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波特萊爾與浪漫主義——《巴黎的憂鬱》導讀 | 哲學新媒體
書評

波特萊爾與浪漫主義——《巴黎的憂鬱》導讀

波特萊爾並非完全支持唯美主義,他甚至認為「為藝術而藝術」是一種幼稚的烏托邦思想。波特萊爾的確替美的獨立性辯護,認同藝術不應該受到世俗道德規範的限制,但他也認為藝術本身有其應該服膺的道德規範,...

您在這裡

難度:
1

波特萊爾是著名的法國詩人,西方浪漫主義 (Romanticism) 時期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有《惡之華》(Les fleurs du mal) 及《巴黎的憂鬱》(Le Spleen de Paris)。

浪漫主義

〈霧海上的旅人〉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霧海上的旅人〉The wanderer above the sea of fog, 德國浪漫主義畫家 Caspar David Friedrich (1774–1840) 作品。
浪漫主義源於十八世紀末的德國,在十九世紀中葉達於頂峰。不同於啟蒙時代受到科學理性的影響,這時期的藝術創作呈現出極度感性的風貌。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精神在於將藝術創作理解為是一種自我表達,也就是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這樣的想法可說是一種情感主義 (emotionalism)。對評論家而言,既然作品是作者內心世界的體現,了解作者的人生才能充分了解作品。因此在這個時期,不少人主張評判作品一個重要的標準便是作者是否真摯的表達了自身的情感

在所有的藝術類型中,浪漫主義的精神最能被詩 (poetry) 所體現。這可從眾多浪漫主義者口中得到驗證。就如雨果 (Victor Marie Hugo) 所說:「詩人是什麼樣的人?是這樣的人:有強烈感受並且能夠將他的感受用生動的語言表達出來。」華茲華斯 (William Wordsworth) 也說過:「好詩是濃烈感受的自然流動。」

對浪漫主義者而言,詩可以淨化詩人的心靈,這種功能恰好與傳統觀點相反。例如,亞里斯多德(Aristotle)主張悲劇可以淨化觀眾的心靈。在這樣的古典觀點中,作品是作用在受眾身上,但浪漫主義將藝術創作的焦點拉回作者,這樣的主張洋溢著相當強烈的個人主義色彩。

感受是知識的來源

在浪漫主義的美學當中,藝術雖然被視為是情感的表現,但這不代表創作全然是感受的抒發。感受不只觸發了創作,也是知識的來源,這正是浪漫主義時期非常特別的一種知識論。因此,認知 (cognition) 是創造 (creation),創造也是認知;創作不只是一種發明 (invention),同時也是發現 (discovery)。在這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便是作者的想像力 (imagination)。

想像力不只是指憑空造出新的東西,或是對既有事物進行重組,它更能幫助我們直接把握到關於這個世界的真理。因此想像力被賦予了一種認知上的重要角色。波特萊爾認為,「想像力可以說是一種神聖的官能,不需要借助任何哲學方法便能夠直接感知到事物間隱藏的密切關係以及它們的照應 (correspondence,又譯通感) 與相似 (analogy)」。

波特萊爾也解釋了照應的概念:不同的感官可以感知到自然界事物的不同性質與關係,但這些感知事實上有共通之處,也就是所謂的共感(synaesthesia),例如聽見聲音可以像是看見色彩。這種現象代表了一種普遍的相似性,而這種相似性潛藏在萬物的表象背後。從這個角度來看,萬物都是某種象徵,猶如難解的象形文字。詩人的任務就是利用想像力來解碼這些象徵,並用作品將其表達出來。

忠於藝術的唯美主義

巴黎的憂鬱——波特萊爾
《巴黎的憂鬱——波特萊爾》,方舟文化,2019
除了情感表現外,浪漫主義還有另一個面向值得注意,那就是唯美主義 (aestheticism) 傾向。這種傾向可用一句當時著名的口號來刻畫:「為藝術而藝術」(art for art's sake)。這句話指的是藝術家的創作應該忠於自己的理念,而不受到外在因素的影響,例如政治或商業因素。這主要是因為工業革命之後,商業消費模式確立,藝術開始面臨商品化的問題。藝術創作的自主也因此受到了威脅。

在浪漫主義早期的思潮中,藝術家的「異化」即被凸顯出來。藝術家被比喻成殉道者,寧願為藝術而死也不願與社會妥協。這樣的堅持讓他與社會漸行漸遠,陷入孤立與孤獨。在浪漫主義者眼中,會成為殉道英雄的藝術家總是具備高超的敏感度,因而有豐富的情感。這種敏感度讓藝術家比一般人更容易蒙受痛苦,毋寧說是與生俱來的一種詛咒。這也難怪波特萊爾的文壇偶像,是美國詩人兼小說家艾德格.愛倫.坡 (Edgar Allan Poe)。愛倫.坡正是為藝術而死的最佳範例,他一生窮困潦倒,卻持續創作出天才的作品,最終臥死街頭。

然而,波特萊爾並非完全支持唯美主義,他甚至認為「為藝術而藝術」是一種幼稚的烏托邦思想。波特萊爾的確替美的獨立性辯護,認同藝術不應該受到世俗道德規範的限制,但他也認為藝術本身有其應該服膺的道德規範,而這些規範不會是世俗的規範

燃燒生命創作的愛倫.坡在四十歲去世,波特萊爾則死於四十六歲,兩人的壽命僅相差六年。閱讀波特萊爾的作品,除了感受曾經輝煌的浪漫主義精神,我們又何嘗不是在其中看到了另一位藝術殉道者的身影。

※ 本文是為Baudelaire, C. Pierre (2019).  巴黎的憂鬱. 所撰寫之導讀,同步收錄於本書中。

紐西蘭奧克蘭大學哲學博士,研究領域為美學與藝術哲學,尤其是藝術詮釋的問題。期刊文章散見於 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 更多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