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哲人愛比克泰德 | 哲學新媒體
來稿

哲人愛比克泰德

《不掌控的自由.一位跛腳聖哲的黃金智慧》書摘
愛比克泰德的出生日期不詳,跟他早年有關的唯一紀錄是,他曾在羅馬做過奴隸,主人以巴弗提 (Epaphroditus) 是尼祿皇帝 (Emperor Nero) 的手下,也是個自由享樂主義者。對於愛比克泰德的跛腳,有一說是指愛比克泰德曾遭受折磨,被他的主人打斷了腿;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來自《愛比克泰德手冊》評註者辛普利修 (Simplicius),他說愛比克泰德體弱多病,年輕時便跛腳了。

您在這裡

難度:
1

文 / 喬治.朗 (George Long) 1

不掌控的自由.一位跛腳聖哲的黃金智慧
不掌控的自由.一位跛腳聖哲的黃金智慧
愛比克泰德的一生鮮為人知,據說他出生於弗里幾亞 (Phrygia) 的希拉波利斯 (Hierapolis),那是一個位於邁安德河 (Maeander) 及其支流萊卡斯河 (Lycus) 之間的城鎮。在《保羅致歌羅西信徒書信》(第四章第十三節)中有提到希拉波利斯,後人由此推斷,那個地方在基督教早期傳教期間,曾有個基督教教會。

愛比克泰德的出生日期不詳,跟他早年有關的唯一紀錄是,他曾在羅馬做過奴隸,主人以巴弗提 (Epaphroditus) 是尼祿皇帝 (Emperor Nero) 的手下,也是個自由享樂主義者。對於愛比克泰德的跛腳,有一說是指愛比克泰德曾遭受折磨,被他的主人打斷了腿;不過,比較可信的說法來自《愛比克泰德手冊》(The Enchiridion,亦是本書《不掌控的自由.一位跛腳聖哲的黃金智慧》的原典)評註者辛普利修 (Simplicius),他說愛比克泰德體弱多病,年輕時便跛腳了。

沒有人知道他是怎麼成為奴隸的,現代的說法主張他自幼就被父母賣掉。然而,我並沒有找到任何關於這種說法的可靠證據。

也許是這個奴隸顯露了才華,所以他的主人允許他、或把他送去參加著名的斯多葛派哲人莫索尼烏斯.魯弗斯 (C. Musonius Rufus) 的講學。

一個主人希望他的奴隸成為哲學家,這種事聽起來或許很詭異,但是《愛比克泰德之書評註》的作者卡尼爾 (Garnier) 在和史維格澤 (Schweighaeuser) 的通訊中解釋得很清楚。

卡尼爾說:

愛比克泰德出生於希拉波利斯的貧窮家庭,對於意外受惠於良好教育,顯然感銘於心。教育在羅馬共和國晚期和第一位羅馬皇帝統治時期都很普遍,很多羅馬的重要人士會把他們的奴隸視為文法學者、詩人、演說家和哲學家,就如同這個時代中富有的金融家,不惜撒下大把銀子,去建立庫藏豐富且浩瀚的藏書室一樣。

這種推測是唯一的解釋,不然,一個生來貧窮又虛弱的孩子,怎麼能夠接受良好的教育?又怎麼能夠成為帝國防衛軍官員以巴弗提手底下學問紮實的斯多葛派哲人奴隸?我們不得不懷疑那是斯多葛學派的信念偏好,所以身為尼祿皇帝密友的驕奢大臣就是想要一個這樣的奴隸,是很合理的推測。

有些學者推測愛比克泰德的主人歸還了他的自由之身,不過我沒有找到任何證據來支持這種說法。尼祿偕同以巴弗提躲避敵人,一起逃出羅馬,這位暴君之後在以巴弗提的協助下自殺,下場悲慘,後來圖密善 (Domitian) 皇帝(蘇埃托尼烏斯〔Suetonius〕,《圖密善傳》)便以這個理由賜死了以巴弗提。

我們可以由此推論,愛比克泰德以某種方式獲得了自由,然後開始在羅馬教學。

但是,自公元八十九年圖密善將所有哲學家驅逐出羅馬之後,他便退居到伊庇魯斯 (Epirus) 的尼科波爾 (Nicopolis)。這座城市是奧古斯都 (Augustus) 為了紀念在亞克興 (Actium) 的勝利而建造的。愛比克泰德在尼科波爾創設了一間學校或講學室,一直教學到老,卒年不詳。

我們從琉善 (Lucian) 的作品(《德摩納克斯傳》〔Demonax,曾為琉善的老師〕)中得知,愛比克泰德終生未娶。

然而,當愛比克泰德指責德摩納克斯之時,他卻忠告後者要娶妻生子,他說:「在世間留下自己的後代,是一位哲學家的責任。」德摩納克斯則駁斥道:「那麼,愛比克泰德,把你的一位女兒嫁給我吧。」

辛普利修說(《評註》,公元四十六年,史維格澤編纂)愛比克泰德活得很長壽, 他曾經請一位婦女到家裡照顧孩子,那是他的一位朋友因為生活貧困而打算遺棄的孩子,而愛比克泰德收養了那個孩子,將他撫養長大。

愛比克泰德本身並沒有寫下任何作品,我們所知道以他的名字傳世的書,是由一位充滿孺慕之情的學生阿里安所寫的,這位亞歷山大大帝時期的史學家後來告訴我們,他以文字將那位哲人的論述記錄下來(《阿里安致盧修斯.格利烏斯書信》),這些論述被編纂成八卷,現存的只剩四卷(希臘文書名:Epichateton diatribai)。

辛普利修在對《愛比克泰德手冊》的評論中提到,這部作品也是由阿里安匯集整理的,是從愛比克泰德的論述中,選取了他認為最有用、最重要、最能夠影響人心的部分,編纂成《愛比克泰德手冊》。辛普利修也提到,《愛比克泰德手冊》的內容幾乎完全來自於愛比克泰德《論說集》(Discourses)的各個章節,文字也完全相同。

阿里安另寫了一本書,講述愛比克泰德的生平和死亡。這位哲學家勤勉好學的一生事跡或許不多,也不引人注目,但值得我們高興的是,這部作品被保留了下來,正如辛普利修說的,它讓我們得以窺探愛比克泰德的內心世界。

※ 本文為柿子文化授權刊登之書摘,摘自Epictetus (2024).  不掌控的自由.一位跛腳聖哲的黃金智慧. pp.31-37,文章標題由編輯團隊所下。

  • 1. 1800年11月4日-1879年8月10日,喬治.朗所英譯《愛比克泰德手冊》、《沉思錄》,被認為是較具權威性的譯本,也流通最廣。
柿子文化
柿子在秋天火紅 文化在書中成熟~ 知識在影音課程中傳遞 閱讀隨時隨地,學習不間斷!!
訂閱會員推薦
推薦
0 人投票。
訂閱哲學新媒體,支持作者持續創作、打造長長久久的哲普推廣與哲學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