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習錄全鑑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傳習錄全鑑

融會王明陽理絡從「心」出發,讓職場從複雜變簡單
  • 難度
    0
    評價
    尚無評價
    作者(群): 王, 陽明
    譯者: 遲, 雙明
    出版社: 好優文化
    出版年份: 2019
將本書加入書庫,請先登入網站
  • 《傳習錄》被譽為「心學」第一書,是王陽明的講學語錄,包含了王陽明的主要哲學思想。但因為是文言文,對現代年輕學子來說不容易看懂,修習太難,就有為心學講究體悟的概念。 

    但其實《傳習錄》沒有想像得那麼難以克服。

    1.《傳習錄》由「語錄+書信」組成。
    本書在原汁原味地呈現先賢的智慧的基礎上,採用標題式,將徐愛等語錄及七封分書信,均分成小節來講解,主題明顯;外加清晰流暢的譯文,精闢的解讀,讓讀者翻閱之,頓覺愛不釋手。

    2.導入王陽明個人生平來介紹心學。
    本書導讀中,簡略以王陽明的生平來引導初階入門的讀者瞭解心學,《傳習錄》通過陽明先生為媒介,將這些體悟,轉化成吸收《傳習錄》思想的輔具。

    衷心希望此書能夠使讀者朋友在品讀國學博大精深的同時,能夠讀透經典,開啟智慧,指導生活。

    修心,可以強化自我的靈魂,

    讀懂了,助你煉出「攻敵必克」的不壞金身。

    王陽明的理學,
    是融會東方文學與哲學的兩顆明珠,
    它很難,
    很多人在還沒接觸它之前,
    就先因文言、玄學這些標籤敬謝不敏,
    它其實也很簡單,
    其實只想一個概念,從「心」出發。
    若單從文學的角度去看,
    王陽明和徐愛的對答書信,
    隱約可窺見明代盛行的清言體一斑,
    長句短詞,皆幅短旨詠。
    實修實證‧一輩子受用無窮的經典──

    作者簡介

    王陽明

    原名雲,後改名守仁,字伯安是中國儒學界的泰斗之一,也是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軍事家和心學的集大成者。

    因他曾隱居紹興會稽山陽明洞,後又創辦陽明書院,所以世稱他為「陽明先生」,其學說被叫做「陽明學」。王陽明一生頗有成就,他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夠統軍征戰,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文武全才。

