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重複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論重複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Kierkegaard, Søren Aabye
    譯者: 劉, 森堯
    出版社: 九歌
    出版年份: 2024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重複的愛其實是唯一真正快樂的愛。」

      存在主義之父、歐近代的偉大哲學、神學家與作家齊克果年輕時也曾為愛所苦。
      當他和雷金娜相遇,當時他已二十四歲,雷金娜才十八歲,兩人旋即墜入愛河。
      她是繆斯,她是一切,她是他之所以存在這個世界的理由。
      然而當他求婚成功,卻無來由地陷入哀傷,
      他越是愛這個女孩,越是想脫離她,甚至覺得她是累贅。
      他想把自己的激情推向激烈暴力的邊緣,跟她全然斷絕關係,
      然而當他知曉女孩後來下嫁他人,心裡又不禁湧生無盡的悔恨與震撼。

    面對這段反覆無解的情感,齊克果化身成為愛所苦的青年康斯坦丁.康斯坦修斯,不斷提出關於「愛」的煩惱與質疑,當激情消長之後,他所畏懼的莫非是一成不變的日常?他寫下一封封未投遞的信件,試圖透過文字來探究愛的真實與虛幻,在反覆論證中,他理出了「重複」與「記憶」的本質差異,明白自己在愛情中錯誤的相信過往記憶的美好,卻忽略了重複才是愛情之所以能夠擁有未來的關鍵。而重複並非將記憶中的過往重新搬演一次,相反的,重複,是再試一次。不止愛情,在人生中,因為重複,才能使人生有更加完滿的可能。

    在《論重複》這本書中,齊克果重新讓人思考愛情與人生,理解重複之必要──不該等到人生的盡頭才明白這番道理,及時把握人生。

    本書特色

      ★ 齊克果哲學珠玉之作《論重複》繁體版首次出版

    作者簡介

    齊克果(Søren Aabye Kierkegaard)

    存在主義的創立者。出生於丹麥哥本哈根,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神學學位,並研究歷史、文學、哲學與心理學,作品涵蓋神學、文學、心理學和宗教。主要作品有:《反諷的概念》、《恐懼與戰慄》、《非此即彼:生活片簡》、《生命道路的各個階段》、《對哲學片簡的非科學性的結論附語》、《愛在流行》、《死病》等等。主要關注人如何成為「單一的個體」,注重人類現實而非抽象思考,並強調個人選擇和實踐的重要性。

    譯者簡介

    劉森堯

    台灣東海大學外文系學士,愛爾蘭大學愛爾蘭文學碩士,並於法國波特爾大學攻讀比較文學博士。著有《電影生活》、《導演與電影》、《天光雲影共徘徊》,譯有《歷史學家的三堂小說課》、《威瑪文化》、《啟蒙運動: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閒暇》、《歡樂時光》、《薩哈林島行旅》等書。

目錄

導讀  齊克果和「論重複」/劉森堯
論重複
譯者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