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失格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大師失格

如何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劃出界線?
大師失格:如何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劃出界線?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Matthes, Erich Hatala
    譯者: 劉, 家安
    出版社: 衛城出版
    出版年份: 2025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伍迪.艾倫、J.K.羅琳、黃子佼、親中藝人……
    文學、音樂、電影、藝術、脫口秀中的熟悉面孔,
    做出糟糕的事時,他的作品該怎麼辦?
    我們對創作者的情感與對作品的評價能分開嗎?
     
      欣賞敗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
      近年來,國內外爆發許多知名創作者的道德爭議,他們可能是知名且受歡迎的導演、作家、演員、畫家、脫口秀主持人、歌手。隨著過往敗德的行徑被揭露,他們作品的價值也不可避免被重估。
     
      面對這些「翻車」的大師,有人主張取消他們的作品,將他們從公眾視野移除,否則便是與創作者的惡行同謀;有人呼籲「藝術歸藝術,道德歸道德」,認為創作者的生活應該與作品分開,才能公允衡量作品價值;有人則深感背叛與受傷,無法再支持心愛作品。為什麼會有這些分歧?我們對創作者的情感與對作品的評價能分開嗎?
     
      面對道德爭議,如何找到心中那把尺?
      本書作者馬特斯是美國衛斯理學院的哲學教授。二○二一年,好萊塢知名導演伍迪.艾倫身陷性侵醜聞,馬特斯本身作為伍迪.艾倫影迷,發覺自己無法再以相同眼光觀賞這位名導的電影。從這起看似單一的爭議事件出發,他發覺長久以來,如何在美學與倫理間做出取捨,都是藝文領域爭論不休的課題。
     
      馬特斯運用熟悉的工具──哲學,引領我們思索藝術倫理的艱難課題。他以睿智且不失幽默筆觸,探討創作者與作品、觀眾的關係;更結合當代網路炎上、 #Metoo運動與取消文化等議題,梳理個人與公眾的道德責任。本書為我們如何選擇自身價值,進而改變身處的消費社會與藝術文化場域,提供長遠深刻的啟發。
     
    本書特色
     
      1.扣緊時事,探討藝文領域道德瑕疵的艱難議題
      社群時代,隨著媒體資訊發達、公私領域邊界消融,我們越來越常看到創作者藝術家的「炎上」「翻車」事件。從 #metoo權勢性侵、仇恨歧視言論,到爭議的政治立場,知名公眾人物的道德爭議往往引發群眾議論。然而,無論是網路極化的言論,或不同陣營快速選擇的立場,我們都容易忽略不同案例、身份、經驗的複雜性,討論因此容易失焦。本書提供一套完整的思考指南,讓讀者梳理自身最在乎的價值,釐清私人與公共機構的道德責任,也思索可以如何做來改善現實社會。本書是我們好好對話、思考美與惡孰輕孰重的起點。
     
      2. 平易近人,卻深刻觸動人心
      本書以淺白幽默的文字探討「不道德創作者怎麼辦?」的艱難問題,極富洞察力描繪人性的複雜。你是否有過這種經驗,當知道喜歡歌手做出讓你心碎的事,聽到耳機播放到那名歌手的歌時,會糾結要不要跳過,或五味雜陳聽完音樂?本書細膩梳理這些矛盾的心境從何而來,探討我們該如何處理種種心碎、幻滅、被背叛的感受。你會在閱讀過程不知不覺喚起某段「大師翻車」的記憶,也可能在讀完本書後,跟那段記憶和解。
     
    專文導讀
     
      廖顯禕|美國普及灣大學哲學系教授
     
    各界好評
     
      「在人品與作品之間如何抉擇?這是創作者與讀者千古的難題。它太容易引起情緒的衝動,讓我們只想求得一個痛快的解答;但偏偏又牽涉複雜的諸種層次,需要我們冷靜下來,想清楚自己支持的是什麼、反對的是什麼。本書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引領我們走過這條需要冷靜、克制、條分縷析的思辨之路,讓我們理解「道德」如何涉入整個創作生產的機制。因此,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只會對「政治正確」有更深層次思考,更能全盤理解「創作」是怎麼一回事。 」──朱宥勳|作家
     
