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開朗文化總編輯林家任
從幼年到成年這段期間,愛比克泰德都是在羅馬權貴、同時也是羅馬皇帝尼祿的書記以巴弗提 (Epaphroditos) 家中擔任奴僕,但有機會獲允向當時尚未遭尼祿驅逐出境的斯多噶哲學家魯弗斯 (Gaius Musonius Rufus) 學習。
後來,以巴弗提讓愛比克泰德回復自由之身,不再是奴隸身分的他便開始在羅馬教學,直到公元九○年時,因當時的皇帝圖密善 (Domitian) 擔心帝國裡的哲學家有礙其執政,便將境內哲學家驅逐出境,愛比克泰德因而轉往尼科波里斯(Nicopolis,位在現今希臘西北部),在當地講課教學,直至晚年。
門徒的紀錄,讓思想得以流傳。嚴格說來,本書並非愛比克泰德的「著作」,因為他生前並未留下任何著述。
"Enchiridion" 的字意近似於中文的「手冊」或「筆記」,由此能看出這部作品的精簡程度,而阿里安記錄所採用的文體,是當時在古羅馬帝國東方希臘化的希臘人 (Hellenistic) 所用的日常語言,相當貼近俗民生活。而在他的記錄下,愛比克泰德言談中的比喻或形容,也相當契合當時的生活情境。當中沒有任何深奧的理論,而是藉著再普通不過的日常實例,說明斯多噶派的智慧能如何運用於生活中,撫平那些不安和失落的情緒。
而這當中的關鍵,就在於人對事物的認知,也就是我們的「心」。
跨越時空,東西方精神的相通盛行東方的《心經》教導,人除了自己的心,其實無法緊抓或依附任何外在的東西。通曉日本文化的作家艾力克斯.柯爾 (Alex Kerr),在他的著作《尋找心經》(Finding the Heart Sutra) 一書中就這麼寫道:
西方傳統中若是有一本書,在精神上與《心經》最相近,那便是集結了古哲人愛比克泰德思想的《手冊》……根據《手冊》的說法,周遭那些外在事物,以及這世上的事件,是超乎我們所能掌控的。這些事物及事件來來去去,我們無能掌控,而你我唯一能掌控的,是自己的心識。這覺悟聽來或許蒼涼,卻也能是力量的來源。
和短短兩百餘字的《心經》一樣,《手冊》也用最精簡的文字,傳達了最關鍵的觀念。
人內心的認知與信念,形成了眼中所見的世界。
讓我們苦惱的究竟是問題本身,還是我們自以為真的想像?
愛比克泰德的思想,早已給了世人最微妙的答案。
※ 本文為開朗文化提供之文摘,摘自愛比克泰德, & Epictetus
(2021). 為你的心定錨.
pp.3-7.