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哲學】藝術圈的「香蕉之亂」:觀念藝術和物理事物的親密關係 | 哲學新媒體
泛哲學

藝術圈的「香蕉之亂」:觀念藝術和物理事物的親密關係

有不少人認為觀念藝術的本質是觀念,畢竟,要是觀念藝術的本質不是觀念,我們幹麼稱之為「觀念藝術」呢?這個說法很符合直覺,但在哲學上還有許多值得細究之處。我們就把「觀念藝術等同於觀念」這個觀點稱為「...

您在這裡

難度:
3

2019 年,義大利藝術家卡特蘭 (Maurizio Cattelan) 在美國邁阿密的巴塞爾藝術展 (Art Basel Miami Beach) 上,展出了一件名為《喜劇演員》 (Comedian) 的觀念藝術品:一根被銀色防水膠帶貼在牆上的香蕉。1該作品似乎不依賴任何技藝,簡單到誰都做得出來。2光是這樣或許還沒什麼,爆點在於,有個人把香蕉拆下來吃了——而這件作品的價格超過 350 萬臺幣!我敢保證沒幾個人吃過這麼昂貴的香蕉。還好,展方很快補上了一根新香蕉,並宣稱作品本身並沒有受損,而且,要是未來香蕉又出了什麼問題,該作品的收藏家隨時都可以申請更換成新鮮的香蕉。

Hirst Shark
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by Damien Hirst (1991).
替觀念藝術品更換當中的物理部分,這種事不是頭一遭。英國藝術家赫斯特 (Damien Hirst) 的《生者對死者無動於衷》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簡稱《生者》)是一條虎鯊標本,保存在充滿甲醛溶液的巨型玻璃櫃中。雖然甲醛能延緩腐敗,但無法防止腐敗。鯊魚腐敗後,赫斯特要求該作品的收藏家讓他替換成另一條鯊魚。他認為這樣的修繕並不影響作品同一性(意思是,修繕後的作品仍是同一件作品),因為觀念藝術的「作品」是藝術家表達的觀念,不是物理事物,不是鯊魚、甲醛或玻璃櫃。不過,他也承認這個有關作品同一性的觀點是有爭議的

有不少人認為觀念藝術的本質是觀念,畢竟,要是觀念藝術的本質不是觀念,我們幹麼稱之為「觀念藝術」呢?這個說法很符合直覺,但在哲學上還有許多值得細究之處。

首先,說「觀念藝術的本質是觀念」,不表示一件觀念藝術品只有觀念,無需其他東西。觀念藝術品當然和觀念有關,但除此之外,它應該還需要其他東西。我們很難想像,沒有了香蕉的《喜劇演員》,以及沒有了鯊魚的《生者》,還會是原來的同一件作品。

再來,前面提到的兩個故事中,巴塞爾藝術展展方和赫斯特似乎都同意,作品是由特定種類的物理事物構成。《喜劇演員》的香蕉不會被替換成香瓜,而在《生者》中,鯊魚也不會被替換成小丑魚。結合以上兩點,我們可以說,觀念藝術至少需要由觀念和特定種類的物理事物共同構成。

就讓我們把「觀念藝術等同於觀念」這個觀點稱為「觀念論」(Idea Idea) 好了。哲學家克雷 (Wesley D. Cray) 認為,觀念論會使觀念藝術品變成難以理解的東西。3第一,一個觀念會移動、同時出現在不同地方。根據觀念論,觀念藝術品應該也會隨著觀念移動到世界各個角落,甚至來到你的房間裡。這個主張很奇怪。假設《喜劇演員》的觀念是「用不值錢的東西嘲弄藝術市場」,你當然可以有這個觀念,但《喜劇演員》實際上不在你的房間裡。就算把這個觀念限定在藝術家身上,《喜劇演員》也沒有跟著卡特蘭到處趴趴走。

泉 (杜象, 1917)
泉 (杜象, 1917)
第二,相同的觀念可以由不同的物理事物表現出來。假設有個叫弗雷德的人,他瞭解杜象《泉》的一切,包含杜象在創作時的思想,一字不漏。有一天,弗雷德拿來一個洗臉盆,心裡默想著和杜象在創造《泉》時完全一致的觀念,創造出一件藝術品,取名《另一個泉》。在觀念論底下,《泉》和《另一個泉》其實是同一件觀念藝術品。可是,即使弗雷德和杜象都使用了相同的觀念,我們一般還是認為《泉》和《另一個泉》是不同的兩件觀念藝術品。