      「一直以來我都相信蘇珊‧桑塔格所說的:「對藝術作品所『說』的内容從道德上贊同或不贊同,正如被藝術作品所激起的性慾一樣,都是藝術之外的問題。」但是時至今日,情況變得更為複雜。因為許多作品事實上涉及了各種內容,包括作者的身份、民眾的參與、社會的效應等等。在此情況之下,我們需要重新思考藝術/形式與道德/內容之間的關係。而《大師失格》對此現象提供了一個反身性的考察,作者並不給定一個關於藝術與道德的邊界——宣稱藝術就是藝術,或是藝術與道德、政治是同一件事,而是詢問這兩者如何在我們心中產生影響。對我而言,這種後設的思考正是當代藝術的核心精神。」──汪正翔|自由攝影師
     
      「藝術自由是民主社會的最後防線,用道德取消作品或其人的強硬態度,往往容易成極權政治與保守文化的同謀。但我們如何在面對自己真實道德情感的同時,又能避免成為網路霸凌的幫兇?本書透過詳細分析與大量舉證,協助讀者找出一條獨立判斷的道路。經由閱讀此書,你可以不必再浪費時間在虛擬社群,與那些立場先行的意見進行無謂的討論,從而在智慧上有所成長。」──耿一偉|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兼任助理教授
     
      「引人入勝、獨具風格且清晰易懂,讀來令人愉悅。馬特斯以明確而純熟的技巧闡述複雜觀點。書中充滿生動例子、幽默輕鬆話語、深具啟發的隱喻與個人反思,讓探討的問題充滿生命力……如果你是為了道德爭議創作者感到困惑的人,我鼓勵你們大快朵頤。」——哲學學術雜誌《分析》
     
      「透徹、細緻且深思熟慮。本書對一項極其重要的課題提供清晰生動的思索。它不打算給出定論,但讓我渴望了解更多。這本書也讓我想坐下來喝一杯酒,重新觀看伍迪.艾倫的《愛與死》。」——克里斯蒂娜·帕特森,《星期日泰晤士報》
     
      「本書為當前的『取消文化』爭議提供指引。我們該如何評價像高更、J.K. 羅琳、伍迪.艾倫等有道德缺陷的人的藝術作品?對此,馬特斯提出微妙的建議,他認為不該把創作者與其作品區分開來,主張應分開私人與公眾的衡量尺度,同時也鼓勵讀者接受自己可能對特別珍視的作品感覺到矛盾的情感。本書引人入勝且富有對話性,提供美學與倫理學研究的最新見解。」——辛西亞‧弗里蘭,休士頓大學哲學榮譽教授
     
      「本書引領我們踏上一段充滿趣味的旅程,馬特斯探討美學與道德交匯處衍生的迷人棘手問題,包含:我們可以在聽到冒犯人的笑話時發笑嗎?欣賞不道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本書呈現出這些問題易被混淆的地方,幫助我們做出決定,也展現出面對急迫的文化議題時,清晰詳細的哲學思辨的重要性。本書不採用無謂術語,而以充滿啟發性的例子敘述。無論在倫理學或美學領域,馬特斯的專業知識都熠熠生輝。」——尼克.里格爾,聖地牙哥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作者簡介

    艾瑞克.哈塔拉.馬特斯(Erich Hatala Matthes)
    美國衛斯理學院哲學系副教授、環境學系顧問教員。研究領域包含藝術與環境的倫理學、政治學與美學,並關注文化遺產、文物返還與展示權限等倫理問題。第二本著作《我們應該保存什麼,以及為什麼要保存?》(What to Save and Why: Identity, Authenticity, and the Ethics of Conservation)於二○二四年九月出版。

    譯者簡介

    劉家安
    國立東華大學英美語文學系畢業,並於同系就讀研究所,期間主修電影及空間研究。曾任職於科技產業,後續轉入觀光產業,並於旅宿業擔任管理職位,現為專職譯者,譯有《你玩遊戲,還是遊戲玩你?》、《以自由之名》、《勒索軟體狩獵團》等著。

目錄

在藝術和道德的交叉點  廖顯禕
譯者序  劉家安
致謝
前言
第一章、惡魔值得同情嗎?不道德創作者能生產出好作品嗎?
第二章、共謀與團結:欣賞不道德創作者的作品,錯了嗎?
第三章、改革藝術界:不道德創作者應該被「取消」嗎?
第四章 愛、信任與背叛: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不道德創作者?
備註
參考書目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