拼湊在一起,並尋找有意隱藏在非系統性闡述中的理論信息。以偽裝形式傳播知識的文學技巧,是智慧傳統的典型特徵,對於大多數文藝復興時期的知識分子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他們「被迫通過將學術與預言融合來為自己創造空間」 (Celenza 2001: 128) 。
此外,阿格里帕通過收集古代和當代來源的廣泛概念和引文來撰寫他的文本,這些概念和引文從其原始語境中移除,並在新的解釋結構中重新組合。這種解構和重建其文化模型的方式,應根據阿格里帕的意識形態計劃來考慮。通過「重寫」他的來源,他揭示了這些來源本身通常沒有說出的預設和含義,並在一個連貫的設計中將當代討論中仍然分離的論點和觀點聯繫起來。通過這種方式,他在新文本中添加了一個「政治」意義,而他的來源提出的純粹文化或宗教批評中並不存在這種意義。這種對哲學公民功能 (civic function) 的強調可以被視為阿格里帕作品中最具特色和「原創性」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