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會】《科學態度》勝過科學方法?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20211003 《科學態度》線上場

【讀書會】《科學態度》勝過科學方法?

時間與地點
時間: 2021-10-03 (周日) 14:00 to 17:00

主講

哲學新媒體講師

※ 因應疫情,本次活動採線上方式進行。報名成功者將收到 Webex 的連結,於活動時間進入線上會議室參與活動。

就像科學是真實的,科學態度也是真實的。即使很難定義和衡量,它也構成了科學和非科學之間的核心區別。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似乎令人驚訝且難以接受。有一個「更明確的」標準會很好。也許是某種合乎邏輯的規則:也許是可以用來巧妙地劃分探究領域。這一直是科學哲學長久以來的夢想,但是我認為這個夢想無法實現。然而這並不意味就不能捍衛或效法科學,尤其是在我們已經認識科學的本質後。科學仍然很特殊,即使它與我們所想的很不一樣。

——麥金泰爾, 李. C., & McIntyre L. (2021).  科學態度. p.318

科學是什麼?當你在想這個問題的時候,你不是在做科學推理,而是進入了科學哲學的思考領域。長久以來,科學哲學家嘗試提出一套標準,來區分科學與不是科學的研究活動。這些標準像是,可以被經驗印證(那占星學是科學囉?)、可以被經驗否證(那超弦理論還算科學嗎?)、可以預測新事物(那波德定律算科學囉?)......等等。

這個尋找「劃界判準」的嘗試一再遭到批判與質疑,部份學者甚至主張科學根本沒有方法,科學活動和其他活動一樣,受到科學家的價值觀、偏見與政治利益左右。換句話說,科學一點都不特別。而歷史上無數科學理論被後來理論或證據推翻的事實,也似乎告訴我們說,科學與「發現真理」兩者之間好像沒什麼關係。

任何對科學抱持著信心與正面看法的人對這種結論應該會相當惱火。畢竟這樣講下去,科學家和陰謀論者其實沒太大分別、智慧創造論真的可以是演化論的一個另類競爭理論、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根本同一回事,甚至科學與非科學、偽科學的劃分變得沒有意義。

麥金泰爾 (Lee McIntyre) 在《科學態度》中試著提出一個有創意的論點來回應上述的悲觀論調:與其尋找所謂的科學方法或畫界判準,我們應該用科學態度來界定科學的本質,找到科學活動的特殊之處。即便科學理論不斷被推翻、科學不保證能發現真理,我們仍能用科學態度去區分哪些活動屬於科學、哪些是非科學、不科學,甚至是欺騙性質的偽科學。

這個「科學態度」是什麼樣的態度呢?如果你平常也好奇「科學」到底指的是什麼東西,歡迎來參加這場讀書會,和我們一起討論以下問題:

  • 為什麼我們需要區分科學與其他研究活動?我們對科學運作方式的理解正確嗎?
  • 科學態度是什麼?為什麼它可以幫助我們更佳地理解科學活動的本質?它是一種新的劃界判準嗎?
  • 科學態度如何轉變現代醫學?所謂的社會科學又是什麼?它們能像現代醫學一樣被視為科學嗎?
  • 科學有哪些敵人?否認科學主義、科學懷疑論、偽科學家和垃圾科學家哪裡不一樣?

本月選書:麥金泰爾, 李. C., & McIntyre L. (2021).  科學態度.

活動資訊

導讀人:鄭凱元(中正大學哲學博士)

時間:2021 / 10 / 3(日),下午 2:00 - 5:00

費用:

  • 早鳥票: 300 元/人  ( 2021 / 9 / 10  ~  9 / 23   發售 )
  • 單場讀書會: 400 元/人  ( 2021 / 9 / 23 ~ 10 / 2 發售 )
  • 半年套票: 1,500 元/人(購票日起一年內可選擇參加 6 場次)
  • VIP:僅限前此已購買年票者以及「哲學上癮」與「熱愛智者」年繳方案訂閱者使用報名,需審核

報名方式:活動通線上報名(或見下方線上報名表)

名額:12 人

退費說明:本活動不退費,活動期間因故無法參加者,可提早聯絡主辦單位轉讓票卷給他人使用。使用年票者可於活動舉辦前取消報名,將已報名的票卷延至後續場次使用。

報名截止:2021 / 10 / 2 23:50 或額滿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