目錄

錢德洪序——成書之緣
 
上卷
一、徐愛錄——心即是理
◎ 1 徐愛引言
◎ 2 親民與新民
◎ 3 至善是心之本體
◎ 4 求孝道於內
◎ 5 此心純乎天理之極
◎ 6 知行合一
◎ 7 行是知的功夫
◎ 8 格物致知,止於至善
◎ 9 盡心即是盡性
◎ 10 身之主宰便是心
◎ 11 去其心之不正
◎ 12 知是心之本體
◎ 13 「禮」即是「理」
◎ 14 天理人欲不並立
◎ 15 虛文勝而實行衰
◎ 16 務本尚實,返樸還淳
◎ 17 因時致治
◎ 18 事即道,道即事
◎ 19 孔子刪《詩經》
◎ 20 徐愛跋
二、陸澄錄——格物無動靜之分
◎ 1 主一之功
◎ 2 念念存天理
◎ 3 相下得益,相上遭損
◎ 4 人心天理渾然
◎ 5 心如明鏡
◎ 6 義理無定在,無窮盡
◎ 7 人須在事上磨
◎ 8 下學與上達
◎ 9 唯精唯一
◎ 10 知行不分
◎ 11 以循理為生
◎ 12 三子是有意必
◎ 13 志與功
◎ 14 心即性,性即理
◎ 15 理不容分析
◎ 16 反省慎獨
◎ 17 性、理關係
◎ 18 省察與克治
◎ 19 非鬼迷,心自迷
◎ 20 定是心之本體
◎ 21 孔子正名
◎ 22 毀不滅性
◎ 23 有是體即有是用
◎ 24 陽明與易經
◎ 25 存養夜氣
◎ 26 動靜無端
◎ 27 「道」無所謂上下
◎ 28 仁者惻隱心懷
◎ 29 權變之道
◎ 30 自願原則
◎ 31 良工心獨苦
◎ 32 「治生說」誤人
◎ 33 陽明與道教
◎ 34 克制私欲
◎ 35 哭則不歌
◎ 36 防微杜漸
◎ 37 儒家與科技
◎ 38 後天修養之功
◎ 39 道無精粗
◎ 40 私欲如塵土
◎ 41 克己功夫
◎ 42 道無方體
◎ 43 陽明的自然觀
◎ 44 隨才成就
◎ 45 做學問要有源泉
◎ 46 貫通古今
◎ 47 心統五官
◎ 48 一念發動
◎ 49 靜中體悟
◎ 50 持其志
◎ 51 聖人如天
◎ 52 理在心性中
◎ 53 已發與未發
◎ 54 顏子沒而聖學亡
◎ 55 現成良知
◎ 56 本體不動
◎ 57 主客消融
◎ 58 心外無物
◎ 59 時時用力
◎ 60 「格」為「正」
◎ 61 做功夫的目標
◎ 62 孝悌為仁之本
◎ 63 陽明批評佛教
三、薛侃錄——一以貫之
◎ 1 心之神明
◎ 2 不假外求
◎ 3 不能「只管求」
◎ 4 王朱異同
◎ 5 純乎天理方是聖
◎ 6 朱子之悔
◎ 7 侃去花間草
◎ 8 為學頭腦
◎ 9 志向真切
◎ 10 主宰常定
◎ 11 不務空名
◎ 12 以改之為貴
◎ 13 道德實踐
◎ 14 體用一源
◎ 15 不肯移
◎ 16 善用俱是
◎ 17 主體性覺醒
◎ 18 體未立,用安從生
◎ 19 在心地上用功
◎ 20 立志貴專一
◎ 21 無所偏頗
◎ 22 居敬窮理
◎ 23 知是理之靈處
◎ 24 本體無一物
◎ 25 戒懼慎獨
◎ 26 尊孟貶荀
◎ 27 保全真己
◎ 28 貴目賤心
◎ 29 蕭惠好仙、釋
◎ 30 真知即是行
◎ 31 死生之道
◎ 32 性、道、教
◎ 33 解偏救弊
◎ 34 功夫是恢復明德
 
中卷
一、答人論學書——知行合一
◎ 1 特倡誠意
◎ 2 與空虛頓悟之說相反
◎ 3 功夫次第
◎ 4 知行合一的理論基礎
◎ 5 陽明的進學路線
◎ 6 合心與理為一
◎ 7 學、問、思、辨、行
◎ 8 格物致知說之意旨
◎ 9 誠意、致知、格物
◎ 10 道之大端易於明白
◎ 11 知行合一之功
◎ 12 拔本塞源之論
二、答周道通書——在事上磨煉
◎ 1 心意之所向
◎ 2 何思何慮
◎ 3 聖人氣象
◎ 4 能實致其良知
◎ 5 格物是致知功夫
◎ 6 身體實踐
◎ 7 性氣一體
三、答陸原靜書——良知學說
◎ 1 妄心與照心
◎ 2 良知無起處
◎ 3 精、一、理、氣
◎ 4 元神、元氣、元精
◎ 5 良知即是未發之中
◎ 6 理無動者
◎ 7 未發與已發
◎ 8 良知的情感因素
◎ 9 戒慎恐懼為良知
◎ 10 照心妄心
◎ 11 去欲存理
◎ 12 儒佛之辯
◎ 13 去此病自無此疑
◎ 14 明則誠矣
◎ 15 良知即是道
◎ 16 樂是心之本體
◎ 17 無所住處
◎ 18 錢德洪跋
四、答歐陽崇一——萬物皆備於我心
◎ 1 良知與見聞
◎ 2 在良知上體認
◎ 3 素其位而行
◎ 4 先知先覺
五、答羅整庵少宰書——正心誠意
◎ 1 實有諸己
◎ 2 古本之復
◎ 3 不可不辨
◎ 4 公道、公學
◎ 5 不敢縷縷
六、答聶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 1 聖人之治天下
◎ 2 良知之學不明
◎ 3 思以此救之
◎ 4 以天地萬物為一體
◎ 5 彷徨四顧
◎ 6 伏枕草草
◎ 7 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 8 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 9 天地間只有此性
◎ 10 本體即是良知
◎ 11 孝為人的良知本性
◎ 12 良知乃無「執」之大知
◎ 13 「盡心」三節
◎ 14 至當歸一
七、訓蒙大意示教讀劉伯頌等——貴在引導
八、教約——神而明之
 