第三,當一個觀念被遺忘時,它就不存在了。如果觀念論正確,當未來不再有人記得「用不值錢的東西嘲弄藝術市場」這個觀念時,《喜劇演員》就不再存在了。然而,在這個情況下,我們還是傾向於說《喜劇演員》存在著。我們完全可以通過文獻來確定該作品的觀念藝術品身分,只是不知道它的原始意義而已(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這份文獻是純粹的倉庫清單,在作者名、作品的名稱和尺寸之外沒有記載任何東西)。

根據以上三點,我們不能說一件觀念藝術品等同於某個觀念。一定還有什麼東西,跟觀念一起構成了一件觀念藝術品。從替換香蕉和鯊魚的故事中,我們知道,這東西就是特定種類的物理事物,而每件觀念藝術品需要的物理事物種類不同。目前為止,克雷的想法都和故事中的展方和藝術家一樣。有趣的是,克雷進一步提出了一個更強的主張:觀念藝術品需要的不只是特定種類的物理事物,而是特定的物理事物。他認為,觀念藝術是一種沉浸的人工品 (imbued artifact) ,4一個觀念沉浸在特定的物理事物中,和那個物理事物綁定在一起。所以,當那根香蕉被吃,《喜劇演員》就不再存在了;當那條鯊魚腐敗,《生者》也不再存在了。

克雷把這個理論稱為「沉浸論」(imbued artifacts account),並帶來兩個理論後果。一方面,一旦一個作品的物理部分毀壞了,該觀念藝術品也毀壞了。另一方面,由於觀念只需存在於沉浸的時候,也就是把一個觀念賦予一個物理事物的時候,如果該觀念後來不再存在——例如作者忘了當初的創作觀念,或是根本沒有人相信那個觀念了——該物理事物也不會失去觀念藝術品的身分。這兩個後果肯定了觀念藝術品中物理事物的存有學地位。相應的,對於觀念藝術,我們欣賞的不只是觀念,而是將觀念和受此觀念沉浸的特定物理事物當作一個整體來欣賞。

因此,克雷相信,我們無需新增一個專屬於觀念藝術品的存有學理論,只要一個通用的存有學理論,就能涵蓋全部具有內容的藝術品。沉浸在特定的物理事物中的觀念藝術,和繪畫、雕塑、建築類似,一件作品只會有一件真品。結果是,在相似的其他物件上灌注相同觀念的作品,終究只是複製品。吃掉了那根香蕉的人也吃掉了《喜劇演員》,而展方換上的香蕉充其量只是複製品。

可是,如果同一個物理事物被不同人賦予了相同的觀念呢?我們應該說這裡有一件新的作品嗎?比方說,有個人不知道《喜劇演員》的來頭,他意外地拿到了那根香蕉,心裡想著「我要用不值錢的東西嘲弄藝術市場」,然後請美術館展出它。克雷會堅持說這裡並沒有誕生新的作品,因為相同的觀念早已沉浸在這個物理事物中了。5他相信很多人在直覺上會認為這裡有兩件不同的作品,不過,如果你支持沉浸論,就需要放棄這個直覺。

不管你是否同意有關「沉浸的人工品」的理論,你應該能理解沉浸論的基本論點所反對的東西。觀念藝術不等同於觀念,它至少還包含特定種類的物理事物。而且,觀念藝術並沒有要我們拋棄物理事物,只是讓我們把欣賞的重心放在觀念上,也就是作品的內容上。許多觀念藝術家主張作品的反物質化,但這不應被視為存有學上的主張,而是有關欣賞方式的主張:要真正欣賞一件觀念藝術品,得先瞭解藝術家賦予它的觀念

  • 1. 事實上,《喜劇演員》這件作品一共有三個版本,也就是三根香蕉,其中兩根先前已售出,最後一根在美術館裡被吃掉。為了簡化討論,這篇文章在提到《喜劇演員》時,指的都是被吃掉的版本。
  • 2. 網上一時出現了許多迷因 (meme) ,把各種東西稀裡糊塗的貼到了牆上,例如家樂福的廣告
  • 3. Cray, W. (2014). Conceptual Art, Ideas, and Ontology.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 Criticism, 72(3), 235-245.
  • 4. 在克雷的理論中,人工品包含了物理事物、事件、活動,或某些其他事物類型的個殊物 (particular) 甚至觀念,但為了簡化討論,這裡只提及物理事物。
  • 5. 可能會有人想知道,在更複雜的情況下,如果不同的人替同一個物理事物同時灌注相同觀念,這裡會有一件作品還是兩件作品呢?根據沉浸論,這裡似乎是一件作品,但我們在直覺上認為是兩件作品。克雷承認這是個麻煩的問題,而且沉浸論目前沒有解決方案。不過,他指出,這並不會讓觀念論變得更可信,因為相同的問題也同樣困擾著觀念論。
我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分析美學,尤其是藝術定義、藝術存有學和流行音樂美學。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