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現場】心理疾病是什麼?—— 清大哲學所讀書會報導 | 哲學新媒體
哲學現場

心理疾病是什麼?—— 清大哲學所讀書會報導

2015年寒假期間,在清華大學哲學所任教的吳瑞媛教授發起一場網路讀書會,主題為「心理疾病哲學」、討論由美國南加大法學院的教授和副院長Elyn Saks 所撰寫的一本自傳書籍:The Center Cannot Hold: My Journey Through Madness ( 2007 ) 。參與讀書會的成員透過網路 e-mail 群組的聯繫,按照吳教授所規劃的進度完成本書的閱讀。

您在這裡

加入書籤,請先登入網站

2015年寒假期間,在清華大學哲學所任教的吳瑞媛教授發起一場網路讀書會,主題為「心理疾病哲學」、討論由美國南加大法學院的教授和副院長Elyn Saks 所撰寫的一本自傳書籍:The Center Cannot Hold: My Journey Through Madness ( 2007 ) 1。參與讀書會的成員透過網路 e-mail 群組的聯繫,按照吳教授所規劃的進度完成本書的閱讀。參與讀書會的網友們約在 3 月 13 日進行見面網聚、一同針對閱讀本書的一些想法和疑問進行討論。

吳瑞媛教授長年投注心力在心靈哲學 ( Philosophy of Mind ) 的哲學研究。她對於人類心靈結構的興趣引發她對心理疾病的關注,並發展出她對「心理之理」的哲學觀點。這場網路讀書會的發起,一方面是吳教授想藉此讀書會吸引對此議題有興趣的各領域師生進行更多的討論和觀念的激盪;另一方面,也想針對此特定案例,討論她對心理結構的詮釋觀點。與會的讀書會成員背景非常多元,有第一線的醫生、從事心理諮商的人員、以及來自哲學、理工、文學研究等科系的師生。

精神病患的自我經驗揭露

The Center Cannot Hold  的作者 Saks 在七歲時就曾有精神失序的經驗,在她的成長過程中一路與這樣的經驗相伴。她後來被診斷為思覺失調症2,經歷過藥物、精神分析治療等歷程。本書如實地寫出了她經歷許多不同特徵的精神異常現象,以及她一路被診斷、治療與控制、最後痊癒的心路歷程。本書的特色在於從精神病患的內在經驗來呈現心理疾病的狀態,以及她痊癒後才真正相信自己之前的狀態是不正常的自白。

討論會就以 Saks 為案例,從心理疾病的症狀、診斷、治療與機構制度這幾個方面來進行討論。台灣的精神治療制度

The Center Cannot Hold
The Center Cannot Hold
討論一開始由一位曾在醫院精神科工作的醫生分享她之前在醫院的治療經驗與心得感想。相較於 Saks 在英國與美國的心理治療過程,她認為在台灣有關精神治療的程序和制度有非常大的改善空間。原因在於,根據她的經驗,心理醫生通常不會或無法站在病患的角度來提供符合病人需要的治療,這使得病患很難從體制內的治療過程中獲得支持和合適的治療,因此造成病人的精神異常症狀無法即時獲得改善、甚至惡化。

心病的成因

與會的另一位醫師表示精神疾病的診斷是非常困難的,而根據 Saks 書中所描述的誤診經驗也多少證實了這樣的看法,因為許多症狀差異非常細微,不容易做出正確判斷,因而導致了治療方向的錯誤。不過該名醫生也認為,是否能正確診斷可能不一定重要,因為精神疾病的治療方式往往是差不多的。他較感興趣的問題反而是:在人類社會中,瘋狂是不是會一直存在?精神異常的症狀是否有什麼意義、原因甚至功能呢?

吳教授認為,心理疾病之為心理疾病,必定有來自心理的原因。這些病徵可能是有功能的,譬如藉由投射恨意來降低自我的焦慮。這樣來看,精神異常的症狀是有意義的。吳教授進一步澄清說,心理的特色是「有理可循」,思考就是在回應理由的一種活動。心理疾病的病因很可能是來自原始理由的心理反應,很像我們幼兒時期的反應方式,表現成一種理路上的斷裂,成了「心理疾病」。

心病還需心/藥醫

有讀書會成員提出疑問說,心理疾病的症狀可能是因為生理原因所造成的,譬如有與會者提到,自閉症早先被當作是精神病來治療,但後來發現是腦部發育障礙方面的問題。是不是找到生理成因,就不算是心理疾病呢?吳教授不否認心理疾病有著來自生理的影響,但是特定心理疾病吃藥有效並沒有排除它有來自心理的成因。舉例來說,從 Saks 的自述來看,我們可以看到她的發病都伴隨著來自生活上的心理壓力。

吳教授認為,心理狀態是一種整全地組織生理的狀態。譬如說當我們憤怒的時候,會心跳加速造成面紅耳赤的生理狀態,但我們不會說憤怒是心跳加速所造成的。我們如果考察一些情緒性的狀態就可以發現心理和生理會相互影響。從這樣的角度來看,心理治療和生理治療或許可相輔相成;但若因此推論說「吃對藥、精神疾病就會痊癒」就可能是種推論跳躍。以 Saks 為例,根據她早年在英國接受初期治療時,吃抗憂鬱藥物沒有什麼具體的效果,最後是進行精神分析的治療才讓病情穩定下來、治療期間也沒有再發病。這可能顯示精神分析有其必要性。

精神分析真的有用?

讀書會成員們對於精神分析的療效和功能有不少疑問,問題包含:精神分析是否有客觀性可言?如何評判一個心理分析是否正確?不同的分析師是不是會做出不同的診斷呢?緊密的醫病關係不是會帶來風險?說「精神分析治療有用」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一位哲學所研究生則認為,從書中的描述來看,精神治療建立在醫病的信任關係上,但這樣的支持與依賴關係讓病人退化,譬如 Saks 要離開英國時,因無法離開她的精神治療師導致精神崩潰。精神分析好像只是讓病人無止盡的宣洩、而非治療,這樣看來精神治療並非健康的發展。

另一位有心理諮商經驗的與會者則表示,精神分析的目標並不是讓病人宣洩情緒,而是對病人指出問題。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必須先建立建立醫生與病人之間的信賴與會心關係,才能進而看到心理上的問題。因此長期穩定與固定的關係對個案非常關鍵。精神分析師的任務是把自己當作是白板,讓病人透過語言投射自我,然後分析病人的思緒,找出問題點。

吳教授補充說,精神分析的關鍵在於精神分析師能否進一步讓病人看到自己在做些什麼、瞭解自己行為的原因。也就是使病人把那些無意識的心理投射和反應,轉化到有意識的層次,讓病人有機會對自己的心理理路做出反省,達到心理上的成熟、產生治療效果。

心理健康的標準何在?

這場讀書見面會越到後面討論越精彩與熱烈,但礙於時間因素,最後由吳教授簡單小結。她表示心理疾病是心理能力、理性能力運用上的問題,而非只是生理條件造成的症狀而已。她認為 Saks 的情況都可以用她所主張的哲學觀點來解釋。

讀書會最後仍留下許多已提出、但不及深究的問題,像是「健康的心理狀態之標準何在?」、「是否有一種常態的心理健康標準來區分一個人是否心理有病?」...等等。只能期盼與會者未來有機會再聚首討論了。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