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惑亂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性/別惑亂

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性/別惑亂:女性主義與身分顛覆》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Butler, Judith
    譯者: 聞, 翊均 ; 廖, 珮杏
    出版社: 時報出版
    出版年份: 2023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當代女性主義理論必讀經典

    酷兒文化理論奠基之作

    做為現代女性思想基礎之作,《性/別惑亂》以充滿智識的方式引用了傅柯、佛洛伊德、維蒂格、克莉絲蒂娃和伊瑞葛萊等人,極具開創性,用語無比精巧且論據充分,是過去三十多年最多人討論的學術作品之一,受歡迎程度與爭議程度不相上下。

    巴特勒認為,傳統女性主義所定義的女性、性與性別的自然「基礎」論述是錯誤的。她首先質疑「女性」這個範疇:這個範疇包括了哪些人?又是誰決定哪些人能被包括在其中?接著她順著此一脈絡;「陽性」與「陰性」並不是一種固定的生理狀態,而是一種文化預設的特質。然而,本書中最廣為人知,往往也是最常受人誤解的,則是巴特勒認為性別並非對於既有現實的展現,而是來自反覆的社會操演。

    唐娜.哈洛威(Donna Haraway)說:「《性/別惑亂》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經典:無論是重新閱讀此書或是初次閱讀此書,都會重新塑造我們藉由生命與身體去體驗和表現的所有範疇。以這種方式感到困擾是一種智識上的享受,也具有政治上的必要性。」

    自一九九○年首次出版便引起各界熱烈關注與討論,《性/別惑亂》振奮人心又發人深省,既是酷兒文化理論奠基之作,亦是當代女性主義理論不可或缺的必讀經典。

    作者簡介

    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

    一九五六年生,美國後結構主義學者,研究領域為女性主義、酷兒理論、政治哲學與倫理學,被認為是「現代政治理論中最有影響力的聲音之一」和「最有影響力的女性主義理論家之一」。

    一九九三年起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修辭學與比較文學系任教,並於一九九八年開始擔任比較文學和批判理論學程的Maxine Elliot教授,也是歐洲高等學院的漢娜鄂蘭教席。近年研究關懷轉向政治、暴力與倫理問題。

    著作包含《性∕別惑亂》、《身體之重》、《消解性別》、《欲望的主體》、《危殆的生命》與《非暴力的力量:政治場域中的倫理》、《戰爭的框架》等。

    譯者簡介

    聞翊均
    台南人,熱愛文字、動物、電影。現為自由譯者,擅長文學、財經、科普翻譯。譯作《性的正義》、《秀色可餐?》、《沒有終點的戰爭》等。

    廖珮杏
    自由譯者。偏好議題性的人物故事,從中探討機制縮影、價值與文化衝突等結構問題。譯有《重返天安門》、《重病的美國》、《獨裁者的養成之路》等書籍。

    譯作賜教:peixingliao@gmail.com

目錄

前言(一九九九年)
前言(一九九○年)

Ⅰ 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欲望的主體
一、女性主義所關注的「女性」
二、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慾望的強制排序
三、社會性別:當代辯論的圓形廢墟
四、性別的二元論、一元論與其它理論
五、身分、生理性別、實體的形上學
六、語言、權力、置換策略

Ⅱ 禁令、精神分析與異性戀矩陣的產物
一、結構主義的關鍵交換
二、拉岡、李維耶赫與裝扮策略
三、佛洛伊德與性別憂鬱
四、性別的複雜性與身分認同的限制
五、將禁令重新設想為權力

Ⅲ 顛覆的身體行為
一、茱莉亞.克莉絲蒂娃的身體政治
二、傅柯、巴賓和性別不連續性的政治
三、莫尼克.維蒂格:身體的瓦解與虛構的性
四、身體的銘刻,操演的顛覆

結語 從諧擬到政治
中英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