下卷
一、陳九川錄——戒慎恐懼在心念
◎ 1 破數年之疑
◎ 2 格物猶造道
◎ 3 無欲故靜
◎ 4 雖聞見而不流
◎ 5 在事上磨煉做功夫
◎ 6 合內外
◎ 7 只是粗些
◎ 8 理障說
◎ 9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
◎ 10 功夫愈久,愈覺不同
◎ 11 人人自有
◎ 12 委曲謙下
◎ 13 只要解心
◎ 14 事上為學
◎ 15 有詩別先生
◎ 16 傷食之病
◎ 17 學知與生知
二、黃直錄——陽明四句教
◎ 1 學存此天理
◎ 2 學思非兩事
◎ 3 四句教
◎ 4 陽明格竹
◎ 5 童子格物
◎ 6 強調「合一」
◎ 7 知覺便是心
◎ 8 格物即慎獨戒懼
◎ 9 尊德性
◎ 10 致廣大
◎ 11 見性
◎ 12 聲色貨利之交
◎ 13 實去用功
◎ 14 後天的感應
◎ 15 超越見聞
◎ 16 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 17 一摑一掌血
◎ 18 何足為恃
◎ 19 立命功夫
◎ 20 性相近即性善
◎ 21 著不得一念留滯
◎ 22 靈明
◎ 23 嚴灘之辯
◎ 24 不擇衰朽
◎ 25 無我自能謙
◎ 26 唯變所適
◎ 27 故曰非助
◎ 28 國裳請題字
◎ 29 見在良知
◎ 30 聖賢非無功業氣節
◎ 31 隨人分限所及
◎ 32 一念發動就是行
◎ 33 聖人本體明白
◎ 34 善惡只是一物
◎ 35 誠意之極
◎ 36 分上事
◎ 37 動靜只是一個
◎ 38 矜持太過終是弊
◎ 39 作文作詩
◎ 40 是無輕重也
◎ 41 此心廓然
◎ 42 佛氏不著相
三、黃修易錄——生之謂性
◎ 1 既去惡念,便是善念
◎ 2 良知存久
◎ 3 無根之樹
◎ 4 調習此心
◎ 5 不為心累
◎ 6 氣亦性,性亦氣 /
◎ 7 隨人譭謗,隨人欺慢 /
◎ 8 天植靈根 /
◎ 9 與人為善 /
◎ 10  卜筮是理 /
四、黃省曾錄——良知是造化的精靈
◎ 1 義即是良知 /
◎ 2 思無邪 /
◎ 3 道心人心 /
◎ 4 因人施教 /
◎ 5 自家本體 /
◎ 6 看穿生死 /
◎ 7 譭謗自外來的 /
◎ 8 不厭外物 /
◎ 9 因人而異 /
◎ 10 簡化「知識」 /
◎ 11 聖人之志 /
◎ 12 與物無對 /
◎ 13 只是致良知三字無病 /
◎ 14 內外兩忘 /
◎ 15 道即是教 /
◎ 16 人心與天地一體 /
◎ 17 順其良知之發用 /
◎ 18 養心不離事物 /
◎ 19 告子病源 /
◎ 20 同此一氣 /
◎ 21 心與物同體 /
◎ 22 盡性至命之學 /
◎ 23 剜肉做瘡 /
◎ 24 實落用功便是 /
◎ 25 至誠前知 /
◎ 26 能處正是良知 /
◎ 27 天理即是良知 /
◎ 28 重功夫不重效驗 /
◎ 29 巧、力非兩事 /
◎ 30 是非之心 /
◎ 31 日之餘光未盡處 /
◎ 32 七情與良知 /
◎ 33 知行即是功夫 /
◎ 34 本體未嘗有動 /
◎ 35 不妨有異處 /
◎ 36 父子訟獄 /
◎ 37 其心只空空而已 /
◎ 38 自家經過 /
◎ 39 元聲只在心上求 /
◎ 40 自家解化 /
◎ 41 在心上用功 /
◎ 42 善與人同 /
◎ 43 良知妙用處 /
◎ 44 無未發已發 /
◎ 45 圓融的人性論 /
◎ 46 不為氣所亂 /
◎ 47 狂者的胸次 /
◎ 48 反其言而進之 /
◎ 49 須做得個愚夫愚婦 /
◎ 50 泰山和平地 /
◎ 51 念謙之之深 /
◎ 52 天泉證道 /
五、錢德洪跋——輾轉刊行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