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十力:「故學則不外感官經驗,而思則不限於感官所得,其默識於不言之地,炯然自明。」 | 哲學新媒體

您在這裡

作文與讀覽,兩不能廢,兩不可廢。然真工夫實有在作文讀覽之外者。《論語》「默而識之」,《易》曰:「默而成之,不言而信,存乎德行。」此是何等工夫,賢者大須留意。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此「思」字,不是常途所謂思想;此「學」字,亦非讀書之謂。《論語》「博學於文」,「文」不謂書冊也。凡自然現象皆謂之「文」,(如云無文與鳥獸之文等。)人事亦曰人文。《易.繫傳》言:「仰觀於天,俯察於地,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皆博文之謂,皆學之謂也。 故學則不外感官經驗,而思則不限於感官所得,其默識於不言之地,炯然自明。 而萬物之理,通於一而莫不畢者,故貞信而無所罔也。此思也,吾亦名為證會。如唯限於感官經驗,則可以察物則之分殊,而萬化根源終非其所可窺也。令兄前有信來,以謂今人只知張目求見,不悟閉眼始有深會。見處甚高,時賢哪得語此。又東方學術歸本躬得,孟子「踐形盡性」之言,斯為極則。(形謂身。身者道之所凝,修身以體道,此身即道之顯也,是謂踐形。性亦道也。人稟道以生,既生而能不拘於形氣之私,乃有以復其性,即弘大其道,而性分無虧欠,故曰盡性。)故「知行合一」之論,雖張於陽明,乃若其義,則千聖相傳,皆此旨也。歐風東漸,此意蕩然。藐予薄殖,無力扶衰。世既如斯,焉知來者?前函令兄,欲賢者得暇且圖把晤,想尚未見此函也。 十力語要, 熊, 十力 , (2021) , 卷一/答張季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